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保險很重要嗎?還是也是投資?

保險是預付未來的消費,不是投資。如果用投資的眼光來看,健康保險的賠付率只有30%,也就是投資報酬率負70%。

當然是政府的保險不夠,所以保險業者才會不斷推出各式各樣的保險來搶錢。投資型保單、儲蓄險,連這些東西都可以包裝成保險商品來販賣。儲蓄險其實是反保險,因為買了儲蓄險之後,資金被綁住,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這樣就少了生活預備金,承擔未來健康風險的能力會降低。

對業者來說,保險是賣越多,賺越多,怎麼可能買得夠。
n8362995 wrote:
保險是預付未來的消費...(恕刪)

那是對保險公司來說!

有良心的從業人員,能把正確的保險觀念傳遞給保戶,在有限的預算內,把保障極大化,做到風險轉嫁的目的~

無法承擔的風險才是務必轉嫁給保險公司的,而你一直宣傳沒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加上不瞭解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對客戶好的產品,就不要在那刷存在感了…
只有生病了才知道實支實付醫療險多重要
實支實付是目前最夯的保險,卻是沒有必要的保險,例如:實支實付最高賠20萬元,這樣的風險是大部份人承擔得起的,保險是要保難以承擔的風險,何需實支實付呢?

或許有人說:實支實付最高20萬元,也有可能累計賠到100萬元。當然這機率很小,卻是有可能。

但實支實付所繳的保費裡,可能只有5%是預備用來賠付累計超過50萬元的理賠。也就是說,可能只有5%的保費是用在難以承受的風險上,這樣值得嗎?
保險當投資就失去保險意義了

是拿來轉嫁風險用的

例如開車找停車位,可以不花停車費停路邊

被拖掉就會怨恨當初不花停車費
沒被拖掉就會說還好沒花停車費
n8362995 wrote:
實支實付是目前最夯的...(恕刪)

我覺得第一順位是定期殘扶阿…

實支實付能轉嫁的風險有其限制,但有機會能理賠過五十過百萬的,也算一個不錯的工具了,如果有足夠的醫療準備金當然不買沒問題阿

花小錢買實支實付+自己準備的醫療金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沒買的人就多準備一點

但還沒準備好又聽了你的話不買的怎麼辦?20萬對你來說是小錢,但對很多人來說不是
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保險公司推出許多保障未來的商品,然後用恐懼,用貪心來催眠、洗腦營業員,營業員再去催眠、洗腦客戶,於是許多保單大賣,吸走了許多人的錢。有人買了許多保險:醫療險,癌症險,人壽險。多到讓自己繳不起,必須借錢來繳。

纖玉 wrote:
已經有政府的農、勞、...(恕刪)


雖然有健保,但是如果生病、意外,還是有可能在醫療費上產生一筆開銷→譬如自費用藥、自費器材等。如果是小花費,在不影響家庭經濟結構的情況下,就算沒有保險也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但是以現在DRGS同病同酬、自費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保險...尤其是醫療實支實付開始被重視。當然,買保險除了擔心高自費以外,意外導致的殘疾、疾病導致的殘級這種一旦發生可能需要大筆金錢來做後續治療甚至穩固家庭經濟的風險,可能需要透過商業保險做轉嫁

在社會保險的結構下,用商業保險轉嫁/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雖然保險有投機的成分在,但應該不算是投資,因為沒有人會想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做為投資保險的報酬。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Iammarlon wrote:
剛剛報稅, 看到我...(恕刪)


關於 這 3個 保險
實支實付的醫療險 . 意外險 . 和 定期壽險
覺得可考慮參考 長了不少知識 , 感謝 版上各位高人發言
保險保的是未來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未來可能發生的被保險事項,可能只有5分之1,或者10分之1,不會是一半。如果是一半,保險公司必然倒閉,但我們知道,一些有規模的保險公司,將投保的錢去轉投資,都賺了不少錢。

適當的保險,不反對,多到自己都繳不了,還挖東牆補西牆、借錢來繳,會不會離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