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33歲,完全沒保險,該如何規畫呢?

意外>醫療實支實付>日額或終身醫療>手術>特殊險種(失能、重大、防癌...)>壽險或儲蓄
同意上面說的...如果你不會經常看基金或相關資訊...別動投資型!
投資型商品我自己只建議兩種人購買:
1.有固定操作變換的金融玩家,用來作為投資風險分擔之用。
2.年紀較大想購買壽險者。
人生中的第一張保單首重"保障"。

建議規劃內容如下:
1.壽險
2.醫療險:a住院醫療(住院日額給付+實支實付);b手術醫療
3.意外險
4.重大疾病險
5.癌症險

儘量規劃為終身保障,不過要視個人預算而定,也可分階段規劃,儘量不造成太大經濟負擔為原則。

要記得規劃保費豁免,也就是指在某種特定情況下,可以免繳未到期的保險費,而契約繼續有效。
例如:被保險人發生失能、2~3級傷殘,或經醫生判定「生命末期」期間即可免繳續期保險費而保險利益不變。相當於是為保險買保險。

上述建議均屬純保障的規劃,至於儲蓄/投資/長期看護/退休年金...等,就先列入未來的規劃。

若需要我給您建議及規劃,歡迎與我聯絡。

jrta1597 wrote:
不要買儲蓄型險,更千...(恕刪)


天啊,我二張都是買儲需險呢??

一張是基金險,請告訴該如何做呢~~
你買多久囉~~~~~~~~~~
To:frank100

若您尚有預算可以規劃"純保障"的部份,建議您是以不動現有規劃為前提。

如果沒有再多的預算,又很想先規劃保障,那麼就必需視您現有保單的情形,再行決定是否變更保單內容。

如:儲蓄型保單若尚在繳費期間內,解約大致是會造成損失,但可試以減額繳清方式先行試算,是否造成損失,再行評估是否變更。若是已繳費期滿者,解約大致是不會造成損失的,則可以解約領回儲蓄金,另行規劃保障性質的保單,不過一旦解約,原保單也就失效了,或者要看是不是可以選擇部份領回,保留原單(保額會變少)。

至於,您提到的基金,是屬於投資型保單,投資型保單的話比較複雜,要看您是投保哪一型,還有已投入多久的時間,以及目前獲利情形...等,若需詳細說明,請您給我私訊。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要以實際保單內容及狀況為準,方能出具更適合的建議。

JINKAI wrote:
意外>醫療實支...(恕刪)



養成存錢與理財習慣...比較實在!!
1980年買張100萬的保單..當時100萬可買房了!!
繳完保費放到現在..那張保單只剩買廁所!!
人之賤‧在於都希望別人誠實‧卻又沒辦法接受現實!! 你出賤嘴!!我罵賤人!!
意外險為主搭配醫療/重大疾病/癌症險
年繳保費建議不超過收入10%
日後若收入增加請鎖定保費不要再調高
有能力賺錢的人自己就可保障自己與家人不必依靠保險

儲蓄險是最無聊的東西
錢交給保險公司只會被拿去炒地皮
保險公司拿保戶的錢投資地皮賺的暴利有分給保戶嗎?
了不起按定存利率加一點點打發你
樓上已經有人舉例了

投資型保單也沒必要
投資就是投資
不要和保險混為一談
要投資自己定期定額在年線以下去買台灣50就好
一堆基金經理人績效都贏不過台灣50
同樣保障現在保費大約是二十年前三倍,
而全世界的保險公司大多岌岌可危,
壽命恐怕比人命還短.
現在還去保投資險,儲蓄險,終身險的都是傻蛋,
建議找產險公司保定期意外險,
每年繳三千元就有很大保障,
連醫療險都等健保倒了再去保就可以了.
ps.
建議frank100明天就去退保,
不要留戀現在的損失,
要懂得停損,
長痛不如短痛.


阿傑王子 wrote:
我33歲 男完全沒有...(恕刪)

意外險...........
其他,自己存。

近來流行金融危機,保險業............小心為上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二戰後嬰兒潮。。。繳錢的人多領錢的人少

今年以後。。。台灣繳錢的人少領錢的人多

等你領的時候。。。公司沒有了政府破產了




一年一約的意外險就好。。。。。。。。。


連政府的什麼保什麼金通通取消。。。

你會活得比他們久。。。
琴碁書畫醫卜星相淺酌高歌浪影江湖 ... 羽扇綸巾談笑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