我朋友50歲,是在某機關當約聘人員,勞保,最近覺得心累了,想退休,他想聽聽網友的意見,適合這一兩年就退休嗎?
他的資產是:
股票、基金約1200萬,活存、定存、儲蓄險合計約1800萬,合計3000萬。
有自己住的房子,無子女、不必奉養父母。每年支出(含各種稅金、人身保險費、旅遊、車子保養等)約100萬。
如果51歲退休,沒有薪資所得,只靠賣掉股票和定存、儲蓄險的收入,大約可以支撐30年的支出,活到80歲左右。
不曉得我朋友的藍圖有沒有什麼盲點沒想到的?
asukamiwa wrote:
股票、基金約1200萬,活存、定存、儲蓄險合計約1800萬,合計3000萬。
有自己住的房子,無子女、不必奉養父母。每年支出(含各種稅金、人身保險費、旅遊、車子保養等)約100萬。
如果51歲退休,沒有薪資所得,只靠賣掉股票和定存、儲蓄險的收入,大約可以支撐30年的支出,活到80歲左右。
你算錯了,一年花100萬,3000萬確實只能用30年,先不考慮物價上漲的部分。
但是投資總是每年都會產生收益,100萬的支出扣除這些每年固定產生的收益,本金不會需要到100萬
就算保守的收益,一年定存利息1.59%,3000萬已經能產生47.7萬的利息了。
投資總不可能收益還比利息低吧。
還有既然沒有子女,最後階段房子也可以想辦法貸款出來使用,
不用奉養父母,搞不好以後還有遺產可以拿。
車子費用,搞不好沒有工作,用車需求有減少了,必要的開銷省下來搞不好坐計程車都夠用了。
再怎樣看都夠用了。
不論如何想退就退吧...明天和意外不知那個先到
我有個長輩想幹到65才退,上個月確診大腸癌三期五年存活率56.7%
出院隔天就辦離職了....
很多人以為自己有人生發球權,不...其實我們沒有
把每一天過得有意義才是人生
2.剛好計算到80歲風險還是不小,在醫療進步下,未來餘命真的只會愈來愈長壽,或許有福氣活到100歲,但身體能否健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需要看護等等,又是額外支出.
3.人應該沒辦法退休後什麼都不做,每天遊山玩水,這還是會玩膩的,而且年紀愈大,身體愈不動反而更容易出毛病,而等若干年後才要重返職場,可能還會有適應問題,倒不如可以找一份有興趣,沒壓力想去就去的工作或計時的等等有意義的工作,像志工/義工、保全、保險、仲介等等的輕鬆沒壓力工作。
4.如果樓主朋友的理財增加的收入可以完全支付開銷是比較安全做法,但投資收入都只是期望值,股利也是期望值,年化7%很容易達到,但在空頭市場可能會有一、兩年吃老本,所以可以搭配有股息或債券配息收入。1800萬的活存、定存、儲蓄險肯定是被通膨打敗,錢會愈來愈少。
5.若房貸繳清了,應該是更沒壓力,房子也是資產,未來真的錢不夠用,是可以反向抵押貸款/ 以房養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