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保險員幫我看一下

昨天問國泰襄理 ,他說保單沒問題叫我繼續保
保單沒問題,而是內容符不符合妳的需求,給付額度足不足夠!?

提供下列連結供您參考:
2019成人罐頭保單

應該都不是終身保險保費隨年齡提高,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保險只是轉嫁風險的其中一種工具,並非萬能。
75歲前可透過定期型醫療險拉高保障,同時累積自身資產,75歲後風險自留或依靠之前累積的財富自行承擔。

年輕時候發生機會低 但是資產不足以轉嫁風險。
所以需要做高保障保護自身的資產,理想狀況 會隨著年紀提高收入也提高 那資產累積也增加
有些風險就可以自留,畢竟老化退休才是我們絕對閃不掉的風險,退休的時候我想資產多少才是重點。

回到第一段話他說保單沒問題叫我繼續保
再思考評估一下此份國泰保單能為我們
轉嫁甚麼風險?
能否完全轉嫁風險?
理賠額度是否足夠?

以上回覆.....
nan181 wrote:
昨天問國泰襄理 ...(恕刪)
nan181 wrote:
昨天問國泰襄理
...(恕刪)


1.樓主大大,定期保險雖然在50歲會變的昂貴,60歲會變的非常昂貴,但保險的意義在於轉移風險,30歲時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未成人的子女要照顧,因此保額要保高,而終生型的保險較為昂貴,一般受薪階層很難有足夠的保額,60歲時對上責任較輕,子女也長大了,保額可以降到很低 ,因此保費也不會太貴。
如附圖一,保額有點高,圖只是方便說明概念,並不是推薦,一但有意外狀況,可以有大量金錢解決長輩、自己、晚輩的經濟問題。

2.保額應該視貸款狀況、家族病史、需要照顧的人數、年齡做設定,扣除勞保、團保(公司的便宜團保有沒有自費保高一點)、勞退金、以及視自己的經濟狀況來設定。

3.其實我對你的保單抱持相當大的疑慮,發生小病,台灣有全世界最便宜優質的醫療,好像沒必要,發生大病保額只有一點點,加起來又很貴。

4.定期保險(年紀越大保額越低)、理財IRR4%(當然越多越好,但風險要控制)、努力賺錢,如附圖二,附圖二並不是說要保儲蓄險,而是各種理財方式均可,年紀大根本不需要太多保險。

5.終生型保險的致命缺點,當終生型保下去後,可能是30年或40年後才用的到,以通膨3%來算(一般情形每年平均通膨約為1%多到2%多,但總是會遇到戰爭什麼危機大通膨的,所以用3%來算),如附圖三,根本不夠用。
附圖一


附圖二


附圖三

Alxe L wrote:
專業給推一下...(恕刪)


謝謝您的認同

nan181 wrote:
昨天問國泰襄理 ...(恕刪)


這位襄理實在很沒專業
乾脆把頭銜拆下來
保單沒問題?
如果是單就保單的給付內容當然沒問題呀廢話(因為保單就是這樣設計的呀)
可是若是就樓主一位35歲女性的保障內容來看
這份內容根本非常不及格
光終身醫療 終身手術 終身壽險 小額終老壽險就占去多少預算了
且最重要的實支實付還額度僅1000
一位襄理規劃出這種內容 真的太差了
何況這份內容還月繳

35歲的女生

單身應該將保障內容著重在 失能險+住院醫療實支實付+意外險+重大傷病險配定期癌症險上才對 若有考慮到壽險
則應該要用定期壽險拉高保額才對 ,怎麼搭配都不會想到用小額終身壽險

倘若結婚有小孩了 那保障則該把壽險跟失能險和豁免保費列為主軸
(避免因病或意外過世後造成家中經濟崩盤 小孩保險沒法繳的窘境,以及造成長期失能的狀況)

認真勸樓主 您這份內容才剛買1年而已
趕緊趁第二年扣款前 趕緊大幅調整
這份國泰的內容真的一旦風險降臨在您身上時 真的幾乎幫不上您太多的忙> <


eso4159 wrote:
昨天問國泰襄理 ,他...(恕刪)


謝謝您

nan181 wrote:
謝謝您

不客氣
如身體狀況都良好 全都砍掉重買

去找有十足經驗的保險經紀公司購買(例:劉鳳和 吳民鈞)

未來如遇不理賠 打官司的訴訟所有費用 均由保經公司全權負責

建議投保內容:

20年定期壽險:200~500萬

醫療或意外實支實付:日額3000 如財務允許 保雙實支實付

小孩掛你主約保單之下 會便宜很多(一般業務不介紹 因沒啥利潤)


買2~3家產險公司組合保單 (因保險內容不衝突)

意外險:500~800萬

跟一般產險公司買意外險比較便宜

前提 簽名會簽到手抽筋 將來如遇理賠 會簽到很開心

其餘:失能險 重大疾病險...(以你財務繳得起為準 要買哪險種)

自己多做點功課吧 網路資訊很發達的

畢竟是辛苦錢 先求有 再求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