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覺得本樓很多人都將電子化妖魔化甚至過度恐懼
現在的時代就是資訊化的時代
什麼東西都將其數位化
光身分證就都全部掃描數位化直接電腦建檔
報稅資料全部電子報稅
連信用卡也都直接和手機結合用手機刷卡
當時代在邁進時
其安全性往往都是最令人在乎的
過去內燃機引擎(汽車引擎)發明時
大部分的人民害怕汽車會自己爆炸寧願繼續用蒸氣機或是騎馬
但現在還有人害怕汽車會自己爆炸嗎?
安全性是應該要在乎的
這完全沒錯
但
當你在害怕的時候
你應該要去了解安全性在那
並讓自己去充實這些資訊
而不是用既定觀念及知識片面否定
時代不會因為觀念的守舊而停滯不前
守舊的人可以繼續堅持
但會過的很痛苦
試想
當別人開車吹冷氣出門時
你騎馬曬太陽出門是什麼光景
hivabe wrote:
我認為樓主的疑慮是...(恕刪)
你提到一個重點,樓主的疑慮屬於數位簽章中的電子簽名
如果保險公司的文件系統有落實數位簽章機制,也就是憑證系統
則電子簽名的部分也是可以產生簽章憑證供身分確認與文件加密所使用
但是這部分我沒有第一手資料,所以不清楚他們有無實作以及如何實作
不過這部分保障的是內部資料的保存與身分識別
我只看過兩家保險公司的線上簽名
但我看不出來那些有運用到壓力感應的資料
因為感應筆都是業務員自備的,看起來不是壓力感應筆
總歸一句話,金融保險業要面對很多法規
所以他們不會幹沒有法規保護的事情(但是沒有法規懲罰的就難說 ...

樓主可以先了解一下台灣的電子簽章法
電子簽名的使用是有受到規範
但是憑證系統牽涉到加密,所以要有個人憑證
這部分也看不出來,所以樓主的疑慮有理
不過,總歸一句話
簽名前確認公司代表,還有簽署的文件都是正確的才簽
這一點,不管是紙本還是電子簽章都一樣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不過現在國泰已經開始讓業務人員
使用公司開發的填單軟體
用軟體去計算個人的保費
省去一來一往紙本的浪費
早先前都是會業務員在公司幫你設計好保單
然後列印出來再跟你討論修改
最後在列印一本正式保單合約
接著就是填寫一堆基本資料簽名
現在改由平板上直接做計算調整
然後在平板上簽名
省去一來一往更正紙本的浪費
之後會有一份列印出來的正式紙本合約書留存
簽名欄位印的就是您在平板上所簽下的姓名
去年家人幫小弟也投保一份保險
投保單位是國泰人壽 謝謝
請問,他複製簽名圖檔後如何使用?
簽名欄位的讀入(input方式)是用手寫,所以如果他要自己幫你保其他的保險,
拍了簽名圖也無法在這步驟取代簽名,程式不接受貼圖,就像是一般網頁輸入格式設文字或數字,
是無法用貼圖取代一樣。必須先自己亂簽,產生檔案,之後再置換。
如果是一般的作業文件,當然有辦法開啟做好的文件作複製貼上的修改,
但一般這種文件都會做保護。
或者樓主擔心像玩電腦棒球遊戲一樣,
照片可以換自己大頭,一樣被置換簽名圖檔
首先,他要知道程式存檔的位置與格式,
然後成是必須沒做加密或他要會破解,
還要把拍下來的修圖改檔到系統存的樣子一樣,
然後才有可能置換。
這麼費工,假設他成功換了,幫你保了其他保險,
有成功嗎?沒有唷,他還要先幫你繳第一期保費,
還要假簽一張同意電子投保宣告書,
最後還要幫你簽收保單。
這樣才成功賺到業績,問題是...後面還要幫你繳?
不繳~他搞這麼累幹嘛?繳了,用自己的錢賺業績,
保障別人的,除非合謀謀財害命,不然沒意義。
圖檔他用?大家都現簽,沒機會給你換圖檔,只有他自己這台有機會換。
=================================================
關於保險行動投保,
小弟剛好知道一些,
以我認識的這家為例,
要簽一張剛提到的行動投保同意書,一保險簽一張。
保險公司對簽名會對這個紙本簽名。
然後系統一定要登入才能使用,
使用一段時間要重新驗證登入,
完成上傳簽名自動銷毀。
然後不管哪一家,錢沒付,保險合約不會成立,
而且,會電訪,其實保險公司也會防。
可以放心簽,至於保險員態度不好,
保險員何其多?感覺不好就換一個,
如果不能站在保戶角度思考設想,
如何能在保戶需要時給適當的幫忙,
大家都需要業績,但是,做法人人不同。
找個配合的好的業務吧。
5_2_0 wrote:
觀念澄清
數位簽章不是一個圖檔
數位簽章是一連串的二進位數字
就如同
電腦病毒不是真的病毒
而是一種惡意程式
電子文件進行數位簽章後
會立即以數學演算法或其他方式運算對其加密
甚至可以包含個人生物特徵
再嵌入電子文件中
與紙本簽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可應用在銀行、保險、政府、物流業、零售、電信...等行業
依據「數位簽章法」
金管會也已開放「行動保險」及「網路投保」多年
就安全性而言
仿冒數位簽章的困難度超越一般的手寫簽章
觀念澄清數位簽章不...(恕刪)
路過,看到標題進來。
以您的為基礎,附加二項
1. 驗證簽名:不是看像不像,而是人在書寫時,無論是正/草楷,都有一些獨特的用力及模式。國外合法簽名已經N年,驗證有很科學的方式。
2. 雖然每家方式不盡相同,但依據規範,除了上面,簽完名之後,檔案就加密封鎖,連更改都不行,複製截圖當然都不能,哪來移花接木的可能。基本上,這是最基本考量,也是在國外N年歷史。
消費者是可以擔心,因為每家業者做法不盡按規範走,同時安全知識不見得達標。
但就電子文件的法律效應以及安全,早已不是問題,如同很多大大的國外經驗。
若要擔心,就像所有事務,是您能不能相信該業者。
它的長期信譽好不好,而這才會影響他在設計電子文件與簽章時的一個間接指標。
個人是對信譽不達標的業者,採取拒絕來往,不管是多會吹牛逼。
參考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