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一定有很多被推銷保險經驗,無論是您的保險業務員、理財專員、電話行銷專員,保險現在被歸類為一種理財工具,而且被許多人(多半是從業人員)大力吹捧,但是吹捧之後,無非就是希望更多人買保險。但是這真的是對的嗎?
保險,在法律和經濟學意義上,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主要用於經濟損失的風險。保險被定義為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將一個實體潛在損失的風險向一個實體集合的平均轉嫁。
其實通俗地講,就是一旦加入某個團體,就「一人有難,大家平攤」,是以貨幣形式平攤的社會風險轉嫁機制。
現代的社會保險制度是由19世紀德國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為了與社會主義運動爭奪工人階級而首先創建的,此後的歐洲各國也紛紛效仿,今天已經成為維護現代社會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一環。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F%9D%E9%99%A9維基百科
對我來說:保險不是理財工具,是避險工具:規避經濟損失的工具、規避人生風險的工具。
但是為什麼明明是避險的工具,但是很多人卻反而把他當成理財工具呢?
問題在賣你保險的那個人!

這是一位保險業務員的臉書,按讚的也多是同業同組織朋友

難道健康不好買保險就有用嗎?買夠了:保費繳的夠多嗎?

賣你保險的保險業務員、理專,其實不是要幫你理財,把保險包裝成投資或者存錢,都是因為傭金,導致台灣的儲蓄保險氾濫,但是該有的保額卻嚴重不足。
不告訴你的秘密:傭金

為什麼是傭金呢?直接引用保險公司給下面單位的傭金表來告訴大家,儲蓄、投資型、外幣型保險不只是單純的保險:首先保障的是業務人員的高額收入;其次是保障保險代理公司的營收;第三是保障保險人公司的獲利;最後才輪到繳錢買儲蓄型保險的投資大眾!


如果大家夠細心就可以發現幾個重點
1.儲蓄險傭金超高 (動輒15%>40%的首年保費)

2.保險年期越長傭金越高

3.保險年齡越大傭金越高

4.有終身二字的保險,傭金高的嚇人

5.保險傭金通常只有繳費年期的一半

從上面四點,我們就來推論理專或者保險業務人員在賣保險的心路歷程了!

1.賣保險的時候該賣甚麼樣的保險呢?傭金越高越好:所以我賣儲蓄險而不賣客戶真正需要的保險!
2.賣保險的時候該賣甚麼年期的保險呢?年期越長傭金越高,當然賣20年期的!
3.賣保險時候該去找多少年齡的人賣呢?當然找較為年長而且錢多的客戶
4.定期險就可以有足夠的保障,但是依然賣終身醫療、終身癌症、終身看護因為傭金多阿!
實例:前一陣子因為各大壽險公司要調整美元保單的預定利率,所以預定利率3.75%的美元保單在五六月份,成為各保經代公司、保險公司的主力商品,確實,3.75%的複利利息不錯,於是我身邊多了不少年薪百萬元的壽險業務員,按照上面的傭金來計算,只要能賣出實收保費800萬元左右的外幣保單,就可以年薪百萬。
之後我的朋友又打電話來問我了,我身邊是否有需要房貸的人呢?因為保險公司收了太多保費,但是過多的保費現金不知道要投資什麼。
為了消化這一筆錢,所以我的壽險業朋友再度成了房貸的放款專員,也兼賣保險!
這一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富邦人壽。
還在買儲蓄險嗎?無論外幣、投資型、終身壽險,如果是那您就是理專眼中的冤大頭,理專推給您這樣的商品,是因為傭金,而不是您需要這一項財務規劃,什麼是財務規劃呢?我們後面再來詳述。
買對保險了嗎?如果賣保險的業務員是一般業務員or理專,很難買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