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名嘴陳立宏腦癌標靶藥月支40萬...怎樣保險才能cover?

與其後悔,不如事前預防
每年花一天時間,大約2萬台幣
做一次較完整的全身健康檢查
少換一次蘋果就有了
預防醫學才是王道

看看郭董他錢夠多了吧!他弟弟也沒救回來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標靶藥之所以保險不給付是因為,有效比例不高
很多人其實只是吃心理安慰的
http://www.cancernews.com.tw/border/?REQUEST_ID=cGFnZT1yZWFkJlBJRD01MDA=

根據以前陪在癌症病房跟醫護討論的結論
標靶藥第一周吃完就知道會不會有效了
可是有時候病人傳統療法已經沒效了,有誰能跟他說
[抱歉,這標靶藥對你沒效,你可以省點錢]
當然是當事人想吃還是讓他吃...

生命最後要花多少錢,很大比例取決於當事人有多想要繼續延續生命
也是有人抱著,[那麼辛苦才多活幾天,不如就算了]的想法

現代醫療就是沒辦法保人長生不死
但是你肯花錢的話,買個希望是可以的
我想沒有保險能夠給付[希望]這種昂貴東西

健保署表示,如果進一步將癌症治療藥物分為
標靶藥、
化療藥、
荷爾蒙藥及其他藥來看,

104年健保支付標靶藥費約122.9億點(占全部癌症治療藥品費用54.7%)、

化療藥約79.9億點(占35.6%)、

荷爾蒙藥約17.4億點(占7.7%)、

其他癌症治療藥約4.6億點(占2.0%)。
104年新增治療癌症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共有4個品項,

包括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癌的crizotinib(200毫克及250毫克)、

治療轉移性成人黑色素瘤的vemurafenib、

治療大腸直腸癌的regorafenib;

另放寬pazopanib成分之藥品給付規定,也由原給付限定腎細胞癌,擴充到軟組織肉瘤。

ejan1969 wrote:
保費高低先不管,有...(恕刪)

不小心給車撞殘了會賠的險都有機會吧
台灣民眾最好的寶貝是,全民健保。俗又大碗,要珍惜。
不要浪費醫療資源。

國外,英美德的健保,保費天價,估計5倍以上。


自從實施全民健保,
台灣醫生叫苦連天,所得比從前,少太多。

10年前去埃及旅遊,同團有錢醫生閒聊,哀號說,現在,收入少太多,

一個月只剩下50萬,生活不知道怎麼過。

同團其他人,惦惦,不說話。
健保每年支付感冒治療達兩百億元。實在太浪費。請支持保大不保小。


癌症新藥給付需3至5年 專家呼籲健保,保大不保小




為何癌症新藥看得到,卻吃不到,讓不少癌友含怨而終?答案是台灣新藥納保障礙重重。調查發現,二代健保上路後,廠商申請日到納入保險生效,平均得花420天,癌症新藥更需782天,加上醫院採購等繁複行政程序,平均癌症新藥給付,需3至5年之久。

健保署藥品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及召集人、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代表、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出席座談會時,公開國內新藥納保的重重難關。

她表示,許多癌友在得知國外研發出抗癌新藥,自己有機會可以存活更久時,相當振奮。但現實是殘酷的,如果自費申請專案進口,或許還可爭取一些時間,但如果想活到健保給付新藥,幾乎不可能的事。

陳昭姿指出,新藥納保的最大問題為過程耗時,即使通過專家會議、共擬會議,還需等上3至5年。但許多新藥因為價格昂貴,難以取得共識,病友根本等不到給付。

對此,健保署組長施如亮解釋,通常藥廠某藥取得藥品許可證之後,幾乎都會同步申請健保給付,健保署收案後,九十天內會將案子送至專家會議,專家同意後,兩個月送進共同擬訂會議。

施如亮指出,二代健保上路後,增加多元代表,醫療提供者在共擬會議上常因以新藥核准給付後,衝擊健保財務,影響點值為由,提出反對意見,通常就會停滯不前。

新藥納保過程緩慢的另一關鍵為健保「總額制度」,陳昭姿表示,總額制度讓醫院在營運上綁手綁腳,一旦引進新藥、新科技,稀釋點值,營收就會下降,當然引起部分醫界反彈。

如何避免新藥引進後,衝擊健保財務?陳昭姿建議,除了提高健保費用之外,應該參考歐美先進國家作法,「保大、不保小」,逐步讓輕症用藥退出健保,例如健保每年支付感冒治療達兩百億元。

陳昭姿說,健保給付範圍包山包海,包括致死性疾病、重大疾病、罕見疾病,以及輕微病症,也就是救命的癌症用藥,到一般感冒、咳嗽、流鼻水、皮膚過敏,均可獲得給付,「台灣健保給付範圍之廣,可說是世界奇蹟」,確實有必要改革。

對於相對重症、相對高價的新藥,陳昭姿建議導入部分負擔制度,由病患自付一定比例,例如,日本韓國自付額為二至三成。如以兩成計算,一個月藥價如為八萬元,就需自費一萬六千元。

對此,施如亮表示,健保署同意抗癌新藥部分負擔,也朝向這個方向思考,但這與現行法規相抵觸,健保署並不能主動要求患者多付藥費。建議由病友團體提出申請,在取得專家及社會大眾的共識後,逐步推動修法。

陳立宏腦癌四期,
2015年,10月開刀。
2017,6月不幸過世。

標靶治療40萬/月,
一年500萬。
二年1,000萬。

如果有壽險,死亡險,1000萬或2000萬。
或稍可保障妻兒老小。

我認為家庭經濟支柱
壽險比癌症險"更"重要。
發病初期癌症一次金(ex:重大疾病、重大傷病)

雜費高(ex:30萬以上)的實支實付,如有住院幫的上,若出院間隔14天,相同疾病再入院,額度重新給

中後期殘扶險逐漸符合殘廢等級,不一定來的及認殘,因此等級越低、條件越鬆的越重要

常見七級殘,殘廢一次金給付保額40%,買終身險額度都太低,建議定期險保費便宜補足到上限500萬保額

最後身故靠壽險!還有殘扶險要買有保證給付,常見180個月,如有認殘(1-6級)啟動殘扶金,身故後會貼現補足180個月,也是類似壽險機制~
真的生病 认經驗來說 保再高的險都沒用 只是拖時間而认
人會生病百分之90都是業障所致 人的福報享用過度 又沒造福 業障會提早現前 債主是靈體電子會侵入人體攻擊細胞 就看你造了什麼業 就得什麼病 為什麼有人開刀一直不會好 受盡折磨 債主來討債你覺得病會好嗎 醫生把你悪細胞拿掉 債主又攻擊細胞


病要冶好:首先人 要懂得懺悔的心 真心懺悔 再讀地藏經懺悔迴向債主 請求原諒 達成合解 
再唸藥師經 修補身體元氣   這樣去開刀一定會好 也不用花很多錢 
但往往業障病一發作 也沒力氣做這些了 只好隨波逐流 任人宰割 ~哭到進棺材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