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臉書的 靠北邊走保險業 發現一個把客戶當..... 的保單

鍾歐郎 wrote:
以前7% 8%大家都不願意買


以前銀行利息很高。放銀行就好了。

mm3 wrote:
所以20年IRR才1.94%很不錯,躉繳3年後IRR就3%、10年後就4%.........,在相同風險下,取得較低的報酬率很不錯?
功德無量.........



其實重點在後面那句:
"如果是當成強迫儲蓄的話,算是不錯的商品了。"
如果你本來就有一整筆的預算作躉繳,當然是選躉繳,
如果是想靠慢慢存錢累積上來,當然就是選分期繳。
看你的需求在哪吧。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作躉繳。
而且也還有一些特殊原因也會適合作分期繳的。
比如贈與規劃等。
vivian93 wrote:




其實重點在後...(恕刪)


其實最有問題的就是“強迫儲蓄”,這是把20年的時間風險美化的說法,一但需要錢,可以辦保單貸款,更是很瞎的做法,用自己的錢還要付利息給別人,這得多傻才做的出來,提前解約本金還被打九折,送10%給保險公司。

為何不買躉繳的儲蓄險呢?一年錢不夠我可以兩年或三年買一張,躉繳3年回本IRR3年2%多,10年3.8%,超過3年隨時可以解約。

mm3 wrote:
一但需要錢,可以辦保單貸款,更是很瞎的做法,用自己的錢還要付利息給別人


保單貸款其實就跟房貸的概念類似,
你是把保單當成抵押品,跟保險公司貸款,所以當然要付利息呀。
就跟你拿房子當抵押品去跟銀行貸款要付利息是一樣的道理。
貸款期間你的保單一樣是有效的,保價金一樣在增值,保障一樣存在,只不過貸款利息也同時在累積而已。
所以並不是"拿自己的錢出來還要付利息給別人"。
因為你拿的錢並不是這張保單裡的錢,所以嚴格來說並不是你的錢,
而是你把這張保單當成抵押品跟保險公司借的錢。
就跟你辦房貸,不會覺得你把房子裡的錢拿出來卻要付銀行利息一樣。



mm3 wrote:
為何不買躉繳的儲蓄險呢?一年錢不夠我可以兩年或三年買一張,躉繳3年回本IRR3年2%多,10年3.8%,超過3年隨時可以解約。


這些都是在宣告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才成立喔。
前面已經有提過,
躉繳的宣告利率雖然高,
但是預定利率卻比分期繳低很多,
宣告利率是會變動的,而變動的下限就是預定利率。
所以如果時間拉長,躉繳未必會比分期繳占優。
尤其是未來如果利率往下走的情況。

另外一點就是,今年你能買到自己滿意的躉繳商品,
不代表兩年後、三年後還能買到同樣等級的商品喔。
如果依照過去的經驗,保險商品的利率隨著每一年是越來越低的,
所以分期繳還是有些部分是躉繳無法取代的。
vivian93 wrote:



保單貸款其實就...(恕刪)


1.其實儲蓄保險如果不看風險就是一道數學題,分期繳的IRR遠低於躉繳,這是肯定的。

2.至於利率的變動,那反而是對躉繳有利,為什麼利率會低到使用預定利率?在什麼情況會發生?
經濟不景氣,金融災難,那還不趕快將保險解約,買房子買股票,分期只會錯過財富重新分配的時間。

3.躉繳解約不用付利息,分期要給人利息,問題不用看的太複雜,只會被繞暈,看這點就好。

mm3 wrote:
1.其實儲蓄保險如果不看風險就是一道數學題,分期繳的IRR遠低於躉繳,這是肯定的。


如果以單一筆資金來看,也許是如此,
但是前面提過,如果你的資金並非一筆到位而是每年會有的,
那就不一定了。
你這樣的說法其實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未來每一年都能買到跟今年類似的躉繳商品。
但是事實已經告訴你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10年前的躉繳商品跟今天的躉繳商品一定不一樣,
今天美元躉繳的宣告利率可能3.7%,
但是10年前美元連分期繳的預定利率都還有4%。
你覺得宣告利率3.7%的商品有可能IRR高於預定利率4%的商品嗎?
更何況是把時間再拉長來看。



mm3 wrote:
2.至於利率的變動,那反而是對躉繳有利,為什麼利率會低到使用預定利率?在什麼情況會發生?
經濟不景氣,金融災難,那還不趕快將保險解約,買房子買股票,分期只會錯過財富重新分配的時間。


在金融風暴的時候投入市場並不見得是好事,
因為你不知道這一次金融風暴的影響會有多大,會有多久,
甚麼時候才是底部?未來真的能漲回去嗎?
搞不好這次下來要花20年才能回去,搞不好就永遠不回去了。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未來的保險一定比以前的條件差,
如果你的理財計畫是長期性的,
那在金融風暴時把保單解約投入投資市場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為你等於是把一個高利率的商品解掉,
也許你真的能賺到這一波的重新分配,
但是能賺多少?能把你原本預計20年或30年能在原本的保險商品中得到的都賺到嗎?
這是未必的。



mm3 wrote:
3.躉繳解約不用付利息,分期要給人利息,問題不用看的太複雜,只會被繞暈,看這點就好。


你應該是指解約費用,但是現在商品的解約費不管是躉繳還是分期繳,都是一樣收前六年的,
並沒有躉繳不用解約費用而分期繳要解約費用的問題。
所以這點可能是你誤會了。


最後說明一下,
躉繳跟分期繳以目前的宣告利率不變之下在未來的某一個年度解約的IRR不一樣,
並不是因為解約費用的關係,而是躉繳跟分期繳本身的性質不同的關係。
你把一筆資金一次投入(躉繳),跟分成6年慢慢投入(分期繳),效果本來就不會一樣。
你以這點去做比較其實並不全面,
分期繳本來就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去選擇的商品。
我前面說了,不同的需求會有不同的適合商品,
如果是一筆到位的資金(比如機率中獎)想要存下來,那當然躉繳會比較適合。
但是如果是有其他的需求或考量,躉繳可能就未必是最適合的。
因為台灣礙於主管機關的規定,躉繳商品的設計有一定的限制,
最起碼,不能有生存保險金的設計。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想要規劃類似退休之類未來每隔固定時間要有一筆錢拿出來花用的,
那就沒辦法做躉繳的了。
或是我前面說的,要做分年贈與規劃之類的。
需求種類太多了,不可能只用單一種商品就滿足所有的需求。
雖然都是儲蓄,但是目的不同,過程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適用工具。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