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 黃金投資 討論區 〗

我覺得用比重驗金該怎說呢,個人覺得有點笨.....
單一金屬雖然比重不同,但是合金不就能解決這問題了?


aron.yang wrote:
新聞嗎? 給你一條h...(恕刪)


aron.yang 大你說的這件可是騙倒不少銀樓老手,
不過這件案例裡面,他們用了不少昂貴的合金材料。


其實這些討論在這棟樓裡面都曾經討論過啦,
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不知道淹沒在那一層樓的討論

沒辦法,人都是健忘的,
每隔一段時間,台銀的1.25%手續費就會被大家拿出來罵一次 (包含我)
這時候就一定會有網友講說要買實體金,
但是實體金要出售時的損失以及流通性風險,總是被大家再次討論,
(金與銀在賣出回收時折價非常大,也容易折損重量)
站在提醒大家權益的立場來講,這樣的反覆討論也是好的啦。

從前大家買黃金,雖然也會想那是保值用的,
但是真正抱著大量實體金畢竟是不會公開講,不似現在黃金熱大家都在談。
再者,從前買黃金有相當大的數量是為了作為飾品,或者是重要的活動紀念如結婚金飾,
那種有意義紀念金飾不可能隨便出售,折價問題大家也不會算得這麼仔細,
說不定實體金在銀樓的買賣,若按照我們目前這樣的買賣方便、彈性、頻率,以及冒著買賣假貨的風險,算起來比台銀的1.25% 花的錢還要多好幾倍,只是過去十年黃金漲太多大家沒仔細跟銀樓計較罷了。

不要說金子,以歷史上曾做為貨幣的銀來說,
品質不純以抽取利潤、假造的、不正常搶奪的歷史故事大家還不是都看很多了,
更別提現在銀樓回收銀幣/銀條/銀飾的價錢根本就是一樣。

當然有人一定又會說金與銀不同云云,
但其實想想,如果我們自己開銀樓,花那麼多錢開店與保管金銀,
賺的錢沒有超過1.25%,我們會繼續開銀樓下去嗎?
我自己想想,買實體黃金真的不會比黃金存摺划算的,
真希望有網友能以"高頻率買賣"的方式實驗在銀樓買買賣賣實體黃金,跟大家分享經驗。

aron.yang wrote:
新聞嗎? 給你一條h...(恕刪)

先回答你貼的連結
其中就有講到
"報道又表示,那些假金難以單憑肉眼及觸感判斷真假,須以涉及高溫及化學檢驗的高科技測試驗明真假。反觀以前,香港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假金,不是做工粗糙,容易檢測(甚至肉眼也可以辨認),就是以鍍金的鎢造成。鎢這種金屬的密度與黃金相似,但交易商和珠寶商都容易辨認。"

不在闡述

至於你講的用黃金把合金包起來
這部分,用鍍金的方式算比較普遍
但是幾乎用在於金飾,目的在於以外表蒙騙消費者或店家
但是,就如連結講的,用火一燒就出來了

那如果用於金條呢?
這個我真的沒看過也沒聽說過
我猜想原因如下
由於金條通常是以阿基米德的方式去檢驗
就算你已經調配相同比重的合金
但是關鍵在於怎麼用黃金將它包成金條的模樣
金條的煉製過程是將黃金融成液態
由於溫度太高,其他大部分金屬不是也被融掉就是被氧化
黃金會跟其它的金屬互融變成合金,然後又得回到鍍金的技術上了

至於熔解黃金的專業工具?
請去金飾店就可以看到了


不過還是很感謝你貼的連結
雖然不是我所想問的假金條(五兩或公斤)

kateshy wrote:
沒辦法,人都是健忘的...(恕刪)


K大所言甚是
我也想聽聽有沒有在用高頻率操作實體黃金的人

想必找不到

黃金存摺也只是黃金投資的一環
多元點總是好的
分享我的黃金存摺經驗:
我當初開戶三個月就換摺了
了解嗎?
開戶三個月就換摺了
進出量累加早就有破萬(公克)吧
沒圖沒真相,你們可以當我嘴砲

這波高峰之前黃金行情在12xx~13xx之間起了三個頭
那段熱絡期我有時一天就進三~四位數(公克)
黃金存摺和黃金現貨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非得量大
量不大看不出槓桿的效果
又要被1.25%吃的死死
沒圖沒真相,當嘴砲也無妨
mopher wrote:
我也想聽聽有沒有在用高頻率操作實體黃金的人
...(恕刪)



別說你了...我也沒聽過
我身邊有跟我一樣在買實體黃金的朋友們
都是15年前買到現在,甚至有人前幾個月才砸13X萬買一公斤
買了以後完全都沒有再拿出來賣過
所以我們金價都是看心酸的
Toluba wrote:
至於你講的用黃金把合金包起來
這部分,用鍍金的方式算比較普遍
但是幾乎用在於金飾,目的在於以外表蒙騙消費者或店家
但是,就如連結講的,用火一燒就出來了


鍍金的假金, 技術層次太低, 所以當然比較普遍, 但太容易檢驗.
所以前幾個月在香港發現的包心假金才會造成震撼.


由於金條通常是以阿基米德的方式去檢驗
就算你已經調配相同比重的合金
但是關鍵在於怎麼用黃金將它包成金條的模樣
金條的煉製過程是將黃金融成液態
由於溫度太高,其他大部分金屬不是也被融掉就是被氧化
黃金會跟其它的金屬互融變成合金,然後又得回到鍍金的技術上了


黃金的熔點只有攝氏一千度, 以金屬來說並不高.
鐵的熔點1500度, 鎢3400, 銥, 鋨, 錸等大比重金屬熔點都超過3000度.
黃金根本不會跟"偽金合金"互融.
要做金條, 只要在鑄模中先澆鑄黃金打一層底, 待其凝固後於其上放置等比重合金塊,
再以純金澆鑄蓋滿即成.


至於熔解黃金的專業工具?
請去金飾店就可以看到了


我指的是製造偽金合金的專業工具, 那需要操作溫度3500度以上的鍋爐.
黃金在這個溫度已經是氣態.

至於你想問的為什麼沒有這樣的假金條?
兩種可能
1) 單件金額大, 銷贓風險高, 所以沒做.
2) 只是尚未被發現.

事實上被發現的偽金(其實應該稱為偷料金)是在熔融重鑄的過程中才被發現.
但是有名號的定量金條很少會熔融重鑄, 因為可以直接轉手交易.
所以金條形式的偷料金反而非常不容易被發現.

aron.yang wrote:
鍍金的假金, 技術層...(恕刪)

鐵跟鎢不用講了

銥, 鋨都是屬於鉑金家族類的貴重金屬...
拿來當合金...
就算技術可以辦到好了
意義在哪?
aron大
小的並不是在懷疑你的專業
我也曾經想過怎麼沒有人弄假金條出來賣就好了
如果你有去銀樓做過金條買賣
要騙過他們其實很簡單
因為他們最多也只是用比重法去測
只是很納悶怎麼都沒有看過這類的新聞呢?
後來想想也許有執行上的困難
例如你講的銷贓風險高,抑或有投資報酬率上的考量
所以當你說弄個假金條其實不困難的時候
才希望從你那邊得到更新的資訊
只是從你給的連結看來
似乎金條交易市場還是沒有傳出假金條的情況

以後會不會有,也許會,who know?

Toluba wrote:
銥, 鋨都是屬於鉑金家族類的貴重金屬...
拿來當合金...
就算技術可以辦到好了
意義在哪?


合金成份以鎢為基底, 比重比金小一點點, 鉑金家族只是拿來平衡, 比例很小.
鎢很便宜.

Toluba wrote:
所以當你說弄個假金條其實不困難的時候
才希望從你那邊得到更新的資訊
只是從你給的連結看來
似乎金條交易市場還是沒有傳出假金條的情況

以後會不會有,也許會,who know?


個人覺得既然已經有人用包心法做飾金, 那很難保證沒有人做金條.
只是更難檢驗. 沒有爆發, 有時候並不是沒有.
對於實體金條, 特別是港條的交易, 要特別小心.
  • 2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