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買保險=養業務」國泰金(2882)的財報分析。

國泰金(2882)
股本:1256.32億
營收比重:保險業務淨收益56.30%、淨利息收益28.80%、透過損益按FV衡量之金融資產負債16.60%、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之已實現損益12.30%、投資性不動產損益1.60%、手續費0.20%、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利0.20% (2017年)
 
========
 
我一直很好奇,為何保險淨收益可以這麼高,所以去查了國泰人壽107年Q1的財報:
https://www.cathaylife.com.tw/bc/B2CStatic/fileUpload/corporation/107Q1final-1.pdf
 
107年Q1的保險理賠總共為7.65億(75頁)
 
「買保險=養業務」國泰金(2882)的財報分析。
 
107年Q1的員工薪資為84億(113頁)
 
「買保險=養業務」國泰金(2882)的財報分析。
 
國泰人壽有31500個員工,可算出Q1員工的平均收入為26.6萬
平均月入8.8萬,是年收百萬的高收入企業。
 
 
所以只有10%不到的資金被用於保險理賠,其餘的保費用在員工薪資、各種雜項費用。
 
========
 
以投資理財、做股東或做「年收百萬業務員」的立場,國泰人壽是很好的公司
 
但是以客戶的立場,保險似乎不是個很好的金融商品
90%的錢都用來營運保險公司,只有10%用於理賠
 
 
大多數的保險公司,應該都是以這個比例在運用資金。
其實我看不懂財報,還請各位高手指證 QQ
你有ㄅㄅ筆、ㄆㄆ擦子、ㄇㄇ立可白,就是沒有ㄈㄈ尺,難怪你沒女朋友
2018-05-27 12:06 發佈

Weberkkk wrote:
國泰人壽有31500個員工,可算出Q1員工的平均收入為26.6萬
平均月入8.8萬,是年收百萬的高收入企業。


Weberkkk wrote:
以投資理財、做股東或做「年收百萬業務員」的立場,國泰人壽是很好的公司
 
但是以客戶的立場,保險似乎不是個很好的金融商品
90%的錢都用來營運保險公司,只有10%用於理賠


只能給您按讚...
某個程度來說是的 人事支出就是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對保險公司就是賺錢的基礎
再來就是資金的 投資 運用 調度
就決定EPS高低
像2888新光金 今年就是翻身案例
好心一點,以後不要談保險的財報
因為非常複雜,搞懂財報還要解釋保險傭金與理賠制度,太痛苦了重點是 沒有觀眾 做保險的,沒人會來看這個
沒看到您列出保費收入,所以我自己去找



第一季收入是1,326億元 這只是台灣公司沒有包含陸家嘴、越南子公司的營收 所幸大部分的營收還是在台灣國泰人壽




106年第一季總理賠是864億元

傭金費用 這個我解釋一下 保險公司的員工有分兩種 一種是內部行政、核保、製單、0800人員 這種保證是員工沒錯
另一種是業務員 上自副總,下至處經理、主任、菜鳥 他們以公司為榮,每次講保險都要把公司抬出來炫耀一番,公司卻不一定把他們當自家人,理由很簡單...每次有業務員亂搞、告到法院的時候 公司的主張就是純屬業務員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哪一間公司都一樣,往下跳...所以這裡的成本、費用很難切割開來看 所以可以看到 傭金 41.9億元 業務費用29億元 管理費用44億元....所以直接改看樓主提供的薪資 84億元 好像又不太對 因為這包含剛才說的行政人員的薪水

至於樓主列出來的其他費用裡面寫的保險賠款 7.65億元 ,應該是審核通過應該理賠的金額。

我為什麼對樓主寫的數字會有疑問是因為,我在這行業裡看到的 大概想一下就知道了
1.現在大部分的業績都是所謂的儲蓄險、甚至是銀行主推的年金險 傭金都不高 一般六年期的儲蓄險 傭金不會超過6% 年金險的傭金是1%以下 而且這些金額通常都很大 1百萬算小額的 所以他對於傭金的占比會大幅往下
2.業務員的年收入沒這麼高啦 打腫臉的業務員總是愛製造這樣的假象,所以 出外吃飯都要請客,還要開名車 再加上沒有專業為了考核 只能退傭,你覺得收入能多少? 應該這樣講啦 收入高的是做久的,為什麼?不是因為他們招攬業務力很強,而是因為當底下的徒弟陣亡了,徒弟的續期獎金就往上掛,雖然很少 可能只有3~5%,然後徒弟的徒弟也陣亡,然後徒子徒孫陣亡一堆 每個月就可以看到有數千筆續期獎金進來 這樣的人月入20萬是有可能的,不過,沒招攬能力卻可以領高傭的也是保險公司最想整的對象 嘿嘿...



感謝眾大大的分析解說,增加見聞,請樓主有空也分析2888好了!
Weberkkk wrote:
國泰金(2882)...(恕刪)


人壽業,理賠項目不要看這麼短天期的,40年前,說你是賣保險的,會被嫌棄的要命,換句話說,所有過去高利率的終身壽險投保人,目前幾乎都還沒有到理賠的階段,保險業的獲利結構非常複雜沒有錯,而且也不是您看到這樣,保費收入減掉保費支出就是收益,

台灣人買的都是儲蓄險,時間到了,會有大量理賠的,問題是,這個理賠率早就精算過了

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新銷售之人壽保險單,計提責任準備金之生命表應以「臺灣壽險業第五回經驗生命表」為基礎

這個保險責任準備金都已經提列了

保險業獲利的關鍵在於,收取的保費,的保費投資收益高低為主要因素,絕對不是您看到的這個收入,支出表

這也是金融海嘯後,保險業重創的原因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bluerider168 wrote:
感謝眾大大的分析解...(恕刪)


2888

今年第一季財報獲利亮眼,是他做了一件事情,將未實現獲利,直接賣出,變成已實現獲利

這個就跟未實現虧損,轉化為已實現虧損一樣

換言之,第一季已經大量實現損益,未來要再有這樣大量認列收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這就是造就,為何這檔股票,獲利表現衝到天上去,但是股價卻是這麼低廉的主因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所以只有10%不到的資金被用於保險理賠,其餘的保費用在員工薪資、各種雜項費用"
樓主對保險公司不夠了解

保險公司收了保費
扣除給業務員的佣金
其餘的錢是拿去投資

理賠金是從投資收益來的
簡單說
保險公司賺的是投資收益扣除理賠及營業成本等剩餘的錢
謝謝三子父解釋財報,我真的看不懂財報
原來第6頁就有所有收入與支出,現在才發現
 
如果是以收入1326億保險費,支出874億理賠

繳保費之後,獲得理賠的期望值是 874 / 1326 = 65.9%

這數字比較合理也符合預期,一半避險,一半給公司。
你有ㄅㄅ筆、ㄆㄆ擦子、ㄇㄇ立可白,就是沒有ㄈㄈ尺,難怪你沒女朋友

Weberkkk wrote:
謝謝三子父解釋財報...(恕刪)


您還是看錯了,保險公司的理賠比例不是這樣看,終身壽險理賠率100%,醫療險的大量理賠金,也是數十年後才會激增,,意外險收入比重跟理賠率,也是經過保險精算後訂出(合理)的價位,建議這一個領域,您還是盡量研讀,

保險數學

雖然您可能看不懂,不過至少保險架構懂就好

我不是精算師,但是我可以告訴您,保險數學,我應該算學過

以上分享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