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才是硬道理
長期看,不可能因投資黃金而變得富有
有股東問,今年以來,全球通脹升溫,黃金等大宗商品持續走高,為什麼伯克希爾不買點黃金來對沖通脹。對此,巴菲特回答:投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你需要認真考慮清楚到底要選哪一類。
第一類是債券,但巴菲特並不看好。“幾乎所有的貨幣都會貶值,作為一類投資資產,與貨幣相關的投資必須要能獲得超高的回報,才能使投入物有所值。”
第二類是大宗商品,比如黃金。巴菲特說,全世界的黃金如果放在一起,大概可以鑄成一個高67英尺的巨大金塊。“但無論如何,不管你對這個金塊做什麼,你可以在上面跳舞,或者在上面種點莊稼,它都不會實際生產出任何東西。”巴菲特說,“唯一的希望是,某一天,另外一個人會支付比你買入時更高的價錢來買進。”巴菲特還打趣說,自己多年前也曾炒過白銀,只可惜出手早了13年。所以投資於大宗商品往往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行為。巴菲特暗示,黃金價格可能存在某種泡沫。他說,全世界的黃金現在總市值高達8萬億美元,而全美的耕地總價值才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全世界的黃金可以買下美國的所有耕地,再加上10個埃克森美孚,還能剩下1萬億美元,這有些不可思議。
巴菲特的搭檔、伯克希爾公司副主席芒格則表示,投資黃金是為了避險,但如果說買入某項資產,卻只有等到世界末日的時候才能有回報,這恐怕說不過去。
“如果你認為你現在所居住的國家要槍斃你,那麼買入黃金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否則的話,買伯克希爾的股票會更好。”芒格幽默地說。
第三類資產,即生產型企業,這是巴菲特最青睞的一種投資。“如果你買入了一個農場,你可以計算出這能給你生產出多少東西,你並不太在意未來您的農場能賣出多少價錢。我會選這一類投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