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銀行比外商還容易過卡.
就大家的結論是若你25歲以上還沒工作沒信用卡,
最好是快去辦一張卡來養信用.
首先可以從經常往來銀行著手,
沒有的話快去開戶,存一筆定存,
經常存錢領錢存前領錢,當然存錢的次數與金額要比領錢的金額多.
因為一般銀行在審申請案時,,
若沒有收入證明,通常是依照你三個月的銀行存摺(或對帳單),
看你的存款與資金應用,
是否都沒錢入帳,是否每次都是大額入帳沒多久就領光....
當然銀行也是要賺錢的,除了擔心你付不出卡款外,
也不要以為有貸款紀錄就不容易辦卡,
畢竟貸款經常也是要拉聯徵的,
若貸款金額不高,且都有按期還款,
說不定比聯徵完全沒紀錄的"小白"卡容易下來,
因為銀行也希望偶爾能賺賺你的預借現金或是延遲繳款利息.
不要說我很少大筆交易,我很少出國,我都開公司車,
我都讓我老公付錢.... (當然女性要辦卡比男性還容易很多)
最好是一有在職證明就辦張卡來養信用,
常看電影的辦電影票有打折那種,
有開車的辦加油有回饋那種,
經常搭大眾運輸或是進出超商次數快超過進出公司的人,可以辦悠遊聯名卡,
然後能刷卡就刷卡,
其實超市等...連鎖店幾乎不會限制刷卡最低金額,
所以我都習慣能刷卡就刷卡,能用悠遊卡就用悠遊卡.
每期按時還款, 長期(一年以上)用卡紀錄,
會讓你以後申請其他卡更容易.
就像我當初剛回台灣沒有台灣的收入,台灣戶頭也不到10萬,
還沒找到工作,
結果因為一直用中國信託的活儲就先申請中國信託的悠遊聯名卡,
接著過三個月因為常逛Costco又申請國泰世華的聯名白金卡,
又過半年直接申請花旗卡,
跟我同時期回台灣的人,有些忙著應徵沒有去申請信用卡,
結果臨時要出國信用卡還辦不下來.
最後提醒大家, 信用卡只是消費工具,不要妖魔化它,但也不要過度依賴,
像我是懶得記帳的人,都靠信用卡帳單與電子發票記帳,
但有些人會克制不住自己消費欲望拼命刷卡,就要小心謹慎,
此外謹記每張卡的結帳日期,繳款期限,還有各項主要優惠的相關條件,
做好資金規劃,獲取最大利益,
不要辦了一堆卡,優惠沒用到多少,年底還要打電話去求銀行不要收年費,
就炯了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