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 黃金投資 討論區 〗

verypi wrote:
請問,黃金存摺買賣若...(恕刪)


是阿
文內不是有一句 ---> 其次就是課稅,紙上的有交易紀錄,一毛都跑不掉
我沒有修改文章,您可以再看一次
至於實體方面,目前好像一般回收沒有繳稅問題

kooko5319 wrote:
是阿
文內不是有一句 ---> 其次就是課稅,紙上的有交易紀錄,一毛都跑不掉...(恕刪)


嗯,感謝大大說明
剛剛剛好看到重播的新聞夜總會節目也提到黃金存摺會課稅
請教大大知道那個稅要怎麼算嗎?

小弟發覺不同時期買進的黃金存摺的確都有詳細紀錄
假設買了三次
1300 100克
1400 100克
1500 100克
現在我想賣掉100克
原本以為要賣出的時候會讓我選擇賣哪個部份
結果發現它全部混在一起了
這樣政府怎麼課稅?

我會說我現在要賣的是買進1500時的價,所以沒賺到錢,不能課稅喔
而政府會不會說,以順序為準,所以你賣的是第一次買1300元那時後的價格,所以你賺了200
這200要課稅?

另一個問題是
黃金存摺是有賺才要繳稅嗎?
還是只要有賣,就一定要繳稅?
verypi wrote:
嗯,感謝大大說明剛剛...(恕刪)


我記得黃金存摺課稅 感覺上是以各人主動去申報的

像網路下載所得資料 是不會有黃金存摺的交易收入資料

有賺的話 你就要以差額 去報所得稅的收入部分
收稅就是以所得稅的級距去收

賠錢的話就不用報稅了

不知道我這理解對不對

這裡有新聞說明

國稅局表示,黃金存摺帳戶買賣黃金產生的收益,屬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之財產交易所得,應辦理當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也就是說,投資人從事於黃金存摺交易時,若出售時之成交價額減去取得成本及相關費用後,若有盈餘,就需依法申報;反之,若投資失當,造成損失,那麼可自當年度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若當年度無財產交易所得可資扣除,或扣除不足者,得自以後3年度之財產交易所得扣除。
有人擔心,
實體黃金若是放在家,
會有被偷的隱藏風險,
但是,
放在台銀交易,
不是偷,
而是公然的用高額的差價把我們的利潤都吃了,
經過幾次交易,
早就全部出清,
不會再碰。

另外,
歷史最好玩的地方,
就是,
許多朝代的主政者,
都認為自己不會重蹈覆轍,
比方目前的美國,
大家知道目前聯準會主席的背景嗎?

經濟學家,又與JP摩根大通有密切關聯,
為何美國民眾不能直接購買公債,
卻要透過諸如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公司才能買到呢?

加上聯準會的委員,
還有紐約分行的總裁,
都是出身摩根大通,
目前美國國會正在陸續舉辦聽證會,
要針對摩根大通人為操弄貴金屬的惡行,
給予嚴厲的懲罰。

至於為何銀價上漲5%,黃金卻只上漲0.5%,
原因很簡單,
因為大銀行刻意摜壓的空單,
白銀遠超過黃金,
而兩者只是慢慢回到正常水準罷了。

你可以藉由期貨,存摺賺到很大的利潤,
但是請切記,
這些都是...貨幣的表面幣值,
當貨幣制度發生大海嘯的那一刻,
你手上的紙鈔,會瞬間像是超級防波堤一般,
被海嘯輕易越過,毀滅,
黃金與白銀,
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差價,
而是,
實體價值,
普世認定的價值...
http://www.facebook.com/shengkuan.su
RichardSu wrote:
有人擔心,
實體黃金若是放在家,
會有被偷的隱藏風險,
但是,
放在台銀交易,
不是偷,
而是公然的用高額的差價把我們的利潤都吃了,
經過幾次交易,
早就全部出清,
不會再碰。

另外,
歷史最好玩的地方,
就是,
許多朝代的主政者,
都認為自己不會重蹈覆轍,
比方目前的美國,
大家知道目前聯準會主席的背景嗎?

經濟學家,又與JP摩根大通有密切關聯,
為何美國民眾不能直接購買公債,
卻要透過諸如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公司才能買到呢?

加上聯準會的委員,
還有紐約分行的總裁,
都是出身摩根大通,
目前美國國會正在陸續舉辦聽證會,
要針對摩根大通人為操弄貴金屬的惡行,
給予嚴厲的懲罰。

至於為何銀價上漲5%,黃金卻只上漲0.5%,
原因很簡單,
因為大銀行刻意摜壓的空單,
白銀遠超過黃金,
而兩者只是慢慢回到正常水準罷了。

你可以藉由期貨,存摺賺到很大的利潤,
但是請切記,
這些都是...貨幣的表面幣值,
當貨幣制度發生大海嘯的那一刻,
你手上的紙鈔,會瞬間像是超級防波堤一般,
被海嘯輕易越過,毀滅,
黃金與白銀,
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差價,
而是,
實體價值,
普世認定的價值...



R大對于黃金存摺,的確是正解,小弟就是因為其價差達1.12%,而不再碰存摺了

不過對最後一段,老實說這還是有邏輯上錯誤
當貨幣價值崩潰的時候,紙上的存量跟手上的存量,遭受的損失是相同的
情勢控制得宜,只是從美元結算換成了另一種貨幣結算
紙白銀或者實體白銀,還是有對等換算的一定價值

要是情勢控制不得宜,銀行不會只對白銀不擔保,而是任何人的任何資產都不再有擔保
那種狀況相當於世界經融體系的總崩潰,沒有一個人的存款,股票,能得到擔保
怎樣的狀況會是世界金融總崩潰? 我想這不用解釋了,連第二次大戰都沒到那程度
到那種狀況下,老實說手上有黃金白銀也沒有貨幣能確認其價值
沒有一個世界統合的槓桿,與均一的結算恆量之下
也許在中東一盎斯黃金是一杯水,在中國是一串玉米,在西班牙只值一件襯衫
那時侯黃金白銀只不過又回歸了原始以物易物的本質
情況越糟的地區,可能只能換一碗稀飯,更遑論保值與避險
這是貴金屬網站不會告訴我們的,因為一般人不思考這問題,太容易做字面解讀
所謂的保值,在和平時代跟紛亂時代是兩種解釋
一但世界大亂,我很樂意用三盎斯黃金換三顆子彈,也許能幹掉幾個想搶我包子的人
普世認定的價值,只有在和平時候才有
在下並非筆戰,請R大不要誤會,R大的文章在下幾乎都有在看
只是我前幾年剛玩黃金的時候,也都被貴金屬網站誤導,他們寫什麼,我奉為圭臬
後來越玩越深入,所謂江湖老膽子小,我才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現在只靠操作貴金屬養一家四口,時時刻刻如履薄冰
當然,您也許不同意我的觀點,不要緊,就當我過度謹慎型的投資人,教學相長


我贊同kooko5319 兄的看法。
亂世時,一袋米比一兩黃金值錢,
我們所謂的保值,都只是在貨幣系統還有用的時候才能有一個"保值"的衡量基準。

若真的到戰亂時代,手上有實體黃金的人,反而不敢拿出來變賣,因為一旦變賣一點就可能引來成群的歹徒,黃金體積又小容易搶到手。

我覺得拿先前舊台幣換新台幣,來比喻黃金的保值非常不洽當,
因為當時並沒有真正的戰亂(雖然很恐懼) 與缺糧的問題。

這樣的概念,也許去看一下影集 "喬家大院" 瞭解匯通天下的道理會明白的。
實體金銀最大的壞處,就在於你想要保存他,是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
那風險比匯兌損失與貨幣貶值還要致命。

kateshy wrote:
我覺得拿先前舊台幣換新台幣,來比喻黃金的保值非常不洽當,
因為當時並沒有真正的戰亂(雖然很恐懼) 與缺糧的問題。(恕刪)



R大應該也是貨幣戰爭論的信奉者,台幣這段是書中典型養羊跟剪羊毛的案例,
政府(或者少數人)透過資產轉移,架空你原來的資產價值,
這時候黃金(或者任何有公信力的資產)都比貨幣能保值。

目前的美聯儲其實也在作一樣的事情,只是規模沒新舊幣轉換那麼大,
去年看新聞,阿根廷因為通貨膨脹,老百姓甚至貸款買iphone,
只因為錢太不值錢,所以不如領來先花掉,省得到時候貶值,
而這時候只要美金一緊縮,之前過度消費甚至大量投資的人,
就會因為資產價值被轉移,也就是資產泡沫破裂了,而這過程即使是黃金也應該會發生。

之前我就有回過R大,他描述的一些事件,在現今全球村的環境下要發生,
大概都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左右的水準了,真要發生,實體黃金也不見得有命來用。
aruruu wrote:
R大應該也是貨幣戰爭...(恕刪)


A大舉的例子剛好跟德國馬克崩盤情況雷同
馬克暴跌的時候,以往貸款買房子的人都成了受益者,因為幾十萬馬克只等於兩條火腿
而存款戶卻成了受害者,這就是高度通膨的危害
柯斯托蘭尼在他書中也說過,他的阿姨用手推車把領到的一捆一捆薪水當天就要花掉
要不然明天就更不值錢,東西的物價一天能漲十倍,每個小時甚至每十分鐘商店就貼個乘幾
價格都懶得改了,直接用乘三,乘十替代
假如我擁有 1 公克的黃金存摺和 1 公克的實體黃金,

今天不管新台幣如何的貶值,

那這兩者都是沒有差別的,

1 公克黃金存摺 和 1 公克實體黃金能換到的物資應該差別不大,

因為很簡單的概念,你擁有1公克的黃金存摺所代表的意思是

國家欠你 1 公克的實體黃金,

國家可以透過印鈔票來強制減少你持有新台幣的價值,等同於搶,

但國家要如何減少你持有的黃金價值,難道是強制沒收你的黃金,

到那個時候有沒有實體黃金有差嗎?


再者談到實體黃金,我是認為擁有實體黃金的人最主要還是

避稅、轉移財產、逃難考量這些方面為主,


若是買黃金來投資獲利,我還真想不懂幹嗎要買實體黃金,
實體黃金交易的成本怎麼可能低於虛擬的電腦交易成本,
光是人事、店面、水電、保全、運送的成本都不曉的要多多少,

台銀的黃金存摺交易價差很大,
那可以選其他的交易管道,
像網友就有提到買黃金期貨 手續費就很低阿。






不選黃金期貨,卻選黃金存摺的原因,
是因為黃金存摺是台銀擔保的實體黃金,如同前面網友講的,
雖然手續費高達1.25%,但持有人有權在任何時刻向台銀贖回台幣或轉換實體黃金。
(轉換實體金要等待銀行護送就是了)

一切都是個人風險承受度的自我衡量,且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與瞭解衍生性金融商品,
不管是儲蓄也好,投資投機都好,最大的忌諱就在於去碰觸自己不熟悉的交易方式。
連黃金存摺這麼固定的操作方式,都有買賣的節奏,
更別說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買賣節奏,不是一般人短期可以學會的。
  • 2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