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六 保險不保你的財務風險二

實用的資訊
謝謝大大分享
1515151515


wishwind999 wrote:
另外關於股票

這些股票 瑞傳 F 中租 嗎 ? 這些純脆我的興趣 下場賭博而已 ...(恕刪)


這句話如果出自於一個保險公司老闆
當然合理
他當然希望大家都去買他們家的保險
而別去買股票

但來自於一個CFP..
唉.那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了..





至於6105
小弟倒不用跑去台中看什麼中實戶的持股狀況
因為光他們家的員工 我就還認識了不少
甚至我當年的女友也在那做了六年

這樣的公司我是不會再去買它了
除非它能回復當年EPS都在5元以上的榮景

何況整個經營層都是家族成員在掌控
做的是工業電腦 加上掛上博奕概念股的性質
所以營收跟景氣好壞有很大的連動性
印象中主要銷售對象歐洲市場就佔了一半

唯一的好處就是股本小..股東持股高 ..籌碼相對穩定
早期都是投信在認養
08年投信棄養後...我倒是沒再關注過它了
剛查了一下
8月10號那跟巨量長黑(也就是您詢問此股的當天)
加上隔週一週在高點內又滾出大量
形成標準的頭部套牢
短線上如沒有攻擊量..很難再突破前波高點

近期最大的利多就是與鴻海轉投資的樺漢科技快要掛牌了
不過消息面的事情..總是有人比你早知道!!
既然我能從網上查到 那就不叫做利多了


對了..這家股票我沒買過
但當年女友因員工分紅
數年下來也分了一些自家股票
她倒是乖乖聽我的勸
均價90以上通通賣光光
拿去貼補家裡買房去
公司搬去中和後就乾脆離職了..



最後 奉勸您一句
做股票別太依靠別人
尤其是聽信什麼中實戶的


不過話說回來
您既然都把股票當賭博了
那就當小弟脫褲子放屁了吧
唉~






小小胖胖胖 wrote:
講保險.講通澎..講...(恕刪)


我不知道你們算CPI的,為什麼通膨只有2%左右或2%以下,
依照主計處的資料,若民國60年的1塊錢,到今年9月其實質購買為5元
如果只看10年內來討論終身險,是否不太恰當!

另外單指某一項物品,本來就失準
如同很多3C產品越賣越便宜,是跌價的
更如同目前偉大的政府,在講A他卻在講B
CPI裡的組成份子不是只有食物類,不少日常生活相關的不在計算範圍!

不當的銷售行為一直都有(各行各業)(個人認為這些最好快點被人工淘汰)
但消費者(保戶)都沒錯?
就金融商品來說
如同之前有一個新聞,其報導若此糾紛送進評議中心
只要相關文件是本人(當事人)親簽
最少要負1/3的責任

以保險來說
人情 VS 自身需求何者重要?
如果自己不願意花時間研究做功課(因為保險本是金融商品)
在資訊不對稱下
任憑業務員教指導棋,買A就買A,買B就買B
甚至未誠實告知
當業務員的肥羊只是剛好!


mcintyre wrote:
我不知道你們算CPI的,為什麼通膨只有2%左右或2%以下,
依照主計處的資料,若民國60年的1塊錢,到今年9月其實質購買為5元
如果只看10年內來討論終身險,是否不太恰當!.(恕刪)


我前文有說
民國60年~民國80年
台灣屬於高度成長的年代
CPI會隨著高經濟發展而大增
就如同這20年的大陸一樣
這樣的數據多少會失真



但台灣自民國80年以後...每年經濟成長率逐漸下降
這是每個經過高速成長後的國家都會面臨的窘狀
cpi也會隨經濟成長率同步趨緩 甚至某幾年為負都有可能(如民國98年)
台灣已經不可能有再次的高度成長
(難道您認為台灣還有機會再次的高成長嗎??緣木求魚吧!)



但自從80年年後...台灣根本沒有平均2%以上的通膨
樓主故意以偏概全的只以今年的通膨來舉例先
我才以子之矛 用他舉的例子回復他
我當然知道這樣舉例不洽當
所以才用問號反問他這樣單舉一例真洽當嗎??



因此我舉這20年的cpi來推論往後的30年

何況終身險只要保單超過25年~30年之後
irr就會趨近於一個相當固定的利率
哪裡需要談到終身兩字??
(此以保單解約金來計算irr)







此表是以民國95年cpi為基期=100
從民國95年至今年101年總共六年
也才從當初的100到今年的108.8

就算用民國82年來當基期
換算回來這20年的總通膨也是134.91%
遠不到用2%來算20年的通膨148.59%

就算拿30年前(民國72年)的cpi=66.95當基期
來換算今日的cpi指數為162.48%
而用2%來算30年的通膨卻會高達是177.58%
根本都不達樓主所說平均2%的通膨

在此..只想說一句
講通膨..只拿最高的一兩年來看這種20~30年以上的產品
是完全的不公平的
長久來看才會公允



不去討論40年前的超低物價水準
是因為那年代的高經濟成長
對照至今往後的通澎數據會失真

如果真要拿來討論也行
那當年的高經濟成長
除了帶來了高通膨
也帶來了另外一項產物 也就是~『高利率』的年代~
這也要一併來探討

如果您真要堅持去講40年以前的超高通膨年代
那您知道當年的銀行利率有多少嗎??
那年代的銀行利率曾高達12%呀
(不然當年哪來的18%產生..不就是因為當年銀行超過12%的年利率嗎?)

如果以irr12%來算本利和 如果當初有100萬保費的終身險
連放40年
現在會是多少?? 9000萬阿!!!!!!

我是不知道當年是否真有這樣高利的終身壽險保單?
就算拿我所知道曾有的8%irr的保單來算40年複利(民國80年代就有這樣的保單)
也有21.7倍的本利和

這樣您還要討論5元的實質購買力嗎???
只討論當年的高通膨..而忽略不去講當年的高利率..這樣又有意義??
您總不可能在40年前買到2%irr的保險商品吧????

純就討論 商品吧!!

您CPI的見解 比我更好 請參照小胖大的CPI再決定

買的商品

*****************************

我手頭上有我小時後母親替我買的儲蓄險

投保日 民國78年

18年期 哪家我忘了 保額50萬 (併入中國人壽)

結構很簡單 每年保費3.5萬元

18年後(6年前) 每3年拿回 10萬 終身

結束之後 還拿回50萬

這樣的保單 划算嗎 ? 就看各人的觀點了

wishwind999 wrote:
純就討論 商品吧!!...(恕刪)




民國78年不可能只有IRR3.7%左右的商品
勸您仔細去看看這份保單內容
滿期後每年的生存年金為何??
除了滿期後的每三年給付外生存年金
是否還有其他生存年金?


我個人是推測或許『繳費期間』也有生存年金給付
而非繳費期滿才開始請領
才相對符合當年的預定利率與IRR

不然就是此保費還包含其他的附加險費用(可能性較低)
總之..您給的數據肯定不是完整的

民國78年的最低一年期定存都有6%的利率
最高更有9%以上

要知道..民國78年可是台灣股市 房地產飆的最狠的一年
國泰就是在當年創下1900以上的天價
當年怎麼可能會有3.7%IRR的保單??
那時沒有個8%以上是不可能賣出這樣的終身險保單的

那可是個閉上眼睛去射飛鏢
都能買到連10根漲停板股票的瘋狂年代
全民皆股的暴利年代阿!!
鴻源當時的月息可是4分利呢
『台灣錢淹腳目』講的就是民國76~79年
3.7%的報酬率絕對不會出現在那個年代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
民國78年的終身還本保單
保證是張夢幻逸品
這輩子往後再也看不到的超高利率保單!!

小小胖胖胖 wrote:
我前文有說民國60年...(恕刪)


請問停滯性通膨不會發生在台灣嗎?
停滯性通膨=高利率?
通膨 VS 經濟成長,是必然嗎?

若要論台灣真實的狀況
以前的油價 VS 現在的油價 VS 未來的油價
再論歐美等國家(有興趣自己去查閱)
考慮長年期的CPI(從民國48~到現在) VS 未來53年 誤差會有多大?

當然通貨緊縮在台灣也發生過(非常短的時間)

==================================
終身險要去討論繳費期滿後其IRR會趨於一固定利率
那麼在考慮通膨
以現在的預定利率來說
10年前的儲蓄險可能還可以多一些
5年內的幾乎都是負利率(外幣不考慮,還需考慮匯率)





wishwind999 wrote:
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六...(恕刪)


真是專業. 慢慢品味.
好文推一下!!我買了很多保險啊!!
wishwind999 wrote:
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六...(恕刪)

a16258 wrote:
好文推一下!!我買了...(恕刪)


買了很多保險是好事情

先看保障足夠嗎 ?

足夠了

再看 儲蓄型的保單 利率多少 ?

如果對投資有把握的話 可以把儲蓄型的降低一點保額

去買股票 基金 債劵 等其它金融商品

如果有把握的話!! 沒把握買保險 是保本的方法
**********************************************

但是如果是超長年期 (超過10年期的儲蓄險)

那就要檢視一下了!! 是否有其他替代的方式

總之 case by case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