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不買保險需準備多少錢承擔風險

您好
醫療有社會保險就是健保
社會福利有重大傷病符合者可申請

保險買不買免糾結 決定好就好
有人買保險真只是保平安 長輩一世沒出過險
有人沒買也沒事 現在也60幾歲了
有人買保險有用到就會分享對家庭的幫助

買保險就是做槓桿 但槓桿不是越高越好會出險才用上
資產配置上保險占年收一定比例就好
如果買的金額理賠不多或影響生活 就生活優先不買
也要考慮收入穩定性.持續性
就算買了也可停掉或按年齡調整內容
想法上有彈性避免自我矛盾就好
參考看看
hybridbio wrote:
您好醫療有社會保險就...(恕刪)


一堆人只想靠健保
以目前少子化的趨勢
年金都保不住要破產了
健保就撑的住嗎?
保險的本質是分散風險
今天你出意外需要花200萬
把200萬分20年你每個月繳不到1萬
保險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xallen wrote:
與其存這些醫療基金,...(恕刪)

保險公司最愛這種喜歡還本的客戶了…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一堆人只想靠健保以...(恕刪)


您好,上篇舉例外,還一種…
沒買好買滿也可說壓錯寶(險種)或
聽建議買不完整規劃但符合預算,
結果遇到疾病、身故不能賠的故事。

一般人沒能力分析內容優劣只知道我買保險
以後不用顧忌的衝衝衝努力工作,
很久以前,兩個人 兩個故事結局…
一個長輩癌症幾年最終不敵病逝保險沒理賠,
一個同輩生病沒賠,健保、社福支付期間大部分費用,
病情穩定後也不續保個人保單。

心定了不需人云亦云,
沒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沒必要擔心保不保讓恐慌佔據而做決定。

槓桿是醫療和一條命「對價」,
保險買或不買到達個人財力和醫療所及
該放手還是得放 讓他安心上路才是做對的事,
沒有一人的死一定就是某人所害(責任),
自己心安了、死者安了,
只是他先去永恆國度等大家。

參考看看。

另 政府做莊的健保包山包海 (也算是擋人財路吧?),
政府健全健保、民眾誠實納保就可幫助很多人了。

健保支架不滿意要用更好材質 動用個人保險Ok,
實際上遇上重症用啥都沒救很多屬無效醫療行為,
錢和當前醫療也是有做不到的事。
hybridbio wrote:
您好,上篇舉例外,還...(恕刪)

1.保險是為了避免家人陷入經濟困境買的…雖然現在有許多昂貴的治療,但也不一定有效

2.保險不用規劃賠小錢的沒關係,真正要花大錢的(承擔不起的)才是最該需要被保險

3.風險轉嫁就是要高槓桿,所謂高槓桿是要保費低且理賠多,不是保費高保障才會高的~
許多商品槓桿不夠大,轉嫁風險的效益差,這種不買也沒差(什麼都能賠是錯誤觀念)

有心瞭解並不難,選擇問題

4.舉的兩個不賠案例,沒有明確資訊,這種舉例一點意義都沒有@@
Elvis Chao wrote:
1.保險是為了避免...(恕刪)


您好,不理賠例子很多,除了上述幾種還有高槓桿詐保、涉及重大社會事件等,若您是從業人員相信也涉略不少可以給大家舉幾個不理賠例子。謝謝。

PS. 前陣子看南山上新聞,知情人士知道尹蕫下的公司們最近財務如何呢? 記得南山在之前保險公司年度體檢也是前幾名。
商業健康保險最大的問題是:賠付率只有30%。也就是說大家的總繳保費中,只有30%是用在理賠上,其餘是業務員的獎金、保險公司的費用、利潤等。

因此,只有自己難以承受的風險,且保險可以合理分擔的部份,才需考慮到保險。

一般人買的保單,以保費金額的比率來說,真正是保難以承受風險的部份,恐怕還不到10%!

醫療險、實支實付等幾乎都是可承受的風險。癌症險、殘扶險、長照險等,只有部份比率是難以承受的風險(理賠超過一定金額的部份,例如:100萬或50萬)。

hybridbio wrote:
您好,不理賠例子很多...(恕刪)

不理賠案例很多,要個案探討,無法舉例…有興趣自己找判決書,金融評議中心也有很多例子

沒有買到賠不出來的更多!保險不是單一商品,自己不瞭解等出險賠不到就不要怪別人,當然業務員素質低落跟保戶觀念偏差是最大問題…

保險公司要營利,但也天天在理賠的

X山新聞是未實現損益, 而且那個金額比起他們的資產根本不成問題,就不用想太多了
Elvis Chao wrote:
不理賠案例很多,要...自己不瞭解等出險賠不到就不要怪別人,當然業務員素質低落跟保戶觀念偏差是最大問題…(刪)


宗師對決前聲望很高,比完黔驢技窮,
各派紛紛切割說他不是正宗不能代表這門武術,
實際就沒那麼包山包海不用否認,
大家都看得出來在護的是什麼,
也覺得合情合理。

覺得有錢人開大醫院、沒錢還有健保、中產階層買一些保險確保個人資產很ok,
敘述故事非要怪誰,保險只是個人生選項,自己評估規劃金流。

再來,「出險」是理賠部門說得算最多送裁決,沒賠不能說出險反而是曝險,因健保揭露非健康體,去討沒賠還可能因此疾病隔年保費提高或被列除外理賠。

選擇動則幾十年商品挑體質好公司很重要,
給大家參考看看。
hybridbio wrote:
宗師對決前聲望很高,...(恕刪)

生活周遭處處是"保險",不是人身保險商品才是保險,有無風險意識而已,它是個選項,單身一個人的隨便,若不是,風險發生苦的是周遭的親人

理賠是看條款,白紙黑字,絕對不是看公司

還有就算理賠過,壽險的醫療也不會因個別體況隔年拒保、加費、除外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