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大揭密台灣低工資根本原因,央行壓低匯率2倍

abc003 wrote:
但是原本員工的3萬去加油站裡面加油,台幣升值之後能加兩倍的油
員工原本買一隻Iphone要2萬,現在只要1萬,原本吃一包進口洋芋片需要30元現在只要15元


直接升值30倍變成1比1不是更好

能加30倍的油

Iphone變600元

洋芋片變1元

更棒的是黃金一兩只要1千多元
YFLSS wrote:
因台積電的員工本薪不高(本薪台幣計價,假設不會被減薪),但由於紅利減少,所以總收入(本薪加紅利)將因此縮水。
因此,版主所謂台幣升值一倍,台積電廣大員工收入可以提高的推演,是錯誤的。
還有很多錯誤,實在無力一一指正(因為樓主有能力整夜不睡,狂打字發文,篇幅太多),只能說,版主請多努力,可以的話,請版主自創一家給員工高薪的幸福企業。


不應該只以台積電作為評估匯率升值對台灣整體經濟的影響

越靠近出口企業這端的資本家的利潤率論會被壓縮,而台積電基層員工因為股票分紅少而受損較小

越靠近內需型企業的80%就業人口戶增加的消費能力遠高於出口企業造成的損失

因為財富分配不會集中在出口型大企業手中

至於原本的唯力企業可以轉型成內需型企業

因為民間消費能力提高2倍,所以那些位置可以填補

7-11 麥當勞 加油站 電影院 中華電信 全聯 小吃攤的業績全部變好

這才是台灣就業市場的主力

並非是台幣升值就會讓出口降到零

目標只是為了讓進口額=出口額

一旦達到進口額=出口總額的「國際收資金常帳」的平衡點

那麼央行就停止升值台幣,在這個匯率平衡點之中台灣國民總所得極大化

類似經濟學裡

MR=MC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的概念

只不過這裡的MR是每升值1單位台幣增加的內需消費

而MC就變成 每升值一單位台幣出口企業所受的損失

當MR=MC的匯率時台灣國民所得極大化

GDP公式 GDP=C+I+G+(X-M)

這裡的C就是民間消費會在台幣被低估的時候增加的比X-M項更多

而當達到進口=出口的時候

C增加的量會和X-M的減少量相等

而當台幣繼續升值太過強勢超過或匯率平衡點又會有相反的結果

此時C增加的比X-M減少的量更少,白話翻譯就是說出口企業受的損失比民間消費增加的收益更大

當X-M >0 台幣應該升值 以增加C

當 X-M=0 時類似MR=MC原理 國民所得極大化

當X-M < 0 台幣被高估 C增加的不會比X-M受到的損失更大 台幣應該停止升值

而X-M=0的台幣匯率,會是國民所得最大化的點

這個點可能是1:24 1:20 1:15 要經過價量分析

但是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大眾知道這原裡,為什麼他們薪水被低估


abc003 wrote:
但是員工的3萬購買力提高,台幣升值薪水還是維持3萬不變,
但是原本員工的3萬去加油站裡面加油,台幣升值之後能加兩倍的油
員工原本買一隻Iphone要2萬,現在只要1萬,原本吃一包進口洋芋片需要30元現在只要15元...(恕刪)

不要那麼天真好不好, 你升值兩倍, 員工的3萬只會剩1萬5
失落20年的日本經濟已經說明"這是不可能的事"
ryanku wrote:
不要那麼天真好不好, 你升值兩倍, 員工的3萬隻會剩1萬5
失落20年的日本經濟已經說明"這是不可能的事"


日本經濟失落的主因在房地產泡沫和低利率,導致大量民眾背上沉重高房價的房貸

房價一跌他們就被「套牢了30年」 不是房價跌之前超高價格買的房貸就不用還銀行了

例如在90年代日本低利率的房價高點 假設原本房價1000萬 民眾30年賣款買房

後來泡沫被刺破,房價只剩300萬,民眾還是必須還銀行1000萬的貸款,就這樣被套牢了20~30年

不會因為你房子跌到剩300萬之前,炒房泡沫漲到1000萬接盤買下來的銀行貸款就不用還了

這700萬的差價早被炒房者在房價下跌之前賣房轉移走了,有些去投資海外的資產

而且因為之前欠下的大量的負債,日本人就不敢生小孩這是經濟衰退的原因

進口=出口的貿易平衡日本一值都作的很好

至少他們貿易出超佔GDP的比例從來沒有超過5%,台灣是10%

這也是日本能支撐這麼久就是靠內需經濟,日本央行製造通膨的主要目標,是「拉內需」而不是出口

abc003 wrote:
日本經濟失落的主因...(恕刪)

不是, 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原因來自於廣場協議, 因匯率大幅拉升造成的, 房地產泡沫和低利率是果不是因, 真對這議題有興趣, 還是要去研究一下廣場協議的內容與影響, 你會發現, 你說的是不可行的

然後你再去看看歷史上台幣匯率, 總經數據和房地產價格的關係, 你會發現, 你說的台灣就發生過了, 那時匯率強升是被美國逼的
談理論都很行,但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過程"會裁掉多少人?產業升級的"期間"會遇到幾次選舉?

要不要來個台幣與美元1:1,

這樣大家都買得起BMW與超跑,豈不美哉!
ryanku wrote:
不是, 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原因來自於廣場協議, 因匯率大幅拉升造成的, 房地產泡沫和低利率是果不是因
針對這議題有興趣, 還是要去研究一下廣場協議的內容與影響, 你會發現, 你說的是不可行的




不是,低利率才是因,廣場協議才是果

因為低率率可以應用「財務槓桿」提高獲利


如果能你能借到大量低利率的資金,什麼東西是一般人看來穩賺不賠的呢?

房地產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和收益,在房價還沒上漲之時

炒房者先用3成 30%貸款購買 本金只要給30%就能持有100%價值的資產

例如原本1000萬的房屋只要300萬的本金700萬根銀行借貸

如果銀行房貸利率<租金報酬率,借貸成本是2%利率,房租報酬率是3% ,套利1%穩賺不賠

房價還可能一年上漲10%

那麼此項貸款就變成穩賺不賠了,跟銀行貸款買房再把房屋租出去

套利1% 資金成本2% , 房租獲利3%

在加當時房地產可能上漲1年10%,因此1000萬變成1100萬

但是因為運用了「財務槓桿」本金只有30%所以獲利被放大了3倍多 也就是30%的年化報酬率

300萬本金1年賺1100-1000萬=100萬 =33%獲利-資金成本 約是一年賺30%左右


此時因為低利率越來越多人買房就推升了房價

到最後日本在90年代房價漲了3倍,

雷根希望美元的趨勢大反轉才被逼廣場協議,有些人買在房價頂點,就被「套牢了30年」

廣場協議是美國為了消減日本貿易順差對美國的不公平競爭

並非美國要刺破日本的房地產泡沫,要日圓升值就必須加息,而不是只拋外匯儲備

90年代日本才加息就會有這附加效果把「資產泡沫給刺破」

德國馬克當時也一起升值,並沒有房產泡沫





abc003 wrote:
低利率才是因,廣場協議才是果...(恕刪)


倒果為因的錯誤太多, 不奉陪了
ryanku wrote:
倒果為因的錯誤太多, 不奉陪了


降息之後才會有房價上漲,加息之後房價又下跌

你再看看炒房投機客的動機,誰是因誰是果很清楚





至於你可能會問1985年日元降息和美國的利差擴大了怎會升值?

重點在於日本央行一邊拋外匯儲備一邊降低利率

外匯儲備被拋掉日圓就升值

直到1989年日本開始加息也就有房價的頂點了

而德國馬克因為只讓馬克升值而沒有降息所以沒有房地產泡沫

你怎麼不好好思考德國馬克和日圓一起升值卻沒有房產泡沫
貨幣價值基本上還是要回到供需原則,
樓主所說的央行干預只是多了一些人為操作,
長期還是會在正常的區間中浮動.

台幣升值是否真的對人民有益?
工資是否會提高?
其實用最基本的經驗就可以推測,
台幣貶值的時候進口商哇哇叫,
進口的東西無論甚麼都漲價,
出口商當然笑呵呵,
但薪資也沒有因為這樣而調升;
等到台幣升值的時候,
變出口商哇哇叫,
大家為了求生存想辦法cost down,
有多少廠商會這時候把薪資調升?
更不用說進口商有誰會把之前漲價部分的降回去...
所以工資跟匯率實在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更不用把低薪的根本原因扯到匯率.

匯率的影響是廣泛的,
要升要貶也不是我們自己國家說了算,
供需原則基本上是受到貨幣競爭力/信用/市場規模/資金流動等影響,
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最多只有前兩項,
央行做的通常只是讓市場變化不要太劇烈,
讓台灣的企業降低承擔急遽變化的風險.

如果說台幣真的那麼好控制,
那大家也不必那麼辛苦賺錢,
請央行幫忙讓台幣升值10倍,
大家都去換美金移民好了...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