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te wrote: 一直告訴您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啊您偏偏就是要去找高保費低保障的商品....請問是為什麼? 定期殘扶險如果是難以承受的風險,那OK啊!但醫療險、實支實付等,幾乎都是可承受的風險,就真的沒必要了!
很早前保險是很划算的,但近年由於利率降低,同樣保障的保費大約要三倍以上,實在不如自己存.認同只要保定期意外險+1,臺灣的健保生病根本花不了什麼錢,花都花在單人病房這種服務上.定期意外險只沒漏掉中風,心臟病這種因病猝死的風險,而中風,心臟病保再多醫療險都是保心酸.(定期意外險找產險公司保又比壽險公司便宜)
需要長照的狀態是最大的經濟風險,發生在家庭任何一位成員身上,都會拖垮一個家所謂的長照險是用巴氏量表理賠,還有失智的CDR表,這個險種其實是不被推薦的…因為啟動條件困難,又為了老年失智一定是投保終身,終身又特別貴所以你舉一個不被推薦的產品來說保險好爛@@不知道怎麼回應你再來就是殘扶險,因理賠範圍廣,有定期險,可處理近期的風險,理賠額度高,保費便宜,樓上說的中風等疾病致殘問題就是靠殘扶險解決不是看了劉X和、李X雯這種上電視,有出書的名人發表的言論就會變專家,你清楚CDR表長照險的啟動條件嗎?你確定殘扶險賠不了失智症嗎?網路上查到的資訊不一定是正確的,你怎敢講的這麼肯定@@不是要舉某個例子賠很多,然後保費多便宜,而是我們規劃的重點就是在這些可以賠很多且保費便宜的重點險種上,整張保單總保費很低,保費佔比高的反而有可能是你講的定期壽險耶…保險就是要買理賠機率低的…才有辦法符合集合眾人力量幫助一個人的轉嫁效果,像健保就是在門診上賠很慘,因為理賠機率很高,但我們真的需要這種門診理賠嗎?你要講的應該是賠付率…可以跟30%賠付率先生討教討教😂但他那個30%的數據來源沒什麼參考價值就是了…
Elvis Chao wrote:需要長照的狀態是最大...(恕刪) 你寫的幾篇其實有些論點是比較合理一些,另外兩位,實在是不敢領教⋯⋯我也不是反對所有的保險,但是你們前面舉的例子,大部分實在算不上有什麼避險功能。健保房住不下去,一定要買實支實付來住單人房才住的放心,真是太可笑了。骨折微創手術自己出錢捨不得,也要有保險才安心,更是奇葩的邏輯。如果連六個月的生活準備金都沒有的人,怎麼會應該去買保險?如果有6個月的生活準備金,又怎麼會去保這種無實質避險意義的險?我是在這樓還是哪裏講過,1-3%收入買保險足夠了。在此3%原則下,常照險當然不可能是我認同的保險。台灣提倡10%的人很多,真是....
我在診所看一些臨時工,年紀輕輕的卻連健保都繳不起,真的到了生病要看醫生的時候,只能用自費欠單的.所以對沒錢的人來說,有健保已經很好了.至於買保險要量力而為,常要爬高爬低的工作,買一點是保障家人,買不起的就自己多存點錢,自求多福了.通常買完保險,我看笑得最開心,最優先受惠的就是保險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