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什麼都刷卡.....只要能刷的都刷....即使30元也刷
只要能分期就分.......連買99元SKYPE點數我都要分6期(

但是每期都一定繳清全部應繳額,絕不讓銀行產生利息。
這樣一來,好處是,省了利息錢,也賺了些利息錢,
以某些層面來說,
例如,我身上有16萬,要買16萬的商品,但是我卻利用銀行的0利率活動來分個12期,
這樣已半年來說,我16萬至少有8萬還可以應用,我可以拿8萬去做短期投資....等等等
二來,紅利積點也有些好康可以撈(我撈過兩張日本來回機票)
在這樣的思考角度下,讓我選擇可以刷就刷、可以分就分!!!
這也能算是一種理財模式,


不過有一點是,什麼都分期,需要更明確、有規劃的理財方式與消費管理。
因為不這樣,你會不知道你到底花了多少錢,
如果月薪4萬塊,花錢買3萬塊的相機,你可能會痛一個月,會有一個月讓你得省吃儉用,
但是如果用分期,你可能會把痛分散到6~12個月,比較不會那麼痛,不過如果沒有良好的消費管哩,
你可能會因為一個月只要繳個幾千塊,而買更多的東西,甚至產生更多的分期消費,
當這些累積開始逼近4萬元,並不表示你只是痛這一個月,而是...會痛很多個月
所以這樣的消費方式,不能說對與錯,而是有計畫的善用,你能得到不少好處。
但是濫用、管理不當,你會滾入卡債的惡性循環。
對銀行而言,銀行推出這樣的分期消費模式,
也不是省油的燈,因為只要全台灣有20%的使用分期刷卡,這20%的人有0.5%滾入不當理財應用的利息循環,
銀行獲利就會很驚人!
你刷卡銀行從店家那裡賺2~3%
讓你分期銀行損失 2~7% (消費性貸款費率)
你滾入循環信用利息,銀行賺走8~20%..
以上數字比例只是推敲
至於對個人信用而言
使用分期消費,算是一種消費性信用貸款,只是算是0利率,但是未繳清的還是會卡住你信用卡的可用額度!
若想申辦其他性消費貸款,分期0利率未繳的部分可能會被列入負債比內 (這點我不是銀行界人士,我不清楚)
但是,只要每期繳清應繳額度,對銀行而言,卡友是信用良好的.....
甚至還因為有消費,是銀行想要珍惜的客戶之一

不過分期會導致買了很多東西


我一直到銀行主動邀請申辦白金商務卡,我才驚覺到,去年花了快60萬

雖然沒有被銀行賺走一分一豪的利息.....
但是在

去年有沒增加什麼積蓄

還是那句話,銀行提供很多種理財工具,
但是要學會應用!
應用不當,只會損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