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寶寶的保險請益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啊.大人是一定要保定期壽險.意外險沒錯.大人是家庭支柱.不過15歲以下的小孩萬一小孩走了.定期壽險.意外險可是不賠哦.只會用你付的錢加計利息給你.所以15歲小孩不需要保這個.大人就一定要保.至於額度的話自己考量.如果有房貸.子女教育問題及長輩扶養問題.建議就加定期壽險.我的話會設定額度3者加起來.萬一人死了.家庭也不會有負擔.而且定期壽險很便宜以我30幾歲女生.每一萬元也才16元.所以這個也很值得保.不過前提就是人要死了才賠.
saya wrote:
其實您們都誤會"bl...(恕刪)
saya wrote:
其實您們都誤會"bl...(恕刪)

這個我了解,呵呵,就是大樂透跟刮刮樂的差別吧!!
意外險1000大概只有50~100萬的保障,看壽險公司還產險公司
所以也只有500~1000倍^^",而且搞不好就賠那麼一次.
倍數高是合理的,因為相對理賠率沒那麼高.
其實大家所提的CP值只是一個慣用的辭,這裡應該偏向解釋為期望值EV
也就是發生機率*理賠金額.
我想意外死亡跟實支實付的EV值應該相去不遠才對.
畢竟他們的費率計算基礎在於,理賠金額=保險人數*保費
當然這之間有很多保險公司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間,但還是不脫於這計算基礎.
而終身醫療就不一樣了,他多了對現在的保險公司極有利的變數:預定利率
2%以下的預定利率跟現在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自己想利差多少.

may5488 wrote:
對啊.所以我才說保醫...(恕刪)

就說吧lili^$&*@%$*(@#%$....
說真的醫療險不用專注於要補足全額醫療風險
風險自負也是種保險.
大大您說的也對啦.不過我是認為一年差個幾千元還好.所以就算到補足全額醫療費囉.不過說真的我的醫療險保費不貴.我還可以負擔的起.
dio0503 wrote:
這個我了解,呵呵,就...(恕刪)
dio0503 wrote:
就說吧lili^$&*@%$*(@#%$....
說真的醫療險不用專注於要補足全額醫療風險
風險自負也是種保險.


是啊!如果真把大大小小都買足就所費不貲了,

反而造成財務缺口,進而拖累資產累積速度,

基本上年紀大了之後可能就得風險自負,

也許到那個時候大環境又變了,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沒有保險公司愛做賠錢生意是一定的,

別棟樓還有人鬼打牆,一直問保定期險7、80歲以後怎麼辦,不然就是比較總繳保費,

我都不想回文了。

*不過以定期險為主力的保險規劃更要做好資產配置,才能發揮那些保費差額的效益。*

一般人會有一種迷思 如遇到一些事故(車禍、住院、生病、意外) 結果過程中自已要付錢去解決
事後會懊悔自已保險就是「沒保足」 所以才會需要自已掏錢出來 於是趕快再去找自已的業務員去「補足」保險

其實不如先對自已無法負擔的事故去保險 遇到自已沒保,但負擔得起的事故時,就大方承認「對,我就是没保這個,所以現在我要付錢」。

策略上就是某些保、某些不保。這樣的態度會比較健康一點。套句經濟學的術語,找邊際效用最高的地方去投你的保費。
may5488 wrote:
對啊.所以我才說保醫療險要看一下住家附近的醫院收費標準.再來決定要保多少.不然保不夠理賠.那還是得自己貼錢.台大醫院哦..真的好貴.呵....不過您的醫療險有幫你補足這筆嗎?


沒有..只有院內員工打折而已

我終身醫療保了16年..我的人生36年來無病無災..
擅於計算「賠率」的大大們來看就是一個保浪費錢的...

另外我和我先生都有高額壽險..大家都想終身壽險很貴怎樣..可是我們16年前20歲其實沒貴到..
那時宏幅人壽..壽險300萬+終身防癌150萬+終身重大傷病150萬..保費一萬多元
後來又追加分紅保單終身壽險主約和終身醫療...近年加保的是年金險複例4%..為退休做規劃..
這16年保險漲價不下百次...就算現在20歲少年人去買終身壽險..在我感覺也是非常非常貴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需不需要投保終身醫療或終身壽險~自然是跟他們說:沒錢不要保~因為很貴
而以健保.意外險代替...我自己也是這樣喔!只是以前投保的都快繳完了..不特意去解約

而且無上限終身醫療後來好像有改.變成帳戶型..變得不是十分保險了

我自己現在都是用花旗信用卡保最便宜的意外險..一年360元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由於好長一大串回文~~~沒有仔細看,簡單回一兩個

1.雙實支實付規劃本意絕對不是用來獲取自付金額的兩倍~~~
2.病房還有VIP等級的,但如同blue講的風險規劃(管理)常常本末倒置
把四大象限搞清楚吧!
3.定期險的最大缺點就是老了繳不起,但我只考慮繳到60歲,因為我財務規劃預計
到那時除了退休外(把社會保險設一個最低額,倒閉自認為機率偏低),也會累積到
一筆可觀的資產(我講的是流動資產)


mcintyre wrote:
由於好長一大串回文~...(恕刪)

1.我跟朋友的建議通常都是相同的錢,雙實支可以獲得更大的保障。
而她們都只FOCUS在"賠雙倍的錢"
3.這也是我想說的,不要把自己弄成老了就沒錢看病的設定。
這只是讓你陷入老鼠圈裡跳不出來而已.(近的風險不處理,想到N年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