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一個保險業務的告白

回想起來怎會加入保險業呢?這在我人生規劃中是不曾出現的,但加入後發現這如果能做得好是一個可以幫助人又可以實現財務與人生自由的職業,就這樣開啟了我的壽險業務職涯,一開始我也和其它業務員一樣接受業務、商品、理財規畫這些課程,主管說的我不疑有他全都聽話照做,人是複雜的動物會察覺會思考,漸漸的我對保險的認識越來越深,也發現主管教的與保險真正的意涵有所悖逆,加深了對他不信任感,我不是要說我自己有多高尚,但許多業務員是置客戶於險境而只看著高傭金來規劃保單,每一位客戶的收入、職業、家庭負擔都不相同,應該要仔細了解客戶的保障缺口與未來短中長期面臨的問題再去規劃適宜他們的保單,沒有10來萬買不到多少保障?這一直是客戶被灌輸保險都應該買終身險的錯誤觀念,其實保險就是小錢買大錢,用現在的錢買未來的錢,許多客戶對於定期險有著錯誤的觀念,老是認為繳了錢沒用到就是浪費錢,首先來談終身醫療險,這是所有險種中我最反感的,市面上過去10年的終身醫療險理賠項目有以下:
住院日額、出院療養、門診給付、救護車費用、急診、出院後回門診給付與門診手術、最後再灌個迷湯三百萬終身醫療帳戶,保費有去有回沒用到全部返還還加計5%利息,假設一個狀況: 一個父親心臟出現不適須動導管手術住院兩天即可出院,終身醫療理賠如下
以一單位(日額1000)計算

住院 X 2天 = 2000元

出院療養 X 2天 = 1000元

住院前後門診 X 4次 = 1000元 (每次約250~300元)

Total 4000

我常聽客戶說沒關係我有保終身醫療不會擔心遇到疾病,癌症與重大疾病都會賠,話說來也沒錯確實會賠,但理賠就大約像上述所列而已
台灣與歐美國家的醫療體系不同,台灣有許多人是有事沒事就往醫院跑要求要住院等的,病床永遠是供給不足,所以那怕你願意自費也是得要等病床,加上健保年年虧不得不做些改革措施限制醫院請領點數的規定,目前醫療環境就是沒有危險性的病人醫生就會讓你出院,重症危險的病人也會到一個程度讓你回家安寧,保單中強調理賠一年365天上與限又是一個高明障眼法,這好比開著一台低底盤超跑在台灣的省道跑完變廢鐵一樣,有那樣的車也要有像樣的馬路,同樣的台灣沒有讓終身醫療保單發揮的環境,說穿了就是你把錢給保險公司用一輩子他付你5%利息,中途無法繳費的話保費無法歸還。

最後台灣的升等病房雙人便宜點都要1600了,單人都在2500~5000了你買一單位終身醫療能幹麻呢?

業務員聽了高興的說所以要買三個,這和一個便當吃不飽為何不吃兩個一樣,總之保險就是保險不要再參入一些還本、加值這些花言巧語,越是簡單的保險才是真的可以買的。建議各位要把健保、勞保這兩大社保給你的保障了解清楚後再去處理個人保單,台灣社保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別忽視自己應有的權益。
2016-03-13 1: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保險業務 告白
然後呢?要表達
LIN,IN-KAI wrote:
回想起來怎會加入保險...(恕刪)
他要表達的是,你繳出去的保費有超過70%用來養台灣30萬保險從業人員,每年需要的1500億錢坑,剩下的30%用來支付保險金給他無法擺爛或是親朋好友,至於一般人?出事後百般刁難才有機會拿到保險金
簡單講~你繳保費給保險公司炒房炒地皮
沒錯,你把錢給保險公司炒地皮,然後你買不起房子
galaxy2616 wrote:
簡單講~你繳保費給保...(恕刪)


一個人到老死每年存個3萬5萬現金絕對夠看病一生,癌症末期除外。
這是真的,你要還本,保障就會少得可憐。
所以現在買意外險都只買一年期的,期滿自動續約即可,千萬不要買終身的,雖然還本,但保障少,而且比較貴。

LIN,IN-KAI wrote:
假設一個狀況: 一個父親心臟出現不適須動導管手術住院兩天即可出院,終身醫療理賠如下


心臟導管手術不是要花上百萬台幣嘛 ????????

就算健保給付...自負額要10万吧 ?

另外像癌症等重大疾病...不用花個300-500万治療嘛 ? 只是不知道自負是多少?

這部分終身醫療都會全賠吧 ?
很好阿,終於有業務肯說實話。
終身險繳20年保終身看似划算,卻忽略以後20~40年醫療的變化以及隨著年齡增長保證需求變低的事實。
還本更不用說,基本上就是那錢借保險公司買房收租,然後付你微薄利息。最後保險公司還能賣房賺價差

只可惜業務員也要生活佣金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不該怪業務而應該指責制度
你覺得呢?只有裝睡得業務員才看不懂我要表達什麼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