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N-KAI wrote:
做了8年保險業務,...(恕刪)
保險業務員 果然名不虛傳
騙瀏覽也能這樣搞
業績缺很大嗎
LIN,IN-KAI wrote:
主題: 保險業務員可否長進點?
做了8年保險業務,雖然我有主管職稱但我必須坦白說....在客戶面前我永遠是業務,這是我保險師傅給我的觀念,台灣人對於保險業務員工作的印象是偏負面的,10年前從IC設計轉行至保險對於剛退伍的我來說心想自己還有時間可以嘗試看看,一方面對投資理財很有興趣,一方面坦白說就是涉世未深(被騙進來了),我第一個問題是,我不會做業務,我沒有客戶,主管:沒關係啊你就先進來學習,我們可以做陌生拜訪去街上去郵局發名片,我相信了!一開始我也是很相信這行業"人模人樣"的主管們,但是相處一段時間後對於稍微有智商的人來說都會觀察入微,發現主管說的跟做的不同時,甦醒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我入了保險業很認同保險,但很不認同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使得大眾對保險的認知錯誤,很多人都認為保險就是應該要還本才不會浪費阿
所以買保險就只是為了本金?保險公司或許有虧空的可能,放銀行有利息不是保本+利息更好嗎,人生中有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所以才有保險這制度的誕生,基本上脫離不開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但目前台灣人在保障這區塊還是非常薄弱,最大的原因就是保險公司導向問題,因為保險公司傾向收保費收得到就好,保障???等到客戶觀念通了保費都被對手收走了,所以儲蓄險是最佳選項,少少的保額多多的保費>保險公司要的(低風險承受,高現金流量),客戶(高額保費、風險自留),我常跟客戶分享一個觀念,賺100萬跟存100萬哪一個困難?答案一致是存100萬,有一天我問客戶,買100萬跟存100萬哪一個困難? 瞬間客戶無法回答,問道:什麼買100萬?
買未來的100萬,要怎麼買呢?其實我就是在說保險阿,生老病死這個循環中我認同有人不會生病,確實有那樣的機率在,但人終究會離開,當人離開時你希望自己留下什麼?我問過很多答案有房子、錢等等的有形資產。
近期遇到一位客戶問到關於儲蓄險減額繳清,這就是讓我火大的原因了,6年繳的保單與10年繳的保單在同一商品同保費情形下買10年期的會比6年期的領得多?
10年期繳費的保單繳費期間拉長,責任準備金提存也往後延了,不可能出現買10年只繳了6年解約還比6年期領得多,這點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業務員為什麼希望客戶買10年期了,就跟很多業務賣終身醫療的道理一樣。
LIN,IN-KAI wrote:
做了8年保險業務,雖...(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