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專業保險達人,可否幫忙檢視保單是否值得需再續繳?

孩子別傻了 wrote:
如題小弟理解如下:
1.DDLA:主約繳費期限20年,滿期不用繳費終身保障,身故50萬理賠金。
2.CN/NCR:附約繳費期限同DDLA,罹癌理賠見保單內容。
3.AI:附約有繳有保障,停繳失效。
4.HS:附約醫療保障繳費至保險年齡75歲後,契約終止。
5.SIR:附約醫療保障繳費至保險年齡70歲後,契約終止。
6.MN:附約有繳有保障,停繳失效。
7.PAR:同MN。
以上理賠內容,詳見保單
(恕刪)


謝謝回覆,請問若AI保險費1788元轉來加強HS實支實付是否會較實用嗎?
nickchein wrote:
感謝你的回覆,若您保(恕刪)

有跟台壽買加強實支實付的部分,不過實際內容是內人幫我處理的
nickchein wrote:
請教一下,當初20年...(恕刪)
前面有幾個版友都有回覆,我簡單幫你整理一下並作補充
一、體況
確認目前是否有體況? 有的話在新契約成立前不要隨意調整
因為保險不理賠已在疾病。
所以個人收到保戶詢問時,我第一件事就是先確認目前是否有體況。
倘若保戶當下已罹患糖尿病,而跑去終止原先的醫療險那不就害死人?

二、保單內容是否要替換
由於只剩下一年期保險,隨時申辦終止都沒影響。
通常會用較好的保單做替換,再簡單的說評估標準為
風險大小>理賠範圍>=理賠門檻>保費
而這也對應了個人規劃保險的順序
例如壽險、重大傷病險,風險最大需要優先規劃
而理賠範圍是實支實付險最為廣泛
倘若都是傷害險且保障內容皆相同,那就比較兩者保費

三、產險公司、壽險公司哪個好
產險公司的商品皆為不保證續保
(但優點是保費略為便宜)
這是主管機關規定的,請參照財產保險業經營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業務管理辦法

所以個人通常只規劃產險公司的傷害險。
再簡單的說,產險公司想拒絕續保、想停售,也是合法的。
例如健康險,當被保險人年紀大且有體況時被拒絕續保或產險公司將該商品停售,屆時想投保都無法投保。


介紹實用的保險給您參考。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失能/失扶險】做好失能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此篇:
失能險/失扶險理賠內容
失能險、長照險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煩請參閱此篇:
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此篇: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上)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私訊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nickchein
nickchein 樓主

謝謝你給那麼多完整資訊,可讓我慢慢參考,若有需保險方案我再向您請教與私訊,感謝。

2022-03-18 21:35
nickchein wrote:
感謝tt0523999 大的說明及建議,另外請教一下:
1) 你提到" 手術條款限制初步看他的條款,是沒有限227 " 。<-------這227所指為何? 謝謝~
你可以google一下"保險手術227",就會跳出一堆文章了
簡單來說,有限制227的就是僅限健保所列227中的手術才算理賠範圍
沒有限制的當然是比較好,有手術就算理賠
實支實付要特別注意這點


2) 我你給的DM,如下圖,請教若我補強買到計劃數=20,那是否就有10萬的實支實付? 向南山人壽直接買,保費為6172元? 或是找別家買實支實付會較便宜? (應該不會,對吧?)
HS的DM https://www.nanshanlife.com.tw/eservice/file/PPD/TSIR_DM.pdf

想要再加強實支實付,我會建議買別家
因為目前的雜費基本都是10萬起跳,在原來的南山增加3千元只換得5萬的保障
還不如買第二家,但要注意是正本理賠或副本理賠,雙實支實付至少要一個是副本理賠


3)請教,您提到 "AI跟PAR是屬於意外的部分,加起來1年2388元,只有AI有一點點意外醫療(住院),PAR有一點點意外失能每月扶助金,而兩個卻沒有意外實支" 。
請問若用產險來Cover此部份,那是否值得再繳此部份2388元(AI跟PAR) ? 用產險花約2388元買的到比現在的好嗎?

我的建議是不用再買,產險最怕不續保,但意外本身機率就是相對低的風險
正常來說你不會一直"意外"住院到被產險拒保
產險花2388是可以買到比現在更好的


4) 請教,您提到"AI跟PAR "兩個卻沒有意外實支,我建議可以改用產險來做意外身故/失能/殘廢這一塊,壽險的補買意外實支?
請問您個人是否有建議如:那家保險產險方案或較高CP值? (純參考用)

這部分我只有稍作功課,但不夠清楚,建議可詢問你的保險業務

5) 請教,您提到 "SIR是手術費用,最高4萬,我個人覺得是可有可無 "
請問考量的原因或理由為何?? 謝謝

這裡我更正一下,因為通常實支實付裡會有手術費用,剛看了一下HS,這張是沒有的0.0
所以如果你沒有要再另外買一家的實支實付,這個是可以保留
但如果你要去買另一家,現在的實支實付大部分都有手術費用,這項可以考慮刪除


6) 請教,你提到"好像沒有看到癌症跟重大傷病,這兩塊在未來的風險也是必須考慮的?? "
如下2圖這不是癌症和重大傷病嗎? 還是你指的是其它部份?治療?或啥?
是這個沒錯,我之前沒看到
不過額度可以再加強,一般建議癌症以100萬、重大傷病50萬來規劃
實際可以看你的預算再決定


cdfkt

沒冒犯的意思,純粹補充,HS有手術費(合併計算)。

2022-03-18 14:27
nickchein
nickchein 樓主

感謝2位的說明及補充,給我有很大幫忙有參考性。謝謝~

2022-03-18 21:37
cdfkt wrote:
前面有幾個版友都有回(恕刪)


感謝cdfkt大的建議及很多資料文章的觀念,整個很完整考量面,再次感謝。
tt0523999 wrote:
(恕刪)


感謝tt0523999 大大您的完整回覆,讓我更有概念了,後續再來看要怎補充不足的部份。

在此也謝謝本篇其它所有熱心幫忙回覆的專業網友,Thank you 。
建議你繼續繳下去
因為你現在的體況絕對跟20年前不一樣
不要隨便去動以前的保單
現在的保險費用都很貴
我第一份保單也是保南山
我也是繳了20幾年了
目前還是有在繳一些附約的保險
樓主買壽險A型
我是買到B型(有含重大疾病)
小貝8245 wrote:
建議你繼續繳下去因為...(恕刪)


謝謝你的回覆,因又快要保險了,
所以想請問一下,我這樣附約還值得一直繳下去嗎 ? (因壽險到期不用再繳了)
一年附約好像剩不到7千元,但不知值不值得繳,去年是先繳完再上來請教網友。

你的主約有含重大疾病,到期還要再繳嗎 ?
因當初是朋友關系才買,也不懂 ,不然應像你主約要加重大疾病才好。謝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