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第一次發現信用卡有拒刷的

習慣就好,就國外銀行不是每間都合作的。
captainwu wrote:
平常都是網購為主,以...(恕刪)

看發卡銀行是不是有跟商家合作
有合作當然才能做刷卡
今天怎麼突然回覆好熱烈.....
謝謝大家的回覆。

有人提到costco聯名卡,
因為他是綁定他家的收費會員證,應該也是屬於極少數的特例吧,
聯名卡那麼多,PCHOME聯名卡、momo聯名卡、中油聯名卡,
他們的通路也沒有限制其他發卡銀行吧?
是否聯名卡一般就只會影響回饋成數而已啊.....

接著我一開始也就排除了卡去綁定第三方支付(各種PAY)被限制刷卡銀行的狀況,
我要討論的是單純非常普通的V、M信用卡直刷商家讀卡機卻不能的狀況而已,
這也跟加碼紅利回饋完全沒有關係,是基本的能不能刷而已。

我主要的疑慮是這種商業模式如果大為流行,每家都來搞,
那以後出去消費不就要先備上各家銀行的卡.....(雖然我目前也都備了3張)
那這對消費者來說是福嗎? 應該正常視之嗎?

所幸目前討論看起來似乎是僅存在於少數通路而已,
上面有網兄提到,尤其是業界龍頭會去搞這個,的確有理。
我到全聯刷costco聯名卡,不能累積好多金,
我拿另外一張遠東銀行的haapy go,竟然不能刷.....
Dr.Corgi wrote:
有些通路本身的利潤並...(恕刪)


想請教像刷卡系統裡,VISA跟MASTER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我本來的理解是銀行去跟V、M簽約,依照V、M的規則去走,可以發行V、M信用卡,
然後商家跟V、M簽約就可以支援他們統包的銀行信用卡收費,也不用去跟個別的銀行打交道。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

那像costco的場合,
似乎他就越過了V、M,直接跟銀行洽談,
這樣V、M都不會有意見嗎? 還是說加減賺沒差
captainwu wrote:
想請教像刷卡系統裡,VISA...(恕刪)


架構圖是這樣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ftc.gov.tw/upload/32b6a21f-294c-4a44-b683-9984650c0c7f.pdf

全聯之前只有一家可刷的狀況,就是收單銀行跟發卡銀行同一家
所以特談
全聯現在,就是收單行有兩三家,發卡銀行有特約的幾家,那也可以特談

至於全聯之前獨家卡與costco,如果你有注意到新聞,那都是要銀行去跟全聯/costco 「競標」
提供優惠趴數、簽約金,甚至是賠錢也願意做
原因是要衝發卡量,要成為消費者錢包裡的少數幾張且會動用的信用卡,消費者用習慣了,就會拿這信用卡去刷別的商店,這時銀行就可以賺錢
銀行發行信用卡式要費用的,一張卡約一百多塊台幣,然後要給推廣人員費用幾百塊,所以你去申請一張信用卡,銀行就先賠個好幾百元

但,如果銀行跟某大商家簽約,預估他會員有五百萬人,預估可以辦出一百萬張卡,銀行希望能因此多發行了一百萬張卡,而且是會實際拿來消費的卡,
假設本來要發出一張信用卡需要製卡費100+推廣費400=500. 500x100萬張,要花50000萬元=五億
現在拿兩億去跟大商家標,等於再加上發卡成本1億,總成本只有三億,還比五億少了兩億!
那,銀行傻蛋嗎?並不是...
三億要怎樣賺回來?
假設扣除相關給發卡組織、聯合信用卡中心等等的成本後,
消費者拿這張信用卡去別的商店刷,銀行可以抽到1%,
這一百萬個消費者刷到300億就可以賺回三億,
也就是平均每個持卡人刷三萬,平均刷三萬以上就是多賺的
(以上是很概略的亂算,所有數字都是舉例,實際數字我是知道,因為我曾經有一位p友是金控行銷主管 XD)

所以,喜歡做個金的銀行也願意於跟這些大商家簽獨家合約,大商家可以被抽比較少(賺比較多)、銀行也衝發卡量以及未來預期的收益,雙贏!
warwickwang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4-09-05 9:15
captainwu wrote:
平常都是網購為主,以...(恕刪)


網購也不是所有卡都可以用.........
captainwu
captainwu 樓主

我用過大間的幾乎都可以吧,我被擋過就日本跟一些跨區串流服務,台灣沒印象有被擋過

2024-09-04 18:46
Dr.Corgi wrote:
架構圖是這樣有興趣也...(恕刪)


感謝解說!!! 恍然大悟~
結構裡我漏想了一個收單銀行,原來刷卡機印出來的title就是收單銀行!!!
而且特約商店竟然是由收單銀行去簽的,而非V、M公司,這是我推想中最大的誤點,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有銀行沒被支援~
感謝~
Dr.Corgi

不客氣 :D. 圖上寫的清算中心,在台灣就是「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有興趣的話可以到他們網頁看他們的業務範圍...  這清算中心非常非常重要,我印象中好像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種聯合清算中心

2024-09-04 18:54
captainwu
captainwu 樓主

我剛也有想說是誰來扮演清算中心這個角色,查了一下有看到這個資訊就沒再請教Corgi兄了。另外還有一點不重要但有點想不通,這樣看來V、M的角色感覺跟清算中心一樣似乎是純行政,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做廣告啊?

2024-09-04 19:04
captainwu wrote:
今天怎麼突然回覆好熱...(恕刪)

放心...台灣限制較多的也只有好市多跟全聯
全聯以前能用的信用卡還更少,記得只有中信....

對店家來說...最好所有客人都是付現金,才能利益最大化
但付款方不方便,以及付款方式產生的優惠價差也會被消費者考慮進去

例如A商家跟B商家,A商家只收現金,B商家支援LINEPAY
假設東西跟標示價格一樣,B商家透過LINEPAY + 信用卡,目前來說最少有3.8%~5%回饋
當買的東西越貴,付現金的就越像傻子

B商家利潤肯定會少點,但東西賣得掉,而A商家發現大家都跑去跟B商家買
這時A商家也不得不增加其他付款管道了

所以不用擔心以後大家都玩限制銀行的把戲...
因為對於不夠大咖的店家這樣玩死更快...
captainwu
captainwu 樓主

了解,我也希望最多這樣就好,不然實在有點困擾

2024-09-04 23:09
投資初學者

有嗎?我以前玉山跟國泰都能刷,以前綁舊的忘了那叫什麼支付,後來綁全支付,全支付沒有中國信託選項。(中信辦沒多久,因為要行李箱)

2024-09-08 8:22
captainwu wrote:
今天怎麼突然回覆好熱...(恕刪)

你拿台灣的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去國外也不見得每間刷信用卡的商店都能使用,因此這種情形不是特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