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00448694 wrote:對台灣的食品類股是...(恕刪) 對台灣整體經濟,開工率,實質出口金額, GDP與EPS是利多.... 不過這只是針對榨油產業. 食品股範圍很廣, 也牽涉內需.我現在只能評估到, 若局勢演變成中國真的一顆黃豆都不跟美國買, 那中國用巴西豆之後, 必定要向國外進口更多沙拉油與配方飼料. 阿根廷榨油能力也蠻高的, 可是他今年旱災, 工廠應付長期合約都不夠了, 沒辦法增加銷售.
erictengtw wrote:其實我有一個疑問....(恕刪) 絕對會有啊. 中國以外的買家, 巴西豆合約賣回給糧商, 然後加碼美國豆.至於拿美國豆包裝成巴西豆的部分, 這中國糧商自己小心吧, 萬一被識破, 恐是殺頭之罪. 中國的民族情緒是很離譜的. 不過這樣做雖然不愛中國, 絕對會多賺很多錢.
台灣人在思考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時,往往用自身的觀點解釋,而台灣的觀點往往摻雜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教育但中國的市場經濟,鄧小平早就有言在先--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是鳥籠子的市場經濟這個鳥籠子就是中國的國家安全如果純粹以經濟學上的價格理論來看黃豆,不只是不了解中國恐怕判斷會出現很大的謬誤.
eheart wrote:台灣人在思考中國大...(恕刪) 這個同意不過隨著經濟體 變大 貿易量變多 (這些都超乎鄧的想像了)現在是要融入西方建立的遊戲規則還是用自己的規則去玩世界 而世界被大陸規則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