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彩晶完蛋了!錯過十年前的整併黃金期。

十年前台灣面板產業是最好的整併時間點,無奈被兩因素卡住,第一就是李燈會以降的『戒急用忍』政策,錯過了利用大陸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來擴張面板廠的策略。
最近大陸面板三強(京東方、天馬、華星光电)逐漸壯大。
第二就是金融風暴其實是整併最好的時機,友達、奇美、華映、彩晶四家聯合整併最好的時機點,為什麼華映和彩晶會最先被供給側改革淘汰掉呢?
因為這兩家主要是做小尺寸面板 ,不過不是被中共的政策淘汰,是被手機品牌商和穿戴裝置淘汰的!
2019-03-28 10: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華映 彩晶
水果日报
范博毓表示,OLED的投資金額龐大,所需研發人力又多,台系廠商目前資源並不充沛,以友達(2409)來說,擁有OLED量產技術是研發的火種,但要達到大規模的量產可行性低,群創(3481)因為屬於鴻海集團,早期的確有投入相關的技術研發,不過目前看起來,OLED面板的資源都集中在夏普身上,群創本身在OLED面板技術發展上並不成氣候。范博毓表示,中國接下來將蜂擁的加入OLED面板的量產,未來OLED面板將成為下一波殺戮戰場,台系面板廠選擇此時再投入的機會不大。據悉,中國目前申請興建以及正在興建又或者即將量產的OLED與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生產線高達18條。至於可撓式OLED的應用趨勢,范博毓認為,目前已經應用在手機上面,未來可能會朝向筆電以及車用發展,由於柔性OLED面板可以多樣化造型,非常適合在車用市場發揮,這個部分是比較可以樂觀預期的發展方向。

大韓聖國 wrote:
十年前台灣面板產業...(恕刪)


手機品牌商兼營面板製造商當然得利最多。
但台灣這些面板製造商都沒有兼營手機品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