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性別、工作年資、公司規模、收入、聯絡人類型、徵信(照會)狀況..不計其數的欄位
依當時徵/授信準則標準,並符合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徵信準則
且上述所有總分加總達核卡、放款標準即可放件
附卡人基準分收入同為正卡人基準分
但其它攔位基準分仍依當時徵/授信準則標準
所以附卡辦卡未必會發卡
但若曾有重大信用瑕疵,若外部紀錄仍未註銷
銀行行內註記未清除,多數銀行應該都不會接受
正卡/附卡連帶清償責任
近期才應主管機關修改條款,但銀行徵/授信準則未必修改
再來附卡共同額度也不是沒有風險,且當轉變債權人/債務人關係時
這就會牽連到很多法規,附卡為夫妻、父母、子女..每位可解讀不同法規
這..我不是專家
但就光是從各銀行法制處所解釋出來的法規就很多條
還有樓主前述有誤..
25歲以下,學生卡除需就讀大專院校以上
也需要檢附10萬年收證明+監護人同意
另外也不能申辦附卡
不動產是列為資產,不列為收入
(出租並有契約者且依租金為收入原則者不在此限)
為什麼同樣的條件送A跟B會有不同的結果
除了每間銀行徵/授信準則基分不同
另外銀行營/獲利/呆帳比/也會納入考量
小張可以承擔10萬呆帳,但小王不見得可以多承擔10萬呆帳
別小看10萬
基分比例調整為不同,放件比從一位10萬
最後變成1000位就是一億,那如果更多呢?
你說未來的風險沒人可以預測
規避風險的準則是甚麼?
每間銀行徵/授信準則基分不同
基分要件也依以往呆帳/風險程度分析/銀行法規/時代需求..等
所分析歸類出,符合並達到銀行徵/授信準則者
為所需要客群
未達到徵/授信準則者即為不需要客群,這不就是規避風險的一種?
很多事情,大家也知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各有各的道理,那要聽公還聽婆?
那不如擬個規矩大家一致性
是不是就公正多了?
不然到最後就我像上面舉例到
58分跟57分 再來56分跟55分呢?
最後...
小7跟就是你家商店
同樣都是排骨便當,怎麼價格不一樣?
同樣都是綠茶,怎麼就是你家有第二件6折
小7怎麼沒有?阿不都是綠茶~~~??
這也是自由化市場一種..

imsharpli wrote:
每位客戶每項資料有一...(恕刪)
收到,內容扎實多了,也相當有參考價值。
確實是自由市場競爭,每家多有不同,
走出去,發現世界十分寬廣,
中國信託不願意辦,願意辦的到是很多家。
我前面沒有提到學生申辦主卡的討論,而是針對無收入的學生可申辦附卡做討論,
可能大大會錯意。
至於關於附卡的申請條件,大大的說明似乎也不正確。
找了幾家銀行的信用卡申請內容,
附卡申請人須為正卡申請人之二親等:父母、配偶、配偶父母、兄弟姊妹(須年滿20歲)及子女(須年滿15歲以上),
附卡申請人如未滿 20 歲,須法定代理人 ( 即父母 / 監護人 ) 共同簽名同意。
到是沒找到哪一家有提到學生不可申辦附卡的。
如果是說學生申辦的主卡,該張主卡不可再申辦附卡,這倒是可以理解。
其實我發這討論為的是想了解被拒辦附卡的原因,
會造成我的不滿很大的原因是中國信託處理的方法及客服人員的處哩,
一開始中國信託是直接傳簡訊告訴我太太他被拒辦了,就這樣,
後來我打電話去問客服,回應就如前述,沒多做解釋,搞得我很不爽。
我猜可能是為了客服人員的績效,會統計一天處理的多少客服問題,
同時有多少客戶在線上等待,平均客戶等待時間是多少,平均處理時間是多少,
所以許多客服人員不願多花時間說明,急就章,想快快結案吧!
隔一段時間我再打一次電話去客服問,換了不同的客服回答,
整個內容差很多,詳細多了,願意花時間告訴我是甚麼原因,內容就跟後來幾位用心回覆的大大差不多,
雖然結果沒變,但我可以理解,這樣就夠了。
在社會打滾多年,當然知道世界不是繞著自己轉,各有各的規定,
重點是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就夠了。
尤其現在環境如此競爭,商品內容差異已經不大,真正出問題時的服務滿意度才會是勝敗的關鍵。
約翰約翰 wrote:
收到,內容扎實多了,...(恕刪)
其實問題很基本....
花旗願意承擔風險去嘗試賺你的錢....
中信風控評估過後不願意TAKE THE RISK.....
就這麼簡單......
燦坤會員卡號 :36469463 林先生,歡迎取用卡號~
無名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starkiller
tinolan wrote:
中國信託普卡~我已用了拾幾年~應該是沒信用不良
前陣子想說要昇等白金或鈦金,結果被打槍~
目前我不爽中~把他冷凍~過一陣子再剪囉
(恕刪)
我很早就使用中華電信撥接上網玩 bbs 與看股票,
有一天突然收到中國信託的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信用卡申請書,
那時我也沒什麼財力,想說我一定沒法辦,看完整個申請書,
只要寫基本資料,服務單位,附上身份證影本,就寄出去了。
過了一個星期,就接到電話通知,先生恭喜你,你申請的 CALL CALL 卡已寄出,
請記得先開卡。(那時也沒有詐騙集團

使用幾年後,又收到 JCB 白金昇等,後來剪了,繼續使用 CALL CALL 普卡 =="
有天在 7-11 看到中信卡申請書,也是寫基本資料,加辦 CALL CALL 白金卡,
開啟 CALL CALL 白金卡後,就把普卡剪了

Mobile01 發言無益,答案發言?益於商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