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 叔 wrote:
感謝各位朋友的分享回...(恕刪)
建議樓主花點時間,研究你那張國泰cube卡要怎麼用。
這張是有加油3%+3%,一般消費(搭Apple pay/Google Pay) 3%+1%。
在不新辦其他卡片的前提下,應該是樓主目前的最佳解。
另外個人建議,如果消費到非得靠分期才能支撐帳單的話,就是該減少消費支出,或想辦法增加收入的時候了。
可善用「想要」「需要」「必要」三分法,在買東西前先花點時間分類,來縮減不必要的支出。
(「必要」花費的定義:必要開銷,沒有無法生活。如水電費、稅費、房租、手機4G/5G月租、通勤用交通工具油錢/電池月租費/定保等維護費用/保險開銷/國道通行費、悠遊卡等通勤用交通卡的費用或月費、工作需求上的必要採購...這些
「需要」花費的定義:生活開銷,但沒有花這筆錢也行。比如儲蓄險費、手機更換費[一年更換一次以上]
「想要」花費的定義:沒花這筆錢,日子一樣能過。舉例:看電影等娛樂花費、出國渡假費)
還有,如果每月非必要花費一直沒有減少的話,就是該認真考慮停止使用信用卡,現金交易帶多少花多少的時候。
不然一個不小心沒軋好跑進循環利息,那就會有更大的損失了。
另外行動支付的風險倒是不用太擔心。
基本上,小心授權就好。
萬一跳出要你驗證刷1塊錢或2塊錢這一類的,就要注意是不是你本人正在操作行動支付,授權可以刷這張卡。
小心詐騙/盜刷集團,會釣魚騙認證碼(會出現在持卡人的手機上)再綁卡亂刷。
其他的,比如Google Pay跟Apple Pay,安全上來說,反而是比拿實體卡片感應刷卡要好的。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建議樓主花點時間,研究你那張國泰cube卡要怎麼用...(恕刪)
感謝 清風兄的 建議 與 關心...
看來國泰cube卡是張好卡...
那 我就不用再辦加油卡了...
原本還想說等8月好市多聯名卡到期了...
裡面 保險費也繳完了...
就不用這張卡了...
感謝 提醒...
清風兄
不用擔心我會再淪為卡債族...
年輕時因為要付房貸...
確實欠了很多卡債...
但..大概在我35歲左右
把房貸繳清了...
也把所有卡債都還完了後...
有10幾年的期間..
我都沒有半張信用卡...
一律用現金花費...
直到將近50歲 為了保壽險..
(太晚保了 保費很高)
保險業務員(女友堂妹)
建議我辦張信用卡來付保費...
(刷 年費 可0利率分12期)
這樣付起來比較輕鬆...
但..也因此又開始辦了其他卡了..
我2020年買福特Kuga 180 (11月交車)
全部大約 110萬元上下 全部現金付款...
12月又再買一台 速克達機車(8萬)
也是付現金...
機車行一直叫我辦分期 (0利率)
我就說 身上就有現金 不用分期...
他說 辦分期還送1500元竊盜險...
我問 那 我可以只分3期就好嗎?
要分期就一定是1年...
我懶得這樣做 還是付現金...
再自己花1500元保竊盜險..
今年農曆年初六
我跑去買一條金鍊子...
我身上帶12萬多現金...
原本是想買 一兩半左右的鍊子...
但 金飾店裡沒有一兩半的 要再訂 (等)
二兩重的 款式我不喜歡...
就先買 一兩 的就好...
(回家後剩下的錢 又給我媽 3萬元,
過年紅包 除夕就給了)

後來出去外面 吃飯什麼的...
操! 一堆年輕人 脖子上的金鍊子
一個比一個的粗...
看起來 都要 5兩 左右吧...
看得 都覺得自己還很淺..
另外..我每個月的花費(刷卡)
最少有 3分之1 是我女友花的...
她自己有開公司 賺得錢比我多很多很多..
但..我都跟她說 只要 要付款時...
我身上還有錢 她都不用給我錢...
當然..我不方便時 她就會出錢的..
(很久才會跟她拿1次的)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衣服...

至於.. 想要 .. 需要.. 必要..
在現代社會 已是 哲學問題了...
電視/電腦/手機/網路/汽機車/遊戲/娛樂...等等 等等
這也可以都不要丫...
(除非 是工作上 "一定要" 拿來賺錢的)
不然..以前的人沒有 也是活得好好的
不買一些 "想要" 的東西...
世界與經濟 怎麼發展?
再次感謝
PainterJ wrote:
行動支付要小心風險。(恕刪)
什麼風險?可以具體說明嗎?
當初為避免信用卡交給店員刷的風險,
我辦行動支付,以間接使用信用卡,
現在我感覺手機沒掉,支付還蠻保險的說,
而且超商10元可刷卡及郵局10元現金交易會mail通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