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現金付款2信用卡付款3手機付款手機付款,這是很難抵擋的趨勢,但這關係到使用習慣及手機的發展和普及。我也感覺臺灣的付款方式很陽春,手機nfc的使用商店,臺灣也很少,因此,普及率一直拉不高。商家還要另外加裝nfc感應機器。我去7-11刷icash聯名卡,一開始時,店員還常搞錯,以為我是悠遊卡(因為接收感應的機器不一樣)。1,臺灣的卡(聯名卡,信用卡,一卡通……)實在太多,沒有整合。2,臺灣餐飲業,除非是大型餐飲(廳),一般小吃餐飲,幾乎是現金為主。以上分享,也謝謝樓主分享。希望大家互相鼓勵,互相進步。
中午同事們有時候不願去食堂,喜歡到外面吃一頓以前一般都是輪流坐庄請客,因為有時候男生之間直接拿錢AA有些不好意思現在一般都會某個人付款,然後回去大家給他發微信紅包,雖然換湯不換藥,但感覺避免了相互間尷尬。現在很多公司過節時候都是給員工發微信紅包,我們領導有時候也會給我們發一些,工作中麻煩到其他部門同事時,領導也會發給人家一些紅包。
cisco966266 wrote:真是羡慕小確幸啊! 這是要轉換心境,環境不變就要去適應很明顯台灣的政策對於這些金融商品還是存有很大疑慮cisco966266 wrote:現在很多公司過節時候都是給員工發微信紅包,我們領導有時候也會給我們發一些,工作中麻煩到其他部門同事時,領導也會發給人家一些紅包。 這個才是台灣老闆需要學習的
王当当 wrote:手機掏出來,上去哪兒或者攜程app,比較看看哪家的機票便宜。順便在這兩家做個機票和火車票對比。那個划算就直接手機訂票。...(恕刪) 說了半天, 真正的便利是網路資訊和比價, 這跟行動支付有啥關係?網路訂票/資料查詢 用啥平台都行(ipad, 筆電, PDA, 手機)付錢就既有的信用卡/現金卡就夠了行動支付多了啥好處? 誰賺這手續費干我P事?還要我多花錢買手機來跑行動支付APP, 它賺的手續費又不分我
cisco966266 wrote:現在只要有個點子,能吸引一定用戶量,風投就進來了,燒錢,呵呵如果有個幾十萬用戶,弄個上億人民幣風投很平常...(恕刪) 所以真正的目的就像2000年 .com 一樣騙一堆傻逼來丟錢真正有啥新便利信用卡做不到的?
cisco966266 wrote:現在一般都會某個人付款,然後回去大家給他發微信紅包,雖然換湯不換藥,但感覺避免了相互間尷尬。...(恕刪) 這才是信用卡做不到的便利這個功能有多大的價值? 那就見仁見智了
台灣現在叫FinTech?不過就是小額付費轉行動支付,怕有被盜的問題就是用虛擬帳戶去分割,再來就是加密技術,問題在於政府把這一塊綁住了.我相信銀行有人才,這一塊也能做得好,但上頭的腦袋如果不動,這就如逆水行舟.這些觀念很新嗎?只能說2007年就已經有這個思維,但上頭不動還擋著路.只好看對岸一路拉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