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看了好多討論,可是我怎樣也想不通有何差別?
假如我要購買:
實體銀:市價+品牌工錢=商家售價
紙白銀:市價+銀行手續費=銀行售價
假如我要販售:
實體銀:市價+折舊費=商家回收價
紙白銀:市價+銀行手續費=銀行回收價
差別在於
實體銀:看到的是躺在那的體積,風險是遺失遭竊...
紙白銀:看到的是正負的帳面數字,風險是銀行倒閉...
人人都說實體保值實體保值,這些邏輯.....對我個人理解而言感覺卻是一樣的
而且一樣都是用當時的市值(貨幣)計算
我甚至覺得銀行倒閉機率風險更低
除非2012年可以用黃金白銀換到諾亞方舟船票
我想最大最大的區別在於自己吧?!
因為賣實體比賣紙白銀困難許多,所謂的"保值"只是自己的心魔?
小小秘密 wrote:
謝謝多位大大分享理財...(恕刪)
哈,不用客氣,大家都散戶,看盤啦,看PPS啦,閒瑕開著視窗嘴砲而已
這裡每個人說穿了都是一條船上的蚱蜢,每個都是期待銀價能帶來收益
或許哪天妳也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大家一起激盪,不管同不同意都能君子之爭
也許也能在某方面讓大家都有所獲益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