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說:實支實付最高20萬元,也有可能累計賠到100萬元。當然這機率很小,卻是有可能。
但實支實付所繳的保費裡,可能只有5%是預備用來賠付累計超過50萬元的理賠。也就是說,可能只有5%的保費是用在難以承受的風險上,這樣值得嗎?
纖玉 wrote:
已經有政府的農、勞、...(恕刪)
雖然有健保,但是如果生病、意外,還是有可能在醫療費上產生一筆開銷→譬如自費用藥、自費器材等。如果是小花費,在不影響家庭經濟結構的情況下,就算沒有保險也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但是以現在DRGS同病同酬、自費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保險...尤其是醫療實支實付開始被重視。當然,買保險除了擔心高自費以外,意外導致的殘疾、疾病導致的殘級這種一旦發生可能需要大筆金錢來做後續治療甚至穩固家庭經濟的風險,可能需要透過商業保險做轉嫁
在社會保險的結構下,用商業保險轉嫁/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雖然保險有投機的成分在,但應該不算是投資,因為沒有人會想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做為投資保險的報酬。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