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可能很多業內尤其是主管看我發言很不爽,但是這行業一直在社會眾人眼中給人不好印象,不知身為主管的先進有無改變的企圖心?KYC 我想不僅在銀行 證劵端很實用,壽險業也是派得上用場,只是一般來說在壽險業專業真的是屁,但最近幾年由於消費族群漸漸年輕化,不再是以前人情保業務員隻手遮天退佣打天下的年代了,我所認識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或許你們可以不認同我們的做法,但也不用動不動就拿個資法再恐嚇我,我不敢說法律我很懂,但是我調解這麼多車禍與保險拒賠玩的都是條款,所以這無法撼動我。
最後希望給01的客戶們表達你們的心聲,你希望你的保險業務員是什麼樣的能力?或是細膩度之類的都可以
1.『不要昧著良心去拉保險』!
2. 要專業(財稅、投資、法律、贈與、遺產、境外、高資產)--我看L大好像很專業
不要報喜不報憂(有些保險都已經實質課稅了,法院判決都一堆,連補帶罰,還為了拉保險,硬說保險絕對可以節稅...)
給版主:(說得比較直接,別介意)
不過這樣子保險業務員,
可能要砍到不剩1/10;
保險公司大概也要倒一半。
大部分的保單大概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回歸到最原始保單的需求,純保障?!
或者像產險一樣的模式?
投資型保單,前置費用太高,
被保險公司跟業務員抽,
又被基金公司抽,
保戶拿到的利益跟承受的風險,不太相稱。
更扯的是全委型保單,根本來搶劫的。
儲蓄險,尤其現在的低利環境,
鎖個六年十年的
把可期待的未來的鎖掉了。
我是認為保險歸保險,
投資歸投資,儲蓄歸儲蓄
投資可以慢慢學,
培養正確的投資觀念,
把賺的錢放在定期險上比較有效率....
像劉鳳和那種保險員,能生存下來的畢竟是少數...
不過話說回來,人情保單還是有用,
儘管我很討厭保險,該買的都買了,可以節稅的也都用盡了。
但是因為最近幫家人申請理賠好幾次,
其中一位新光的保險業務員,太久沒跟她買保險了,心裡總覺得過意不去
一時心軟,跟他買了六年期美元儲蓄險,年繳5000美元。
怕她說明太久,我保單內容都沒看,也沒殺價,也跟她明講純脆捧場。
應該可以撐個幾年,不會再找我買保險了。
她有主動送我兩張西提牛排啦!
unoya wrote:
我個人希望的保險業...(恕刪)


unoya wrote:
我個人希望的保險業務...(恕刪)
+1認同
之前我大哥哥過世,我嫂嫂的親戚有過來幫我哥哥折蓮花,還有一起念經。雖然我不認識她,她和我大嫂嫂和我大哥哥認識。
不過我大哥哥已經過世了,想說蠻感謝她的,我就到期給她保汽機車的保險,還有火災險,還有旅遊平安保險。
她也會買一些小餅乾給我吃,當然我有回禮更大份的禮物回禮給她。
怎知道,後來只要遇見就一直建議我買幾百萬儲蓄險,而且還是美元十年的儲蓄險。我都說沒興趣了。而且我還年輕吧,一直說人有意外,要先做好財產規劃啥又啥的。搞的小妹我很精神衰弱和不安阿。
她還是不放棄要洗腦我,後來我生氣了!!!就忍不住直接回她了,現在美元32元多了才推薦我買,還十年的。
一年兩年我都覺得久了。還十年。
誰知道十年的變化變怎麼樣,以歷史的價格來看32元多已經接近歷史的高點了,我買那麼高放十年是存幹嘛呀。不然有誠意也在28-30元推薦我,風險好一點。(好在沒買現在29.99-30.1元附近)
她還是不放棄洗腦我。
我就放生她了。
或許她覺得我很無情吧。
可是實在受不了她了。
我覺得我有還折蓮花和探望唸經,她感念我大哥哥她們認識的一場情份的事了。
我覺得我沒有虧欠,因為我本來就不認識她。單純感謝她來感念我哥,知道她是作保險的,也盡自己的一個心意回報她這樣。
覺得推薦真的要好的才推薦。不然也等人家有需要時,請教你時,她想買,你再分享再推薦哪個好,不要人家都沒問,也都說沒興趣了一直說服人家要買。真的會感到害怕。
真的不好意思,知道保險人員也辛苦。
因為那次被嚇到特別厲害咩。
不小心傷到眼請跳過,抱歉,請見諒。謝謝。
財務風險完全轉嫁、保值抗通膨
簡單說實質抗通膨與保障要同時兼具!
保險業務員 說穿了是金融服務業、
既然是金融服務 業、
只要是金融工具特性都要能掌握
不同工具有不同特性、股票、期貨、選擇權、利率、匯率、全球市場等等
每個人的觀點不同
個人觀點、理財規劃最基本的訴求是保值!
台灣人不注重專業???
婆婆媽媽愛貓阿狗都在賣保險的
真心認為
沒有以專業能力與你個人利益為前提的人、
沒有資格談關係
靠關係在消費你罷了
對於不注重專業的人賠錢只是剛剛好、
畢竟自己行為自己負責、
是你自己選擇跟關係靠攏的、自己承擔
理專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入流的保險業務與理專
口口聲聲 保障很重要
實質上做的都是消費性規劃、不是理財規畫
理財規畫不是消費行為! 而是保值行為
保險的基本面是看安全性
光安全性這樣是不夠的、
財務基本三特性
安全性、流動性、增值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