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投保險嗎?

請問各位大大,
那麼多保險公司,可是問題也那麼多,
投資保險表面上看起來很有願景,但你們會做這一選擇嗎?

如果會,可以告訴我理由嗎?

我目前投了一項還本型的終身醫療險,
但是值得嗎?

利弊得失業務人員都沒說清楚,
我一路摸索過來反而只有被扒皮的感覺而已。

請大家暢所欲言...好嗎?
我想了解真相。我想了解真相。
受傷也好,至少我能及時把根源除去。

是由Y銀行推薦的陰國包沉人壽。
2014-02-26 2: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保險
satisfy0717 wrote:
是由Y銀行推薦的陰國包沉人壽。...(恕刪)

1.先說題外話。本版管妹最討厭看到有人故意打錯字。小心囉!
2.再說題外話。基本上,有看到投資、儲蓄、還本、終身...等字眼的,我都是謝謝再聯絡。
3.還是題外話。保險有必要,但請秉持著『保險費是費用支出』的心態。(就像車險一樣。)
4.保險就是保險,也僅僅是保險。別指望一把刀,可以殺老虎殺雞宰鴨,還可以剪指甲、惕牙縫。
5.不同的用途就要用不同的工具呀!


保誠嗎?
我本人是不太堆啦
雖然我是有二張保單
一張已經領回了(10年還本的)
另一張每年約繳1萬1的醫療險

但在前一張保10年的當中
每年會接到2~3次電話
說你是我們xx客戶
我們來台n年終於賺錢了(媽啊~~不就一直在虧 = =)
好像也被吃掉了的樣子

而且他們公司的電話行銷人員
我和他說:不久前你們公司有打電話來推了 也是同樣方案 我回絕了
該電話行銷人員:那是別人不是我 又講一大堆保單多好多好

satisfy0717 wrote:
我目前投了一項還本型的終身醫療險,
但是值得嗎?

利弊得失業務人員都沒說清楚,
我一路摸索過來反而只有被扒皮的感覺而已。


保險就是給人扒皮
保的就是未來
請搞清楚狀況
利 出了事有錢陪
弊 你要繳很多錢
就那麼單純
什麼是風險管理
什麼是保險
基本觀念是什麼

風險管理~~
主要是 風險評估 依評估結果 來決定以何種策略執行
風險評估 依照家庭背景 資產負債 健康狀況 經濟能力 未來遠景
...等等 納入要件.分析可能會面臨的風險 討論執行何種策略 降低可能的損失
風險管理,就是替自己做好風險的管理,
例如,財務風險、保障風險~~~~等等
意外不所不在,保險就是預防萬一風險來臨時,
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若意外住院,那些醫療費,還有看護費、病房費等等,
甚至薪水,都可因為保險來做補償。
像我自己本身也是因為出了車禍才意視到保險的重要性,
若我有保險,我所有的醫藥費等等,都可以申請保險。
還有也是以防因意外而造成無法工作,
給家人負擔,不止沒有收入,還必須支出。
所以可以從平常就替自己做準備。
保險除了保障之外,還提供了財務規劃,
像替自己退休金、子女教育基金、購屋計劃、旅行金等等
把小錢變大錢,用時間+複利,來自己致富。


買保險 只是策略之一
例如 一位身價10多億的大地主 有需要買保險嗎?
答案是 : 不需要 因為其資產 無論是 醫療 或退休 都不愁
可以選擇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也是策略之一 因自身可承擔
例如: 一位家庭成員5個 經濟來源是從事鐵工月收入4萬多的父親
就需要 以保險來分擔風險 其中又以意外險種為主要
---------------------------------------------------------------------------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買終身型的.終身型保障低保費高.有人繳不到幾年就不想繳了.不想繳解約或者保額減半都會有所損失.而且錢是會通膨的現在的1500元.或許可以住到二人病床.但是等到年老時.錢都通膨剩不到1/2甚至更低.那有保終身跟沒保終身的意義在哪裡?住院還不是要自己貼錢.若有保終身型的錢是我我會拆成二筆.一個做定期險.一個想辦法自己存(任何方式都可以.買股票.買儲蓄險IRR高的)萬一需要用錢是還會比較靈活運用.終身還本型醫療險.其實也是用自己的錢理賠給您自己.舉一個例子來說.一年繳費1萬.20年總共繳20萬元.如果從25歲活到70歲.其實20萬元很容易就可以理賠完.若理賠完在身故後是一毛都不會還給受益人的.所以我才說是自己把錢存在保險公司(無息給保險公司去做投資)然後用自己的錢理賠給自己.這麼做是無任何意義的(20萬/1500=133天/50年=2.66天)等於一年只要住院2.66天.其實生一場大病就很容易用完的.另外版大買的終身醫療險是帳戶型的.以1000日額來說.理賠上限應該是250萬-300萬(這個要看保單契約書上寫的)不是永無止盡理賠哦!250萬-300萬用完保單契約就終止了.這點保險人員有跟版大說嗎?還有二代健保實施後未來要住院的機會是越來越低.能門診手術就門診手術.所以保終身型的實質效益很低.住院一天只理賠1500元(另外加一點點其他的理賠內容).另外也不會理賠門診手術這方面.未來若是門診手術還得自己掏腰包.那還不如單純只買個醫療(意外)實支實付險(含有門診手術的)這樣要理賠也會理賠的到.實質效益比較大.重點是也沒多少錢.25歲的男女生保費頂多一年2.3千就有了.

另外記得買保單即買保單條款.什麼理賠都是依照保單條款走.所以若是很重視門診手術理賠項目的.請要買有明確寫明門診手術有理賠的.對您才有保障.

另外二代健保實施後,除了每個月要繳的健保費和以前不一樣以外,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的改變,可能有的影響是住院天數變少、醫療自費項目/額度可能增加、許多以前需要住院的手術也可以在門診完成,那麼醫療險該怎麼買會比較適當呢?

1. 住院天數變少,可以適當的減少醫療險日額額度規劃:目前平均的住院天數已經下降到大約為13天,如果你的醫療險只有規劃日額的部份,能拿到的理賠金額可能會越來越少。
所以可以適當的調整住院日額的規劃,將保費支出移至可以轉嫁醫療花費的大宗–雜費開支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根據收據所載的支出補貼損失。

2. 自費項目變多,可以提高實支實付醫療險去因應:二代健保實施後,由病患自己負擔的自費/額度都可能項目變多,另外,醫療方式不斷進步,很多新型態的醫療方式不斷出現,病患可能需要自費才能使用新的治療方式。通常這些自費就是醫療費用負擔的大宗,所以應該為自己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來幫忙。
(根據健保局的統計,住院醫療花費裡,病房費佔26%、手術費佔9%、其他雜費佔了64%)

3. 檢查目前的日額/實支實付醫療險是否理賠門診手術?許多過去可能要住院才能完成的手術,現在都可以在門診完成了,所以保戶們要注意自己購買的日額或實支實付醫療險有沒有明確寫出會給付門診手術?要注意的地方包括a.若不在手術表內的門診手術,保險公司怎麼賠? b.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門診手術,是賠門診手術的手術費本身?還是也包括門診手術衍伸的雜費?

4. 利用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或新式型癌症險轉嫁龐大醫藥花費:
重大疾病險以及新式癌症險的理賠方式是在事故發生時,理賠一筆理賠金,讓病人可以較靈活的運用、提高醫療品質。現在台灣每三人就有一人罹癌,罹癌率之高以及罹癌後龐大的醫藥花費,真的值得在健康時花點時間研究瞭解,幫自己做好癌症保障,至少在不幸罹癌時可以讓自己的充裕的資金抗癌,也不至於讓龐大的花費拖垮家人的生活。

--------------------------------------------------------------------------
舉一個例子.參考看看.這個是之前po給其他版友的.分開存會比較靈活彈性

若有3萬的預算要保終身型的.我會拿1萬來保定期險.另外2萬去找年報酬率高的.比如:股票.不過當然要慎選.選穩定配息的.年報酬率有5%以上的.假設以年報酬率5%的.一年存2萬.20年40萬.20後年報酬率5%滾下來接近70萬.這筆70萬就繼續滾至您小孩70歲.總共會滾出806萬.用這筆錢來做醫療障戶.這樣子是不是比您放在保險公司好太多了.終身險住院一天理賠1500元.806萬/1500=5373天/365天=14.72年

若是追求穩定可以考慮儲蓄險IRR高的假設IRR3%來計算(台幣目前有躉繳利變六年IRR2.3%.美金型躉繳利變IRR3.08%.所以IRR3%20年不難.以下是很保守計算)每年存2萬.20年存40萬.20年報酬率3%滾下來接近55.5萬.這筆錢就繼續滾至70歲.總共會滾出244萬.終身險住院一天理賠1500元.244萬/1500=1627天/365天=4.45年



satisfy0717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那麼多...(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