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險、實支實付保險規劃

癌險、實支實付保險規劃

這是5年前保險業務員幫忙將我先生的保單做整理(我公婆在我先生幼時買的),
我婆婆娘家有家族史,婆婆的兄弟姐妹幾乎都罹癌,
去年我婆婆乳癌,她僅有住院有賠理到,其他的理賠僅少少的,大多都用自費藥,花費估200萬。

我先生目前36歲(78年次)
保險有哪裡需加強呢? 有建議買什麼保險產品嗎(或有推薦哪家的)
(終身型的保險,剩一張醫療日額還沒期滿,其他都滿20年了,剩一些附約在繳)

我們的小孩,我不免也擔心,目前小孩都沒有買保險,是否要現在做規劃呢?
剛出生時有血小板低下,保險公司不保或要加成保,所以在他們幼時就沒有幫他們買保險,
最大的小孩現在10歲,最小的3歲

謝謝幫忙
2024-04-30 10: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癌險 保險規劃
版主您好:
早期買的商品跟現在的醫療環境上來說可能會稍嫌不足。
近期新聞也有各種播報與保險相關的內容有些微變動的部分。

先生的部分若預算許可建議可以再補強醫療實支的部分及重大傷病還有癌症。

想詢問小朋友血小板低下後續有持續追蹤嗎?
您與先生及小孩們近五年內有無手術或住院?
兩年內有無醫生建議需要追蹤的疾病或檢查異常?
有無在服用慢性處方籤?例如:失眠、焦慮..等
兩個月內有無任何就醫紀錄?

若不清楚建議可以下載健保快易通查詢喔!



我是服務於台中的錠嵂保經倫!全省都有服務!不論您再哪服務不打折!
本身是北部人,喜歡找各種藉口去外縣市踏青ww
可以提供您的服務有:
⭕️原保單健診整理,讓您清楚保障內容
⭕️客製化保單,依照您的需求及預算規劃保障內容
⭕️量身搭配高CP值且無條款陷阱之內容
歡迎詢問及討論保險相關問題,期望有為您服務的機會。😁

我的理念
🙌不讓保費造成生活壓力,把錢花在刀口上
🙌協助客戶了解保險,找到符合需求的保險

我協助許多重視這塊保障的客戶們解決他們擔憂的經驗,歡迎找我聊聊。
查清楚 現在有沒理賠

同一次住院醫療 同器官手術2次 只賠1次

七月一日上路的實支實付險新制將有重大變革。由於金融評議中心近日受理的手術、住院相關的保險醫療糾紛太多,據了解,在實支險的示範條款也再釐清手術理賠的灰色地帶,未來保戶在同一次住院醫療時,若同一器官動兩次手術,保險給付將以一項為限。

因應即將上路的實支實付險新制,不少保險公司已陸續下架保單,合計整個市場下架近百張保單。相較於過渡期間很多民眾買不到實支險保單,新制上路之後,實支險保單將重新問世,民眾不再「求保無門」。

金管會保險局和壽險公會全面翻修實支實付醫療險及傷害險的規定,除了落實「正本理賠」的規定外,也在示範條款新增新規定。

目前同一手術位置接受兩項器官以上的手術,只能獲得一次理賠,不能算成兩次,未來同一器官接受兩項以上的手術,都只能以一次計算,但計算方式可依照手術名稱及費用表記載的相關最高給付項目來計算。

舉例來說,一名保戶動肝臟手術,在住院治療期間,若醫生動了一次手術之後,認為還有再追加手術的必要,此時能獲得的理賠只能選擇其中費用較高的那一項。

此外,新制上路之後,保險公司也將要求業務員,確保保戶事先簽下「特別提醒事項聲明書」,針對損害填補原則、第二張以上的實支險保單僅能就差額給予理賠等新制,免得日後引發糾紛;若是業務員使用電話線上成立保險契約,就必須留下電話錄音。

保險業者指出,民眾七月一日後買了兩張新實支實付保單,除了第一張的主力保單,第二張功能在彌補主力保單不足的「衛星保單」,保戶屆時除了可選擇差額理賠之外,若定額給付比實支實付的金額更高,保險公司也會開放保戶來選擇定額給付。

去年底由於實支實付險將進行重大政策變革,因此掀起全面下架潮,當時被稱為「實支實付險之亂」,因為副本理賠將走入歷史,造成很多民眾搶買,至於這些舊保單能否保留現有的權益?為了避免民怨,據了解,保險局已裁示「不溯及既往」。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