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保險打算認賠解約(圖片重用不知道有沒有好一點)


Jucy Brother wrote:
你好以第一張圖來說...(恕刪)


你好

以第一張圖來說
用你總繳的保費去扣掉保單帳戶價值
大概是差24萬多
我找了一間保證續保的定期壽險以當初投保年齡去算這11年做定期壽險的保費要25萬多
以壽險規劃的角度來看
其實還比定期壽險划算
還是要回歸到你有沒有這樣的壽險需求再決定怎麼調整

壽險需不需要不確定,11繳費年是父親保單,但就目前以我的看法是每月保費5000,配上負投資報酬率=1000是直接丟拉雞桶? 看起來就是個無底洞...




投資型保單已經繳那麼久了
前面的150%費用都扣完了
解約真的有點可惜

也知道解約可惜,但真的不知道這種保單能不能乾脆轉成純粹壽險? 完全不想要白癡投資標的阿..
先不要解約吧!研究清楚,考慮清楚再決定
既然費用都扣完,解約好像沒意義了,它還是有壽險功能的,了解清楚比較重要
aertyuloq8 wrote:
最近因為住院開刀獲得...(恕刪)
在此之前不知道是投資型保單,當然是為了保障,不是為了投資

保險基本概念 是移轉 無法承擔之風險 規劃順序大風險>小風險
概念很簡單"小錢交換特定條件下大權益" 理賠金能完全解決財務風險為前提(風險完全移轉)
以二個方向來做
一、以無法承擔的風險做規劃
二、以風險分散原則做規劃


投資標的完全不了解,不想碰觸這方面,
只希望有保障 已經有打算認賠解約,重新規劃。


已有明確的規劃方向及想法,"只希望有保障"
建議先把保障【殘廢/失能、癌症(一次給付型)、醫療(實支實付)、身故(壽險)】做足。
主約部分研究、考慮清楚後再調整都還行。

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可以來信一起討論!
以專業中立的角度提供完整規劃。



aertyuloq8 wrote:
謝謝,也是這2天慢...(恕刪)
您好
  
若確認沒有基金投資的需求
建議參考下列步驟做「初步」的保單調整。


一、確認是否有家庭責任(有無壽險需求)
所謂的投資型保單是一種一年定期壽險 + 基金投資的複合式保單,
想當然爾同時包含了「壽險保障」以及「基金投資」
其費用結構為:「前置費用」、「保單管理費」、「危險保費」後,
餘額才會進入基金帳戶做投資。

而其中的危險保費等同一年定期壽險,會隨年齡慢慢提升。
但會比一年定期壽險保費略低一點。
既然最令人詬病的前置費用已繳清,
那不妨將投資型保單看做略便宜的一年期壽險。
(前提是報酬率不能為負數)

畢竟壽險是必須依家庭責任而存在的保險,
倘若有家庭責任,將投資型保單做剩餘的利用亦不是壞事。
煩請參閱此篇:壽險該怎麼買?
再白話一點的說,不妨將錯就錯,將剩餘價值發揮到最大。


二、有體況時,切勿貿然調整保單
若確認無壽險、投資需求,那自然投資型保單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
那解約(贖回)順序如下:
第一張跟第四張可先解約,第二、三張切勿隨意調整。
而第二、三張保單,勢必要解約的;
但絕對不會是現在。

因為投資型保單既然視為一年期壽險,
想當然爾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保費增加。
待老年後主約保費恐怕並非一般人得以承受,
偏偏老年後或多或少都有體況出現,因而容易被拒保。
換言之,主約保費高到讓人喘不過氣,
但是解約後附約連帶失效,進而造成沒有任何保障。
這種情況無疑是兩難的局面。

再者,我看內文你提到近期住院開刀」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住院開刀呢?
因為會住院開刀,代表有著體況的問題產生。
而第二、三張保單底下有附約,暫時保留對你有利而無害。

因為保險公司對於有體況的保戶,通常有下列三點處理方式:
(一)加費
(二)除外
(三)拒保
相信上述三點都不是你所樂見的,那不如先釐清體況問題再做調整。
否則貿然解約下去,不論是我或眾位版友都沒辦法幫你。


三、保險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移轉無法承擔的風險
不論何種保險,一般會投保不外乎兩大主因:
(一)移轉無法承擔的風險
(二)移轉不想承擔的風險
我個人建議優先考慮第一種,倘若有餘力再考慮第二種不遲。
甚至第二種其實可有可無,一般而言我不會主動建議投保。

而既然是無法承擔的風險,那想當然爾其金額必定過於龐大。
換言之,保險的理賠金也要相對的高才能發揮保險的效益。
像是您附約的防癌險、住院險,其理賠金額幫助實在甚微。
煩請參閱此篇: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特別是主要理賠項目都限定「住院」才能理賠。
若依照癌症而言,現在治療方式幾乎都是長期性回診診療、拿藥居多。
那要如何才能理賠的到? 
這種條件無疑限縮了保障範圍

建議優先考慮重大傷病險或一次給付的防癌險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煩請參閱此篇: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該兩張險種理賠條件不會特別限制有手術、住院、化療等方式...
只要確診罹癌或領有重大傷病卡即可申請理賠,這個才是我最為推薦的保單。
(但重大傷病險要注意有8項除外)
否則生病就是就是要看醫生,但其醫療方式並不代表一定會住院、手術等...
要記住,限制越多的保單對保戶越不利。
再白話一點的說,理賠項目只是看的到吃不到,真的有幫助嗎?


最後,體況問題建議我們先討論一下,再行調整不遲。 
若體況問題嚴重或時間點過近的話,坦白說被拒保機率不低。
貿然解約下去出了一口氣,卻犧牲掉你原有的保障,實在令人不值。
退一步而言之,不妨確認體況問題無礙於投保再行調整。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私訊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cdfkt wrote:
您好若確認沒有基金...(恕刪)





一、確認是否有家庭責任(有無壽險需求)
第一張(被保人現年54),子成年,無房貸車貸(任何貸款)
第二張(被保人現年53),家庭主婦無太大家庭責任
第三、四張(同被保人,現年26),無任何貸款


而其中的危險保費等同一年定期壽險,會隨年齡慢慢提升。
但會比一年定期壽險保費略低一點。
既然最令人詬病的前置費用已繳清,
那不妨將投資型保單看做略便宜的一年期壽險。
(前提是報酬率不能為負數)

你好,你也說了(前提是報酬率不能為負數),那還有存在的必要?



那解約(贖回)順序如下:
第一張跟第四張可先解約,第二、三張切勿隨意調整。
而第二、三張保單,勢必要解約的;
但絕對不會是現在。

第二張被保人現年53(保費一年將近4w2),第三章被保人現年26(保費一年將近3w5),這2天一直在看保險相關的文章,以我的了解目前付出的保費好像還不如網路上他人2w-3w預算的保障



再者,我看內文你提到「近期住院開刀」。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住院開刀呢?
急性闌尾炎開刀

而第二、三張保單底下有附約,暫時保留對你有利而無害。

二、三張被保人是不同人,以年齡來看我不確定是否還有利


三、保險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移轉無法承擔的風險

當然我也很認同這句話,所以我才覺得當初長輩買了沒必要的投資型保單
其實找認識的業務員出來談最省事。

如果怕一個不夠專業,找2-3個出來看看他們的想法,比自己在網路上找文章還省事!



通常會在網路上發表見解的人通常都不受保險公司約束,

一般保險公司會要求該公司業務員按照金管會的條例不得在網路上散佈保險商品與訊息,被發現就會處罰!

但是網路上的見解與想法不見得是您自己的想法,所以網路上查找到的資訊不見得是最新或是最正確的!



例如上個月才在熱議實支實付是否要改成無法副本,金管會只是研擬而已,四處就一片聲浪,

我們倒是都老神在在(我自己是南山人壽業務員),因為公文未發布的事情拿出來談沒有依據,

況且公布之後依定會有一段緩衝期,不大可能一公布隔天就實施。


所以建議您:

1.找到您信任的人(聊過看談吐就知道是否信任)
2.與他溝通您的想法
3.瞭解自己規劃的內容是甚麼

才對您最節省時間
保了有錢就繼續保,天下沒有完美的保單~剛好就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