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

〖黃金投資討論區〗part2


mopher wrote:
利用此論壇作個人紀錄...(恕刪)


你買美金又買澳幣是在對做嗎?!

我的話會買黃金跟澳幣!!

Hi, 愛兄,

再請教一下. 美國因應這次調高的 debt ceiling. 2兆多美元.
是全部以"公債"的形式公開籌措嗎?
是一次全部發售? 還是分階段呢?
哪裡可以查到, 目前新債銷售的情形呢?

Sincerely yours.


愛斯基摩豬 wrote:
我並不是甚麼大師或是...(恕刪)

上下50元10年?
真的有這種盤我欣喜若狂

自己是做現貨的
如果真的有這種狀況
我可能把80%的錢拿來投資黃金了

ocean.tw wrote:
Hi, 愛兄,再請教...(恕刪)


這次調高的只是債務"上限"
沒有規定上限不能再改
而且上限也不會立刻達陣

美國公債一年拍賣 N 次
經常在拍賣

事實上這次上限議題鬧這麼大根本是(偽)議題
因為過去幾年調過 N 次上限了

國債有分各種天期

U.S. Cash management Bill -> 通常數天即到期 , 不定期拍賣
U.S. Treasury Bill -> 到期天數少於一年 , 以上兩種不算真正的債券 , 算貨幣市場工具
這兩種是用到期面額直接償付 , 不會給付利息 , 買進價格跟到期的票面價格差異就算是利息

U.S. Treasury Note -> 目前有 2,3,5,10 年等
U.S. Treasury Bond -> 30 年

以上兩種每半年配發一次利息給投資人 , 最後一期到期時連同最後一期利息跟票面價格一起給付

U.S. Treasury 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TIPS) -> 有分 5/10/20 年三種 , 一樣每半年配發一次利息 , 會隨政府統計的通膨指數 , 調整給付的利息以及到期償付的本金

接下來新拍賣跟過去的債券拍賣資訊 , 我貼的 Treasure Direct 網站裡面都有
這是美國財政部透過 Bureau of Public Debt 所運作的網站

http://www.treasurydirect.gov/instit/annceresult/press/press.htm
http://www.treasurydirect.gov/instit/annceresult/auctdata/auctdata.htm

美國的各式債券標售方式有分 Noncompetitive bid 跟 Competitive bid

非競爭性標售是指投資人指定買進的債券數量基本上額度內都可以被滿足 , 但投資人必須接受最後的標售債券價格 , 至於競爭性投標則是競價標售 , 出價者有可能買不到他所想要買進價位的足夠數量債券

一般投資人基本上是不能直接去做 Competitive bid , 需透過代理機構
noroi0625 wrote:
那個時候 1300的時候我開始想投資黃金,周遭的人說的就跟你差不多~ 結果那時候我還是依照自己的想法進場, 不過我買錯了, 我買黃金基金, 放了一年才3% 想說黃金一值在創新高,怎麼基金才3%,期間一度還看到-10%....(恕刪)




貝來德黃金基金從40初頭一路買進、接近10趴賣出,從沒賠過。累積已經賺超過10萬元。


最近這一次還沒賣出的部分(今天截圖),如下圖,也有近10趴報酬了。





基金走勢跟黃金現貨確實不同,但也是需要下功夫判斷的。

p61534 wrote:
貝來德黃金基金從40...(恕刪)


我的也是貝來德黃金基金..我還買了美元計價和歐元計價各一支, 每月14號扣款. 扣了大約一年, 8月中旬之後贖回了..+3% 而已.

愛斯基摩豬 wrote:
...FED 透過向高盛購買國庫卷是要向市場定量注入資金沒有錯 , 這是定量的定義
但是用意並不是要 " 圖利誰 " , 也不是說 FED 印了這些鈔票之後可以直接進入到市面上流通
寬鬆的意思是要降低商業銀行的 " 資金準備需求 "...(恕刪)


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100元,
要小明去買參考書,
小明拿到錢之後,
卻跑去網咖玩,
還拿錢去玩柏青哥,
你們說,小明的媽媽,
該怎麼作呢?

政府將資金挹注到金融銀行,
不向財政部直接購買國債,
卻向銀行以更高額的成本購入國債,
無非希望他們可以多承作一些貸款,
活絡經濟,
然而這些銀行卻把憑空拿到的資金,
拿去炒作商品期貨,
操作衍生性的投資,
而給錢的政府竟然無法做好監控,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銀行業者,
明明虧損,卻作享高薪,
拿了我們納稅人的血汗錢,
去購置私人飛機及遊艇,
這不是圖利,又叫做什麼呢?

我們在此討論對於黃金的走勢與預測,
不要說了一堆理論(這些不都還是從網路擷取而來),
卻沒有實質的操作成績,
只會到處找人話柄,
挑人語病,
你就算證明了別人的錯,
並不代表你就是對的,
何苦呢?
http://www.facebook.com/shengkuan.su
noroi0625 wrote:
每月14號扣款. 扣了大約一年...(恕刪)




難怪...


小弟是不定期不定額,雖然這樣講,但是快則兩星期內出場,最慢不超過五個月在技術指標判斷的相對低點集中火力猛扣。

缺點是如果嚴格遵守學的指標,一年大約只有不到3次的進場機會。

Hi,愛大,

獲益良多.

Thank you very much!


RichardSu wrote:
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1...(恕刪)


央行只能透過貨幣政策或是調整利率以誘導跟影響商業銀行的存貸行為
並無法強制干預銀行要怎樣處理手上的資金
更何況 FED 透過買進公債壓低利率除了要讓商銀手上可利用的資金變多
同時也是在誘導企業及消費者進行貸款 消費 , 降低緊縮信用的行為

但是當消費者 企業就是保守 就是不肯借款的時候
任你商業銀行爛頭寸再多 也無法產生足夠的貨幣乘數效應
因為願意貸款借錢的人數不夠多

日本當年泡沬經濟之後 , 就是這種結果 , 任日本央行再怎樣降低利率
執行量化寬鬆 , 企業跟消費者一但有些多餘收入 , 通通拿去修補跟償付個人或企業因之前泡沫經濟破裂 , 嚴重受損的資產負債表 , 日本社會就是這樣一直惡性循環 , 陷入通縮陰影

消費者不肯貸款借錢 , 企業不肯舉債投資 , 任你什麼貨幣政策刺激效果 , 也非常有限

你如果說 FED 是要刻意製造通膨也是可以
因為以目前世界的經濟運作行為來說 , 通縮遠比通膨對美國經濟的傷害大上不止數倍

以目前的數據來說
美國貨幣乘數效應其實是小於 1 的
意思是 FED 向商業銀行體系注入 10000 元的話 , 結果大概只會有 7500 元在美國市面上流通
這種情況下
你不能阻止某些商業銀行去追逐更高的利益
因為要來貸款的人有限 , 但手上這一堆存款跟爛頭寸是有付息的壓力的

我不是吃飽太閒來這邊故意找碴唱反調
我只是希望有人不要像我這篇寫的一樣
讓貪婪或恐懼主導了投資決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291944&p=1#29835173#29835173

那一天買進 8 月 6600 put 的人
現在心情應該不會太好

我不敢說黃金就一定就是這種下場
但還是同樣那句提醒
"當商品行情出現波動放大 , 暴漲暴跌的時候 , 不是頭部就是底部 , 不要讓貪婪或恐懼主導了你的投資決策"

而對作多黃金的人 , 主要的提醒是一定要密切注意 " 美元是否對所有貨幣出現同步升值 " " 美國十年期公債價格跟殖利率是否展現通膨預期 "

一但這兩者同時成立 , 黃金就可能開始從高檔盤整轉為開始盤跌 , 原因是這是美國經濟開始轉為正常復甦的現象 , 對黃金走勢必不利
  • 5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