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大大有多少人會將保險納入理財投資(不是財務規劃)的範圍內


我想不管是怎樣的理財投資方式 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獨到的想法跟觀念

對於理財投資 投資理財這四個字的定義也不一樣

我的話 投資是理財的項下

理財是 錢的運用.分配.規劃(指把錢拿去花. 拿去投資 .拿去定存 拿去買保險 拿去...等

投資 是指有虧有賺的 如股票.基金.房產之類的

--------------------------------------

保險到底可不可以納入投資 我想真得是因人而異

而其是現在 金融商品很多 是保險是投資?????

只能說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 對該產品的定義不同

有的人認為他是投資 那就是了
有的人認為他不是那就不是了

我也是保險歸保險 投資規投資


換個標的物來說 妳覺得 定存 是投資嗎?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 說 他 定存 報酬率 贏過一堆玩股票玩基金的人(金融風暴時)

然後有錢人也跳出來說 他也是 光定存 就吃不完了 定存就是我的投資

呵呵 雖然有點離題了 XD

只是要說 不用跟別人吵理財投資的方式 自己認為 OK 那樣就夠了

多聽多看別人的想法 吸收知識 增強自己的荷包

別人的荷包 讓他自己去想辦法就好瞜~~



這類型的保單我也買了不少,一方面可以放短期3年就大於定存,一方面也可以考慮年金化,若利率高可以考慮領年金(若不選擇年金化也可以一次領回)這類的保單保險員根本不推,也不愛賣,因為對業務來說沒有什麼肉可以啃,所以好東西得自己發現,但是3年大於定存保單昨天是最後一天,現在要買不僅閉鎖期延長(可能6年以上),IRR也變低許多
即期年金 保險業者不會說的祕密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 2012年01月01日 09:00

退休是人生必走之路,但很多人對退休保險金計劃卻遲遲不能決,主要原因是退休計畫啟動前,常面臨太多未知的變數,因此有些人偏好購買即期年金(Immediate Annuity),在可預期未來有筆固定的收入。

根據美國情況,多數購買即期年金的民眾等同與保險公司簽約,先付給保險公司一大筆錢,例如10萬元,之後保險公司再每月付給你生活津貼。據網站 ImmeditateAnnuities.com的資料,65歲的男性若存入10萬元,終其一生,平均每月可領取598元的給付金額(Payout)。

通常財務規劃師建議,如果期望在有生之年,你的儲蓄足夠使用,每年只能由儲蓄中提領4%,按照這樣的比率,你每月只能由10萬元的帳戶中提領333元,與如此保守的提領策略相比,即期年金可給予你較大的金額。

但購買即期年金險,你必須活的比保險公司預期的久。以最陽春的即期年金險為例,如果你簽約之後不幸馬上往生,你的繼承人將一無所獲,已繳金額也全歸保險公司所有。

這些未付出的金額,正是保險公司的即期年金險所提供的給付能高於儲蓄金額4%的主因,你的保險公司在與你簽約時並不知你何時會過世,但在10萬個購買年金險的民眾之中,保險公司知道有一半的人將在預期的壽命中間值之前過世,另一半人將在預期的壽命中間值之後過世,在預期壽命的中間值之前過世的人,其所繳之保險金將用來支付給在預期壽命的中間值之後過世的人。

保險公司提供各種不同的保險金給付選項,但那些選項大多拉低你的給付。例如,一對同為65歲的夫妻,他們希望年金的給付一直到他們兩人之中有一人過世為止,每月年金的給付將縮至501元,比平均給付金額少近100元,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女人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

假使他們希望年金的給付將一直到他們兩人皆過世為止,就算其中一人過世,在世的另一人還能領取剩下的年金,每月年金的給付將縮減至484 元。

接著還必需考慮通貨膨脹的問題,通膨會侵蝕固定年金的價值,如果每月可領取500元的年金,一年的通貨膨脹率為3%,這500元在30年後購買力將下降至207元。

但購買隨著通膨率調整的年金險也不見得划算,以先鋒公司(Vanguard )所推跟隨通膨率調整年金險為例,65歲的男性投保人,無受益人,若存入10萬元,每月的給付金額為433元。

同樣條件,存入10萬元購買一般的年金險,每月的給付金額卻為598 元,假定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3%,隨著通膨率調整的年金險在12年之後,給付金額才會達到這樣水準。

為何現在不是購買即期年金險的好時機?因為年金給付是依據利率變動,但目前的利率水準是空前新低,如果你能多等幾年,等十年期國庫券收益率回復到正常水準約5%,到時你便能獲得較高的年金給付。

當然如果即期年金險僅做為你投資組合的一部份,至少是你可以依賴的定期收入,這樣的投資對你仍有幫助。

vu84vu wrote:
即期年金 保險業者不...(恕刪)


我講的不是即期年金險

RonaldHS wrote:
請問類似AMD大大文...(恕刪)



昨天以前這類保單都是很好找的
現在要自己做功課了

wishwind999 wrote:
http://tw....(恕刪)

其實很多家都在賣 , 只是市面上幾乎找不到而已
只要靠自己主動投保


前後兩句話矛盾
昨天以前
應該很好找吧
是沒業務員會推銷而已

THS99 wrote:
我想不管是怎樣的理財...(恕刪)



儲蓄險也有外幣的
要分這麼仔細的話
也有投資類的

THS99 wrote:
我想不管是怎樣的理財...(恕刪)


雖然我已經不投資主動型基金,
也沒有推薦下例保單的意思
甚至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賣
但類似下例的保單
跟去銀行買基金有何差別?
說保險不能投資,不能儲蓄的人
在我看來不過是見識淺薄

其實投資型保單除了變額萬能壽險以外
還有另外一種變額年金險
變額年金險就跟去銀行買基金投資較類似
例如以前看過富邦的一張變額年金險:
附加費用3%(不是常見的150%,銀行1.5%)
行政管理費100/月(銀行0.2%/年信託管理費)
保額低於保價的話,不收危險保費
一年六次免費轉換(銀行1.5%~0.5%不等)
基本上保單就跟銀行買基金極類似了
當然傭金率可想而知,
150%可以抽多少傭?
3%能抽多少傭?
沒業務員會推變額年金險

但我的建議是別投資主動型基金

不會說以下這種保單不是儲蓄或投資吧?
有人知道該怎麼買的話也指導一下
看起來滿不錯的
而台灣以前也一樣有一年期儲蓄險


為降低實體通路的高額成本負擔,新光海航人壽創大陸台資保險業先例,與淘寶網合作在網路開賣保單。銷售的保單初期先瞄準萬能壽險,未來將延伸至婦嬰險與幼兒保險。
新光海航人壽是新光金子公司新光人壽與大陸海航集團,於2009年合設的公司,目前資本額人民幣5億元,雙方各占50%,去年總保費人民幣約3億元,今年目標3.7億元,前九月已追平去年全年。

由於大陸養保險業務員貴且流動率高,新光海航將業務員人數控制在500多人,主攻銀行與電銷,在與工行、中行、浦發銀行合作下,銀行通路占總保費超過六成,已是公司第一大通路,次為占一至兩成的電銷部隊,目前有一百多人。

為持續降低通路固定成本、透過高客流量網站引流以接近潛在客戶,新光海航在上(9)月於淘寶網賣起保單。負責該項業務的新光海航銀行保險部副總張輝耀表示,淘寶網去年12月就允許店家賣保單,已有大陸國華、弘康、前海、信泰、東吳等大陸保險公司參與,商品包括萬能壽險、車險、意外險等。

其中,萬能壽險因採躉繳、解說容易,加上提前解約須收解約費期間僅15天到一年,為淘寶網上最熱門的壽險商品。新光海航估計,整體店家光是9月,銷售保費約人民幣6億元,幾乎是上海國泰人壽一年的總保費。

張輝耀說,萬能壽險具有類定存性質,雖然保障終身,但保戶一般不會長期持有,而是在和定存比較下,過了收取解約費的期間後,就提前解約,以賺取保單內部投資報酬率 (IRR)。大陸目前一年期人民幣年息約3.25%,持有萬能壽險一年的IRR約5%。

他解釋,大陸萬能壽險,IRR可以比存款利率高這麼多,主因理財商品競爭激烈,須有高報酬率才會吸引民眾。新光海航在淘寶網賣的萬能壽險,最低申購門檻人民幣1,000元、最高20萬元,保額為保費1.05倍,IRR也在5%以上,兩個月後解約免解約費,具競爭力,開賣不到一個月已有十幾件交易。
謝謝大大們的回覆,尊重每個人對於理財的觀念;
因為小弟智商不高,面對繁雜繞口的保險條文無法一一理解,所以覺得陷井太多,看到很多中產階級在有限的資源下竟然投下大量保費,但終究事與願違;
我自己的觀念是認為貨幣對我來是說負資產,我要如何用貨幣來增加我的資產是重點,而保險就是保險,是用來預防意料之外的事情;
提出疑問是因為自己的理財操作這幾年來一直很順利,我也看不到資產貶值的危機,相反的在看過業務員給我的各種投資型保單后直覺想到,買這些投資型保單的人,將來的資產一定會縮水;
如果有那種保單是保證貨幣本身不會貶值、投報率每年超過10%,那我一定會購買而且會大力推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