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是全球核保可不鬆喔~~
我因今年初因做了功課,因此想買全球實支,
我又不認識全球業務或是保經,因此主動打0800請全球總公司代為安排業務與我聯繫
後來核保時,全球業務說我被照會要體檢了(說因為我打0800主動投保,因此懷疑我有體況會帶病投保)
結果體檢出來因2個無關痛癢的小毛病(醫師說那沒關係,不需治療的選項)+去年我有動手術(醫師也說不會復發,根治了,有出示病歷表及醫屬)
因此我被拒保了(說我評分結果風險過高),業務也跟核保承辦小解溝通過 ,依然無效
就這樣很多人已為很好過的全球,就因為我有風險觀念,主動想買保險,才有接下來一連串的麻煩
(連除外或是加費都不行,就是拒保)
後來我透過業務去買遠雄,是被除外(無關痛癢,因為根治了) ,中信則是以標準體最快速度一周就拿到保單了(出乎意料)
結論是: 不要像我一樣太主動打電話投保 , 增添自己的麻煩
chingchang wrote:
我的經驗是全球核保可不鬆喔~~
我因今年初因做了功課,因此想買全球實支,
我又不認識全球業務或是保經,因此主動打0800請全球總公司代為安排業務與我聯繫
後來核保時,全球業務說我被照會要體檢了(說因為我打0800主動投保,因此懷疑我有體況會帶病投保)
結果體檢出來因2個無關痛癢的小毛病(醫師說那沒關係,不需治療的選項)+去年我有動手術(醫師也說不會復發,根治了,有出示病歷表及醫屬)
因此我被拒保了(說我評分結果風險過高),業務也跟核保承辦小解溝通過 ,依然無效
就這樣很多人已為很好過的全球,就因為我有風險觀念,主動想買保險,才有接下來一連串的麻煩
(連除外或是加費都不行,就是拒保)
後來我透過業務去買遠雄,是被除外(無關痛癢,因為根治了) ,中信則是以標準體最快速度一周就拿到保單了(出乎意料)
結論是: 不要像我一樣太主動打電話投保 , 增添自己的麻煩
這只能在牆上寫慘字了,
通常業務員會需要寫一個業務人員報告書,
上面選"主動投保"類似的選項就是風險較高的
只能說c大真的很倒楣~_~
啦嘎西 wrote:
對了! 我爬文友看到有人說辦完中壽鑫真好之後被中信拒保, 理由是近期重複加保, i大 p大, 請問你們知道要隔多久才ok呢 ?)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
原來的文章是甚麼呢?沒看到
據我所知中信沒抓短期投保,更何況前面才1家
健保大餅難分! 民就醫自費恐增
2013-09-28 12:30:07 蔣志偉回應 全國民眾繳交的健保費今年總額達到5500億,預估明年將達到5700億,現在這塊健保大餅該怎分?已經成為「醫界代表」與「付費者代表」展開激烈攻防,預算推估,光是醫學中心和中大型醫療院所分配預估高達3864億,但就有醫界人士坦言,醫院若分配不到期望總額,將朝自費市場擴張,未來民眾可能連看個病都還得自掏腰包了。
醫院大排長龍,有人領藥,有人掛號,出示健保卡看病可以減輕負擔,但現在全國民眾繳交的健保費,今年(2013年)達到5500億,明年(2014年)更高達5700億,只是這健保大餅怎分配?醫界代表與付費者代表展開激烈攻防,預算推估,光是醫學中心和中大型醫療院所就達3864億,西醫基層診所1145億,牙醫、中醫分別占了6.8% 和3.8%,其它像是居家照護也可望分配到85.5億元。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醫界最近這幾年提出來的協商額度,其實都超過民眾的付費能力,當然也都高於經建會核准的成長率。」
健保總額分配難定論,醫師公會不諱言如果醫院健保總額成長被限縮,將導致醫療環境惡化,讓醫師不願留在台灣,出走東南亞甚至大陸,而醫院也不願花錢引進新藥或新醫材。
就有醫界人士坦言若拿不到期待總額將會朝自費市場擴張,民眾自費項目將增多,未來民眾若要開刀,像是人工關節、人工椎間盤,甚至是要裝入心臟支架,恐怕將全額自費。
民眾:「但是你要把漏洞補起來,你不能說一有漏洞就要我們加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把這些錢推給民眾,讓民眾去負擔,承擔這些多出來的費用,那當然是不合理啊。」
民眾痛批,醫院應該先檢討有沒有將錢花在刀口上,未來可能連看個病都還要「自掏腰包」。
http://news.pchome.com.tw/politics/tvbs/20130928/index-13803426078079139009.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