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南山投資型保險一點也不保險


tbyellow wrote:
三大你好,有些問題..
這一個欄位小弟資質駑鈍研究許久始終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
可以麻煩三大幫忙解惑一下這一欄位,保單價值試算的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投資型保單甲型內容大概是怎樣啊?
可不可以幫忙解釋一下?或是有可以參考的商品?
.(恕刪)

大哥 回答這兩個問題 我會"花轟"了
我記得 以前雅虎裡的理財銘人部落格 我有寫得很清楚
後來雅虎搬家 不知道是否有順利搬到保險黑傑克了
再說一次
第一年保費10萬元 假設拿7萬元給保險公司 剩下3萬元 扣掉危險成本或稱保險成本就是一年期定期壽險 假設2000元
剩下28,000元 再給基金管理費 銀行保管費 4000元 剩下 24,000元 就投到您指定的基金帳戶購買基金
假設第一年報酬率8% 那麼第一年保單價值就是 24,000*1.08=2,5920元

第二年保費一樣10萬元 假設只能5萬元給保險公司 剩下5萬元 扣掉危險成本..........假設2100元(每年都會不一樣 可能高 可能低 請看底下的說明)
剩下47,900元 .......... 4000元 剩下 43,900 投入基金帳戶 加上去年的25920元 總計是69,820元
再假設 第二年報酬率一樣是8% 那麼第二年保單價值就是 75,406元

第三年 以此類推....

如果是第一年-8%的報酬率 就是24,000*0.92=22,080元
第二年 43,900+22,080=65,980元 假設報酬率是-8%=65,980*0.92=...自己算

天啊 反正就是這樣

甲型是 假設壽險額度100萬 帳戶價值有2萬5千元 因為保險公司給你的承諾是身故給100萬
所以 保險公司要幫你買個壽險是100-2.5=97.5萬元
第6年 假設帳戶價值是100萬 帳戶價值是73萬元 保險公司只需要買27萬元的一年期壽險 那危險保費就會降低了
如果N年後 保單價值是105萬元 那已經足夠當初的承諾100萬元了 所以就沒有危險保費了

乙型是 假設約定壽險額度100萬元 帳戶價值是2.5萬元 保險公司固定每年都買100萬的保險 如果該年身故 保險公司理賠就是100+2.5=102.5萬元
由於不管帳戶價值每年都會買100萬壽險 所以危險成本會隨著年紀升高而變多
-----------
以上有一點點不精準 但是原意不變 寫得太精準就等於是背書了
全台灣能寫這麼清楚應該沒幾個人 我講得很清楚 講完就沒人要買了 反倒是不懂的 唬爛的 賣的嚇嚇叫 這是甚麼社會阿

黑色耳環 wrote: 我從來沒有因爲報酬率不到在抱怨。
但你知道南山假設每年8%的意思嗎?
就是說第一年增加報酬率要8%第二年增加報酬率要8%.....第十年要8%
換句話說第一年累積報酬率是8%第二年累積報酬率16%第三年24%.......第十年累積報酬率要80%如果你達到以上這個標準,表示你才有機會比照建議表在十年時回本

這不是廢話嗎?上面寫假如每年8%報酬率,當然是複利,難道你去存定存,1%,你存1萬第一年有1%(100元),第二年不是10100*0。01,收到101元利息,兩年總共累積2%嗎?南山的保單根本沒問題,是你的理財常識有問題。況且表單下面還有好幾十年,難道是第一年8%,第二年變成兩年共8%,三年也共8%,一直到第十年也總共只賺8%嗎?也就是說除了第一年賺8%,以後每年都損益兩平,是這樣嗎?
說實在的,我再讀了兩次你寫的,我還真搞不懂你心裡誤會的8%是什麼情況。
難道是說,第一年投10萬,8%, 第二年投10萬,結果會變成20萬*16%嗎?還是你覺得是20萬*8% ?(兩年後,明明是第一年的有1.08*1.08=> 16.6%,第二年的部份只有8%。)
你說你打這麼多電話都沒人能回答你的問題,我看應該是沒人能搞懂你的奇怪的想法吧?
看到這個表會有那種看法的,我看全台灣應該沒幾人吧?

其實過去十二年,年化複利在8%以上的基金多的是,不要說保險公司都是騙人的,應該是你自己沒選到好基金而己吧?

三子父 wrote:
大哥 回答這兩個...(恕刪)

三子父大:
這的確是很難解釋的東西
接下來是我覺得更難的東西
每個月繳5000進去買基金,每個月都基金都在漲跌,如何算出每年的增加的報酬率來比對它的建議表……
(因為南山基金報表給的都是累積報酬率,基金公司給的也是)

其實就像你說的,說的越清楚越少人買…
當初業務如果跟我直說十年想要回本你的累積報酬率可能要6、70%,我可能就不會買了
因為我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業務沒講,因為他也不知道……南山裡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我光是請他們幫我解釋一下那個假設的建議表是怎麼出來的?到現在都只是概算,沒人能完全算出那表裡符合的數字
這樣不是件很奇怪的事嗎?

我相信你是專業的,但我真的很不專業(我連那幾個中文字都會誤解了)…一般民眾也不見得專業
所以事前先講清楚避免事後的爭執不是比較好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不是廢話嗎?上面寫...(恕刪)

奇怪,我都沒回你什麼話了,你怎麼還能回文?沒禮貌你實在很厲害
還有,告訴你…我的業務跟我是一樣的想法
我倒覺得台灣像你這麼沒禮貌的才沒幾個,自以為是很徹底……

黑色耳環 wrote:
奇怪,我都沒回你什麼...(恕刪)


1. 固定以8%滾存(十年接近70%)這聽起來不可能,但不是做不到...只是你不知道投資對象是誰。

在大約2005年前後有一陣子新興市場跟金磚四國基金每年的績效從8-16%不等,而且持續三到四年,後來有些不錯的債基(如前陣子很紅的聯博)除息下來加上淨值成長也有5%左右,也就是只要十年內正確的跳兩次車績效就有了。

2. 問題出在買保險的人又不是每個專業投資者(RR4的基金可以買嗎)

3. 問題是保險公司提供的可購買清單通常不會有很優的基金可以買,我當時詳細審閱過提供給我的基金清單,舉例來說債基類只有瑞銀(盧森堡),還歐元計價當時歐元爆貴。聯博,富達等我較喜愛規模大時間久攻擊力強的都沒有。其他指數類ETF,我看了一下都是些基金規模較小的,當然也就沒有什麼iShare還是Vanguard這種低內扣可長時間擺放的ETF了

4. 保險公司把操作風險甩你臉上,背後還賺了基金公司的傭金,這就不知道那些保險業務嘴虧損的保戶的時候有沒有一起拿出來講,其實自己去基富通開個戶然後挑個追蹤道瓊,台股,日經指數的基金,到時候配息下來應該夠買100萬的定壽,還有找錢夠去一趟日本吧
黑色耳環 wrote:
三子父大:這的確是...(恕刪)


樓主大大,我這篇文章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
不是不可能,只是變數太多,不好掌控,能掌控的是自己持續存錢的決心,
有其他網友問我有沒有虧錢的,當然有,絕大多數都是看到帳戶價值沒有在總繳保費之上,
就開始蠢蠢欲動想解約或是想減少投入了,這也就是變數其中之一(卻又是自己能掌控的變數),
32樓這個案例,就是持續扣款不管他,帳戶價值多或少(也就是自己能控制的變數),
也沒有變過投資項目(也許是運氣,14年來這幾檔基金最後是正的),也沒有提領過。

供你參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622100&p=4#70812688

這十幾年來,基金公司來授的課,我就只記得:長期投資、定期定額、股債平衡、全球布局、適時轉檔。
又換車了目前駕駛MODEL 3~~ 聚會暱稱"泡麵" 玲酒弍玲叄妻弍酒酒弍

黑色耳環 wrote:
其實小弟發此文並非...(恕刪)


內文不想看,
看到"投資型.."就應該打XX了
結案 !

現代車網泡麵 wrote:
樓主大大,我這篇文章...(恕刪)

泡麵大,你的例子我有看到
其實你說的沒錯,如果以壽險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個好保險
所以我的怨念其實沒有那麼大…
你的例子中客戶的基金報酬率都相當不錯,但不知道是你幫忙挑選還是客戶本身挑選

我在買這保險前就有買基金了,所以知道選好投資標的,拉長時間定期定額來說
要獲利其實不難,只是看想獲利多少?
但重點就是我買這個保險的動機是什麼?我不是為了壽險只是單純有個比銀行定存高的選擇
但卻不知道這個十年回本,可能基金累積報酬率要達6、70%(這是我和當初的業務都不知道的事)
老實說,我挑選基金的功力實在沒有如此的高……
所以,才發文來告知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不只這位網友和樓主...(恕刪)


不好意思,我不是理財盲,我只是要告訴樓主,現在的台灣,只要敢吵、會吵,就"有機會"有糖吃...

我也是不碰這種"投資型"保單的,買保險就是買保險,根本不能當投資,投資本來就該"自負盈虧",你把錢丟給保險公司去玩,這個跟請保險公司代操有什麼差別??
黑色耳環 wrote:
泡麵大,你的例子我...(恕刪)


電腦查資料,才發現,
賣第一張投資型保險在93年8月賣給自己的岳父,
每個月2000元,壽險保額43萬,
而96年2月不到兩年半岳父身故,
總繳保費約6萬,理賠43萬,這樣要算獲利600%嗎???
至少身後事處理的風風光光。

當初因為老婆當銀行理專,所以客戶投保投資型保單時,
會提供建議選項,最後決定仍以客戶選擇為主,
為什麼14年都沒有變更過投資標的.......
也許是運氣好客戶看報酬率都可以接受、也許是我自己懶惰後續沒有再繼續注意。

很多事情已經發生,出現的聲音就會是事後諸葛,
當初選對基金,今天可能不會有這個文章出現,
當初選錯基金,這篇文章出現,正反兩極的回文就會一堆~~~

我的回文可能也是一種事後諸葛~~~
你當初買投資型的本意是為了有比銀行定存高的利潤,
那真的如板上一些大大所說的,不管是股市基金....一堆投資項目,
只要保守一點去放,也大多會有比銀行定存高的利潤......(又是一種事後諸葛)

但如果像我所提的兩個身故案例,後來的環境又會出現哪一種聲音,
用6萬換43萬,用30萬換480萬.........有的人說那又不是我自己花的到的,
如果當初是以保障為導向,這樣的換法是不是對家人有很大的幫助,
老婆房屋貸款利息還要繳,孩子上學補習費還要交。

打很多字,是希望文字能讓對方懂我要表達的,
現在的社會,風向很容易帶,
而我希望能讓一個人懂,也希望他會試著讓其他的人懂.....
又換車了目前駕駛MODEL 3~~ 聚會暱稱"泡麵" 玲酒弍玲叄妻弍酒酒弍
買基金+買保險=投資型保單

前6年都是在買保險,之後就是買基金,就這麼簡單的概念。

跟銀行買基金也有管理費,算算看其實和投資型保單扣的差不多,但如果你需要理賠的時候就會發現跟保險公司買基金其實還蠻划算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