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奇 wrote:好奇想問版上的大家,(恕刪) 我是有錢人派大金額(線上線下消費,都用信用卡)每天3餐(個體店家)都用NT$超商就用iCash或憂友卡或現金(若口袋剛好有零錢)不是啥踏實的感覺,我也不需要用貨幣方式來控制預算!!!若每天3餐預算300元,自己很清楚早午餐是否有花>200元晚餐就100~1XX元囉腦袋清楚最重要
微醺獵人 wrote:行動支付帶來了付款的(恕刪) 行動支付帶來了付款的便利性 +1台幣是沒有嚴重的偽鈔問題台幣不是全球,或亞洲需求高的貨幣,外國集團不會選台幣來偽便利政府監控民眾生活習慣及活動蹤跡.....是你自己要用行動支付就不用扯政府監控你也很天才,政府要監控你,除非你沒在用任何手機還需要行動支付來監控你.....你不會是228/白色孔布家屬吧?
當電子支付的便利性越被認同時,就會取代現金支付了.看看婆媽們到全聯,很多都用全聯支付.大陸行動支付的全面是因為當時偽鈔太多, 20年前去過大陸的都知道...但他們能用行動支付取代現金,以當時的年代, 算跟台灣成立台積電有一樣的遠見~
攤販或一般店家不想申請行動支付不就是因為1. 收入透明、容易被查稅2. 手續費對毛利較低的店家是額外的負擔跟社會進步不進步沒什麼關係(如果繳稅、開立發票機制沒有進步不算的話)我常去的一家韓式料理,5-6坪的店內空間,60歲的女老闆一個人顧店,就申請了街口支付,她說,比收現金方便多了哪裡有什麼年紀大就不會的問題,都會開店了怎麼會缺這種金融知識「當電子支付的天險都被移除什麼是天險,也就是使用成本與相關手續費。對商家來說呢?最低成交手續費成本(餐飲類)是4.2%(2+2.2金流手續費),再加上時間成本2個工作天(微信2小時)及非台新銀行的跨行轉帳手續費10元,這就產生了4.2%的營運成本出現,想像一個畫面,在本來利潤就不高的情況下,4.2%有可能是商家一半的利潤耶!當然也是降低了小商家申請意願的原因之一,不然光是台灣的夜市裡的攤販哪一個不要申請來用呢?光這些就多了多少市占率啊!還直接省了找零錢的不方便。而且商家是利之所趨,看到額外成本先倒吸一口氣,退一步再說,以市場的觀點,在這頭鵝都還沒養大,行動支付市場還沒占有一席之地以前,就急著殺,甜頭沒嚐到,可能會先吞苦果。」「街口手續費竟是微信收款44倍魔鬼藏在細節裡,再回過頭來想想大陸的行動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何商家願意買單呢?它們有針對商家收取任何手續費嗎?沒有,微信商家收款零手續費,只有在將餘額轉帳到銀行才有0.1%,也就是千分之一,用最嚴格的標準來比較,把千分之一也當作成本,這成本是街口的44倍,有沒有發現為何稱它是天險,而且銀行間跨行轉帳手續費也是零(台灣這部份有既得利益者卡在中間,是個大天險),在電子支付的天險都被移除的當下,也是我們看到為什麼大陸連路邊攤都願意甚至樂意用微信收錢的原因了,因為「沒成本」啊!小資本者,也不用買設備,只要有一支手機就可以搞定了,現在誰沒有手機呢。我們在行動支付這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來源:https://jackteacher.cc/5978/%E8%A1%8C%E5%8B%95%E6%94%AF%E4%BB%98-%E7%94%A8%E5%BE%AE%E4%BF%A1%E9%8C%A2%E5%8C%85%E9%AB%94%E9%A9%97%E5%A4%A7%E9%99%B8%E9%9B%BB%E5%AD%90%E6%94%AF%E4%BB%98%E3%80%81%E6%BB%B4%E6%BB%B4%E5%87%BA%E8%A1%8C/(上述訊息可能非2022最新版,請自行斟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