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hohoho1109 wrote:
小弟的老婆有買二份保(恕刪)
大大好
保額低是好事- 大部分錢都拿去投資了, 付壽險成本錢很少
5% 費用 - 只扣一次 , 接下來是一個月 NTD100 行政費用 (USD 778 in the table item D)
被保險公司拿走費用最多為 USD (778+200.32+156)
這張保單虧損主要來自基金本身淨值跌很多(USD 4450.48)....費用是一部分但不算大 (about 7% of USD 15000)
所以你的問題應該是投資標的基金淨值到底有沒有機會反彈?
也就是如果當初真的單買這支基金而非保單(基金+小額保險) 但淨值跌這麼多 , 你會贖回嗎?
如果對這支基金在投資什麼也不熟悉, 那這真的不是保單的錯, 代表也沒對投資標的做功課 ....
在保險版問投資標的可能不會太多回覆...看有沒有基金版可問?? 但錢是自己的...還是建議自己先了解....
WBfan wrote:
大大好保額低是好事-(恕刪)
Sorry, forgot to tell you, 投資型保單的保額有兩種,
A = max of (70W, 保單價值)
B = (70W + 保單價值)
如不想有任何保險, 可選 type A, 可打客服查當初買的是 type A or type B. 然後問客服如想減少保額, 最低可減到多少?決定後自己去保戶中心辦.
都能寫成一篇論文了
投資型淨值會變動會影響獲利
保單就人掛點賠錢。但都要一直扣。
月配息一直還你錢。但淨值也會一直降低。
所以想要靠投資型保單獲利。
一樣要掌握高出低進原則
淨值上去有價差就賣。
這樣賺到價差又領到月配息。
買的時機也很重要。
一定要整個市場都快死掉的時候才買。
但景氣循環股市漲跌這種問題再專業的人也會中槍。
業務員的意見通常都是買買買。放放放。
賠錢你家的事。
小弟我去年年底解掉三商兩張300萬的月配息投資型保單。一樣2019年買的。股市漲了一倍。淨值也沒漲2倍。剛好沒賠錢而已。慘。
等於浪費了兩年。



解的時候櫃檯人員問我說沒用到幹嘛解掉。
放著可以領利息。
現在想想如果連櫃檯人員都不知道要跑
那客戶賠錢也很正常吧。。。。



因為你不懂,也沒打算真的弄懂它,那多半會因為看不懂而提心吊膽
那還是省事一點比較輕鬆。
但是很多問題在於...已經買了該怎麼辦?
沒怎麼辦,投資要自己設停損,也要知道怎麼轉換投資標的。
先從你的問題來說起..
Q1.是問淨值降低了所以錢就沒了?
A1. 對,也不對。對的是沒錯,如果你現在贖回(因為是投資基金,所以是贖回)
那就是照那個價錢換回來,那就是賠錢。就跟你買基金跟股票差不多,你
選在低點賣掉,就會賠錢。
那不對在哪? 因為你說的是有月配息,所以其實本金加上投資損益已經分成每個月
匯給你了,如果要計算損益,還要把這些利息也算進去才準確。
至於要怎麼操作,由你決定。
Q2.費用問題...?
A2.請看你的對帳單。老實說我不知道你買的商品的條款寫些什麼,而且停售商品,官網
也看不到,如果要看還得去金管會查,我有點懶...
Q3.值不值得買?
A3.施主,這要看你啊...
投資型商品為人詬病的地方是...並沒有保證獲利,所以當出現虧損時,爭議就不少。
加上那個設計相當的複雜,就算是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搞不好也不太懂全部。但只要
理解成是用時間來換取獲利,其實也沒那麼難懂。以保障的部分來說,變額壽險跟
原本的壽險差別在於...保額會變動。保額就是...你懂得...最後那筆錢。傳統的壽險,
你買多少保額,最後就是多少。
那麼變額壽險會是怎樣呢? 其實變額也有分很多種類,因為沒看條款,但從代號來
看應該是所謂的甲型,那保額的算法是保單帳戶價值x保險金最低比例,不能低於最
低保額。保險金最低比例是由金管會規定的,用年齡區分。15~40歲大概130%(不低於)
41~70歲大概115%,71歲是105%。換句話說...同樣投入相同的保費,變額壽險的身故金
是有機會長大的..
舉例來說,假如你現在是30歲,放了20年後,很幸運的保單帳戶價值有100萬,那在乘上
115%就是身故金(保額)=115萬。這樣的設計對於一些斤斤計較的人來說相當的方便,在每
個人生時期面臨的風險高低不同,可以自由的調整保額,而不需要重新買新的保單。
但...你也知道的,事事難如意,誰能保證你的帳戶價值會一值漲?那如果你是那種看盤會看
到血壓飆高的人,那最好還是別碰比較好...
另外就是...單純以保費來說,其實變額壽險的保費算是相對便宜的,這個要從費率表去換算
不過,壽險其實有分定期險跟終身險,兩者的保費又不一樣,只是單純從相同的保費能買到
最高的保額來看,投資型保單的保險部分的費用會低一點(相對)。
至於那些各種名目的收費,改天有機會再說。
投資型商品不是都不好,只是別把它當作穩賺不賠的投資,它的本質還是保險。
而投資有賺有賠,就算是買股票或基金也一樣,差別只在於它還有提供一部份的保障
而在持有的期間,除非你購入的是較新式的有專人代操的類型,要不然定期的轉換標
的是很重要的,千萬別買了就從一而終,要知道基金原本就有賺有賠,而且有些標的
的起伏相當的大,會讓人很抓狂的那種。
再說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覺得投資型保單好像永遠都繳不完?這方面的問題大多是在
另一個類型,也就是所謂的變額萬能壽險,它萬能在哪呢?在於不用一直繳保費,只要
帳戶價值還夠扣危險保費跟其他的費用,保單就會一直有效。但缺點就是保費會隨年紀
增加而提高,不過這跟買定期壽險一樣,都是幾年會調一次。但相比之下也是一樣,保
額會有點不同。整體來說,保險公司都會把保費設計出差異性,投資型的保額相對會高
一點(投入同樣的保費)。如果你很在意要繳多久,繳多少錢的話,那選終身險會比較好。
保險也好,基金或是其他的投資也罷,金融商品都只是工具,工具不是買了就好,你還
要學怎麼使用跟分配,如果真的沒那個心力去操盤,那還是別碰比較好。但如果你對這
方面很懂,那麼保險其實也沒那麼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