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支跨機構平台整合九大業者 購物e碼通

10月24日登場…TW QR Code 2大電支缺席
2023-10-01 06:00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475678

==========


電支跨機構平台整合九大業者 購物e碼通
2023-08-25 01:26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官員說,九家專營電支機構,包括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ipass money)、悠遊付、全支付、全盈支付、橘子支、愛金卡、歐付寶、簡單行動支付,及參加台灣Pay等數十家銀行全都可以使用。

======

慢慢整合.民眾才方便
2023-08-25 9:37 發佈
kodak1691 wrote:
電支跨機構平台整合九...(恕刪)



這個才是正途
還有新聞稿:新聞稿-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購物」功能於今年第三季上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總算,才是正確的!!難得政府有在做事

不過,到時候"跨支付"應該會有手續費?
衍伸怎吸引店家以什麼支付為主?以求減少跨業者的手續費?
不然怎做特色區分?
再來針對消費者,比照信用卡,針對一些店家綁一些活動優惠.....
不想裝一堆支付APP的人就多付一點點的跨業者手續費,或是少了一些優惠而已

最後,就是怎麼向下到一般店家跟攤販,全民都行動支付!
減少地下經濟,多撈一些稅金出來
內含在行動支付的手續費裡面,由行動支付手續費提出抵稅
消費者主動跟生意比較好的店家要求,
政府機關部門再針對那些有上部落格、Youtube、IG推薦的店家查緝
消費者付款方便、店家也有簡化報稅流程,政府又多一筆收入
tommyke

,各通路僅須與單一電子支付機構進行簽約及帳務核銷,而無須與多家電子支付機構系統介接致增加成本,不但有助消費者支付體驗之便利快捷,亦有利商家支付應用場景之多元廣泛。

2023-08-31 11:19
tommyke

新聞稿是寫那樣,未來怎樣,就看廠商之間能整合到什麼階段,但相信廠商絕對絕對不會白做工

2023-08-31 11:26
整合?
好用才有用




這家整合業者少數店有
超難用
頁面要轉好幾手才能付款
而且常常中途失敗
通常要二、三次才成功
整合成一個付款碼,消費者,商家方便很多,樂觀其成

透過這個連結看到另一則新聞,街口支付和日本paypay支付即將合作,在日本可以使用街口倒是方便很多(只是需帳戶扣款無法綁信用卡,我覺得沒差)
整合成一個付款碼,消費者,商家方便很多,樂觀其成

透過這個連結看到另一則新聞,街口支付和日本paypay支付即將合作,在日本可以使用街口倒是方便很多(只是需帳戶扣款無法綁信用卡,我覺得沒差)
我覺得有感應付費技術了,結果還一直使用掃碼付費,真的覺得有點弱智,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要讓那些不把權限開放的手機廠商讓他們開放出來
speciallite wrote:
整合成一個付款碼,消費者,商家方便很多,樂觀其成

身為消費者
整合碼多很多步驟
反而覺得複雜又麻煩
一點也不方便

順利的話
最快也要三十至六十秒才能完成結帳
不順的話
二、三分鐘才完成也常見

光是跳轉到整合頁面
再跳轉回支付頁面
就各要好幾秒
整合服務的伺服器若塞車或當機更慘
所有支付全掛
CrazyMan525 wrote:
我覺得有感應付費技術...(恕刪)

我個人也是愛用感應式支付!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 感應機是需繳月租與手續費?
對小型店家, 夜市與一般菜市場來說 , 只需準備好QR-Code收錢。
但,要他們額外租用設備來增加成本, 應該很困難吧!
綠豆HuaX

是沒錯,不過權限如果開的話,那被感應的設備也可以是自己的手機呀,小攤商應該不會連手機都沒有,話雖如此,小攤商也就算了,連超商都在掃碼,真的超級不優,電支業者應該兩種功能都要完善才是!

2023-09-02 20:54
sasamisami wrote:
身為消費者整合碼多很...(恕刪)

等正式上線便知道方便與否

您提到的使用經驗,不是財金公司推出的整合方式,多了一些步驟才會覺得慢

我現在只是好奇財金推出的這個碼,如果商家只接受街口,而我用悠遊付以後也可以付款?是這意思嗎?

新聞說的9大支付業者沒有包括line pay?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