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8000 wrote:
28歲嚕.. 只有...(恕刪)
8000大,這邊只要有人建議你不用買保險,就會遭受強烈攻擊
我冒著承受砲火的風險跟你說說我的想法吧
站在最基本的投報率角度來看
今天為什麼有保險公司的存在?
當然是為了獲利賺錢,所以設定出來的保單經過精算師的計算,一定是對保險公司有利的
保險公司是莊家,我們是閒家,應該所有人都知道,踏進賭場的人,輸家永遠比贏家多
保險公司一年收了100萬的保費,扣掉行銷成本,業務抽庸,股東分紅,辦公室租金,你覺得回饋到保戶身上的有多少?
我覺得有40萬就偷笑了
更何況版上、新聞上,一堆想方設法規避理賠的案件,隨便GOOGLE就一堆資料,保險公司花大錢請這麼多律師等你來告,你以為他們是請心酸的嗎?
去年孝子被電風扇撞到胸口掛掉的新聞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吧?
沒上版面的案件都還不知道有多少
保險是合法的恐嚇,業務員都會跟你說,如果你出事了,這筆費用可以支付你的工作損失、家庭開支,如果你掛掉,家人無後顧之憂...
但他們沒跟你說,如果你沒事,你這筆錢就就等於丟到水裡,錢存下來可以投資,買車買房,出國旅遊,或者同樣應付健保沒有給付到的部分!
最簡單的驗證方法,你身邊10個人應該有9個人買保險
你可以問問有誰使用到理賠?理賠金額多少?
把所有人的保費加起來跟他們的理賠金額做個對比,你還覺得是筆划算的投資嗎?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投資,只是效益多寡,所以我用投資的角度去看保險這件事情
假設十個人買保險,有兩成得到理賠,保險就是利用危機心理,暗示你讓你認為你會是那兩成人,但我認為我是那八成的人
樓上有個大哥說得很好,建議買保險的人比不建議買保險的人多,因為你買保險有人會獲利,你不買保險不會有人因此得到好處
我已經做好被砲轟的準備了
Kevin3091 wrote:
8000大,這邊只要...(恕刪)
你分析的很好,講的也很對,但是你不專業
如果你有讀過保險學就不會這樣講了~!
用你的邏輯去喝35元咖啡,回饋給消費者的豆子成本才2~3元,
保險本來就是多補少的概念,很正常,至於一些成本也是必需的,不然你覺得公司要怎麼運作,
再來就是保險公司就是一個再保公司,風險管控才是公司關鍵,
還有保險公司最好買會賺錢的,因為總比不賺錢好吧?!
你就是認為保險公司在吸金,但社會上就是保險才穩定阿~~
就像車險一樣,小屁還只知道有錢買車就好,甲乙丙式哪管你~
衡量自身需求量力而為才是上上策,
一年賺80萬,拿個5~8萬做醫療意外險,就算20年過去沒發生也買一個保障。
總比一年賺80萬,20年後不知道還在不在,需要時後悔來的好吧。
bossming wrote:
你分析的很好,講的也很對,但是你不專業
如果你有讀過保險學就不會這樣講了~!
用你的邏輯去喝35元咖啡,回饋給消費者的豆子成本才2~3元,
保險本來就是多補少的概念,很正常,至於一些成本也是必需的,不然你覺得公司要怎麼運作,
再來就是保險公司就是一個再保公司,風險管控才是公司關鍵,
還有保險公司最好買會賺錢的,因為總比不賺錢好吧?!
你就是認為保險公司在吸金,但社會上就是保險才穩定阿~~
就像車險一樣,小屁還只知道有錢買車就好,甲乙丙式哪管你~
衡量自身需求量力而為才是上上策,
一年賺80萬,拿個5~8萬做醫療意外險,就算20年過去沒發生也買一個保障。
總比一年賺80萬,20年後不知道還在不在,需要時後悔來的好吧。
一年賺80萬,拿個5~8萬做醫療意外險,就算20年過去沒發生也買一個保障。如果用一年保費五萬計算,損失了100萬,做了一年多的白工,一年七天特休,等於少了50年的特休
總比一年賺80萬,20年後不知道還在不在,需要時後悔來的好吧。可以用這100萬來貼補健保沒給付的部分
當然如果這100萬足不足以支付健保沒給付的部分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沒人會知道,就像沒人會知道理賠金夠不夠付醫藥費,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你買的保險跟你出險的條件是否符合一樣
其實我只是個人不買保險,但是我不會去建議現實中的朋友要不要買保險
只是最近又有朋友想叫我跟他買保險,覺得有點煩,我很早就跟朋友擺明立場我是不會買保險的人,請不要跟我推銷
但無奈從事保險業的朋友有點多,一直收到同樣的訊息真的有點困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