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拍板!長照保險每人平均月付140元再扣補充保費


chiashin wrote:
所得稅是每年5月份報前一年所得,但是稅捐機關查核又要幾個月,加上健保局作業時間,一定會拖到年底
等於你今年要繳多少健保費,依據是"前年"的所得,這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健保本質就不是保險, 而是國家醫療共同支出費, 如果政策上要付這筆錢, 由政府直接來支出天經地義, 依據那一年的收入那有什麼問題. 不然所得稅依據過去的收入來支付政府未來的支出不是和您說的問題一樣.
chiashin wrote:
歡迎指出我的錯誤!...(恕刪)


這項惡法就惡在大家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就跟你說"嘿~準備交錢囉,但我不告訴交錢要做什麼"
有誰知道交了錢然後要做什麼嗎
而且沒有明訂費率上限也就是未來如果又會破產
政府可以再巧立名目要你吐錢出來

把法案看過一遍心中問號更大
這倒底是"長照法"還是"長照機構管理法"?
勞保至少全體勞工退休有年金(雖然不知道會不會破產)
健保至少全體國民可以看病有補助
但長照法最後誰受惠?

而長照最重要的居家照護減壓措施完全沒看到
不要以為交了錢政府就會讓家屬能夠減壓
因為未來所有一切都以"長照機構"的評估為準
長照人員還必須登綠到長照機構才算數
但最大的問題是台灣的這類機構的品質良銹不齊
未來只要不符合這些機構的評估,那抱歉!自己搞定吧

現在大部份長照都是由家屬或看護居家照護
一週1~2天的由長照人員替代家屬照護
以及長期看護費用的實質補助(應由主管機關評估)
這2項才是最重要的!法案完全沒有題到!

這項法案對居家型的、社區型的、預防型的、延緩失能等服務都沒講
現在看起來以後就是把失能老人丟到安養院之類的機構
然後請幾個外籍看護把人當作肉球般的對待
最重要的是你我繳的"長照保險費"要做什麼
嘿嘿!不管啦~就是先收錢就對了

受惠!受什麼惠?誰受惠?不言而喻
凡是由政府買單出錢的福利, 通常會效率低, 弊端多, 浪費情況嚴重, 政府該做的事情不是買單, 而是管理好市場的秩序, 另外以政策面鼓勵讓多數人在未退休前可以存足夠的錢或自行參加真正的長照保險. 無力負擔的人再由政府以社會救濟的方式來處理.
bd_player wrote:
健保本質就不是保險, 而是國家醫療共同支出費, 如果政策上要付這筆錢, 由政府直接來支出天經地義, 依據那一年的收入那有什麼問題. 不然所得稅依據過去的收入來支付政府未來的支出不是和您說的問題一樣.

什麼方式收費,我基本上沒意見,我只是陳述一些事實!

我當時聽到的反對理由是會變得很複雜或很難執行。
健保費按照前年的收入,可能會有很多狀況,例如我前年是高階主管,要繳最高級距,但是今年失業。
還有所得稅的稅率、扣除額,過去幾年都做修正,這也會牽扯到健保費的計算。
bd_player wrote:
另外以政策面鼓勵讓多數人在未退休前可以存足夠的錢或自行參加真正的長照保險. 無力負擔的人再由政府以社會救濟的方式來處理.

如果這樣,什麼社會福利都不需要,政府只要照顧弱勢就好!
問題是~~有這麼單純嗎?

如果台灣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錢夠多,可能沒問題。
常照、退休年金等,都等於是立法強迫人民做儲蓄。
王國人才 wrote:
這項惡法就惡在大家...(恕刪)

1.建議你不要光憑想像來批評,前面你就曾經罵錯了!
2.這類法律本來就是訂個框架,執行細節或子法再由政府去訂定。(歡迎專業人士補充或修正)
3.我隨便查新聞報導就看到:「此次立法也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入法...」

chiashin wrote:
如果台灣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錢夠多,可能沒問題。


您完全搞錯了吧, 現在的問題就是錢不夠多, 政府還這麼搞這些東西. 所謂的"健保費", "長照保費", 和政府出資沒什麼不同, 只是政府用更亂七八遭的方式去搜括一大筆錢來付款.
chiashin wrote:
油電反應成本漲價,這麼正當的理由,都被罵到翻了

因為中油台電的人事成本很高,加上台塑油品賺錢,以及台電像民間收購的電價不合理的高。讓人覺得只是為了反映獎金成本而漲價。

chiashin wrote:
哪天又有什麼新需求,由政府直接支付,又要通盤檢討?

即使是健保,也是兩三年就通盤檢討一次。

跟政府有沒有補助無關,和整個政策的執行管理有關。

chiashin wrote:
常照、退休年金等,都等於是立法強迫人民做儲蓄。

根據勞保和健保的經驗,交出去的錢以後能全額回收的機率很小。

所以這不叫強迫儲蓄,這叫變相加稅,還是劫貧濟富的那種。

長照法按壓根沒提台灣長照人力長期嚴重不足,有錢沒人的結果會如何?

沒錢沒勢力的人排不到合法床位,拿不到補助。

有錢有勢力的人,可以享有大眾交錢建立的長照體系。

更有錢的人,從國外招收外勞,開安養中心,不但可以享有大眾交錢建立的長照體系,還可以從中獲取利潤。
不懂為何要計較這些保費,沒用到繳錢讓有需要的人用不好嗎??這也可看成一種捐款啊...我很少看醫生但從不覺得繳健保費是虧到。長照是一定需要的,商業保險也有再賣這產品,那麼不如買政府的。
這些小錢只是很多人輸股票的零頭而已......本末倒置了
1. 台灣長期經濟不佳,政府產業政策失利DRAM/LCD/太陽能,泛公股銀行不少呆帳,以最近福聚倒閉,其中泛公股銀行就占不少

2. 台灣退撫和人事支出爆表,每年都是舉債因應,人事費這幾年行政院編得可有心得了,會東放西放的,像退撫一般國家是放在人事費,我國的會計人員很聰明,放在社福,公共支出是gdp加項,但是這種是財富平白移轉而已,不用努力的人就享受到了,所以柏南奇會好奇,奇怪gdp加,但錢不知跑去那,這種經濟學有個名詞,搬運大法

3. 台灣政府財政不佳,歲入在htc和pc慘淡下,不可能再過以前的好日子,政府收入不足時,當然是加稅,但是加稅民眾會反彈,但減少公教福利鐵票會消失,更不可行,當然是立些名目,移轉民眾的錢到政府基金,這樣國庫也才有帳目,也能避開央行等台幣帳目,這和日本做法一樣,同樣的日本年輕世代,對這種加稅方式也是很反彈

4. 放心好了,金額,政府會用個少痛點的金額,但是別忘了,雇主不是白痴,雇主負擔是你的名目薪水,他會少發年終,政府負債是你的納稅錢,錢不可能平白跑出來,只有央行政府公債才有這能力(但通常會通澎,這幾年就........)

5.結論:這是政府找錢的方式,執行內容政府和基本設施到不到或許根本就沒那麼重要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