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版大可以在每張信用卡上標示結帳日(貼標籤之類的).然後消費時注意一下日期例如:8/9號日消費的話選擇A卡那麼9/8日結帳到9/24日才付款(延後45天)例如:9/1日消費的話選擇B卡那麼9/21日結帳到10/6日才付款(延後35天)建議在每張信用卡貼上以下日期直接看什麼日期用什麼卡如:9-21用A卡如:8-22用B卡PS:另外如果要消費比較大筆金額建議在結帳日隔天做消費如:A卡的結帳日是8號.那你9號去消費可以延後付款45天.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利用信用卡結帳日來遞延繳費日.我自己本身也有貼標籤在信用卡背面.即使本身有錢繳費也不要那麼早就繳出去.錢放在銀行45天都還有一些利息.
我想問一下,實際上是不是還是得看店家的入帳日是什麼時候?比如說我有一張卡結帳日是18號,付款日是5號,我在8/16刷了一筆,如果按消費日來看,應該9/5就要付這筆錢,又如果店家是在8/17或8/18入帳,我應該也是9/5就要付這筆錢,但店家8/22才入帳,所以會變成10/5我才須付這筆錢。這樣的解讀正確嗎?以結帳日理財是還ok,但我覺得以卡的功能性來理財可能更好些,比如說我有加油卡、百貨卡、現金回饋卡等,所以除了針對那些聯名卡的優惠去刷以外,我大部分都會刷現金回饋來省錢。
特務Paul wrote:我想問一下,實際上是不是還是得看店家的入帳日是什麼時候?比如說我有一張卡結帳日是18號,付款日是5號,我在8/16刷了一筆,如果按消費日來看,應該9/5就要付這筆錢,又如果店家是在8/17或8/18入帳,我應該也是9/5就要付這筆錢,但店家8/22才入帳,所以會變成10/5我才須付這筆錢。這樣的解讀正確嗎?我想問一下,實際上是...(恕刪) 您的解讀是正確的.要以店家請款日.通常都不會那麼快請款至少都會隔個1-2天.有時候會更久.如果遇到週五消費.店家只能週一請款.如果遇到過年消費好了.就要等到過完年假休完.假設年假休9日.就要等到銀行有營業店家才能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