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大揭密台灣低工資根本原因,央行壓低匯率2倍


IssicWang wrote:
如果明天台幣升值2...(恕刪)

----------------------------------
天啊 !
你怎麼把我心中暗黑想法給說出來了?


a290861 wrote:
---------...(恕刪)


就說他這號特殊學的

上個世紀九零年代為了平衡台美貿易, 在那位李前總統號令下, 一天升值一美分狀況, 台幣從1:38-40最高升到1:24-25, 當時號稱台灣錢淹腳目, 購買力超強, 但凡是有利有弊, 帶來的後果是多數傳統中小企製造業舉廠遷到對面為出口

開始了台灣接單, 對面製造出口的分工局面, 但原有的台灣製造勞工因為製造多數移出, 關廠失業, 部份被當時開始壯大的電子代工吸納, 但不是全部製造勞工皆可順利轉換

上個世紀就已經實況演練過的景況, 現勢又想再玩一次?

當然現不用談升值與否, 連基礎公用設施供給穩定性都有大問題, 不用等到真大幅升值, 後續半導體業的本島擴廠規劃恐怕用腳決定在台設還是去國外投資

還大升值哩
abc003 wrote:
台灣低工資的根本原因...(恕刪)

根本原因很簡單,因為老闆把錢拿去買豪宅跟超跑了,看看市場有多少豪宅、超跑就知道


sotaiwan wrote:
根本原因很簡單,因為老闆把錢拿去買豪宅跟超跑了,看看市場有多少豪宅、超跑就知道


原來當老闆這麼好?這麼好賺?

這下問題就簡單了!年輕人就不必一直抱怨薪資低了!只要年輕人都去創業當老闆,就有機會買豪宅、開超跑了!

去年GDP分配給勞工史上第三低-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 › 日報 › 工商時報 › 財經要聞
2016年11月28日

還在扯一堆匯率 產業轉型

根本是轉移焦點....

還可以扯一大堆
樓主學識如此豐富
煩請指教愚駑
原物料成本因台幣升值一倍價格砍半
到底可以從哪裡多出利潤
或者是我算錯了也請用力打臉
你教會我
起碼可以讓我手下10幾個員工能增加收入
這不是你的期望嗎?

我就守著一家小工廠
沒有台積電如此高大上
所以沒有複雜到會有各地工廠有不同貨幣的成本計價方式

本土出口型企業一個產品
像我隔壁有一間生產手機或座機電話橡膠按鍵的
當然原物料來自國外
沒有什麼高深學問需要研發
所以研發生產管銷都會在台灣

在1:30的情況下為基準
(原物料)+(人工管銷運費及其他)=總成本算300台幣
然後我賣600台幣給國外=20鎂
我一個產品賺了300台幣
毛利率是50%

1:15
人工管銷都不會變
原物料佔不同比例變成半價台幣即可購入
若基於不同產品別與行業別
做以下假設
原物料佔總成本25%=(300*0.25/2)+(300*0.75)=262.5
原物料佔總成本50%=(300*0.5/2)+(300*0.5)=225
原物料佔總成本75%=(300*0.75/2)+(300*0.25)=187.5

賣國外20鎂之後
還是要換回台幣
除非你要用美金發薪水買廠房買機器
這時候20鎂換回了300台幣
所以
依原物料佔成本25~75%
公司的毛利率反而要降低分別為12.5%、25%、37.5%
收入的台幣分別變成了37.5、75、112.5

在人工管銷研發固定的情形下
也就是說所有人薪水與工作內容都沒有改變
並不存在錢變多或者工作量減少
原本1:30
我300元成本賣20鎂賺300台幣回來
你現在1:15
我下降後不等的成本賣20鎂賺37.5~112.5台幣回來
結果老闆賺少了

好吧
我們就懲罰慣老闆
給他們去死才能拉低貧富差距
但是你要怎樣讓收入已經變少的慣老闆
把他已經變少的收入再多分給員工

你如果能成功
去演講的就不是那些皮凱提與張忠謀
全世界各大企業高等學府都會以一場5萬美金請你去演講

這棟看起來很有料
排個隊看資料
abc003 wrote:
台灣低工資的根本原...(恕刪)
依般若波羅密多,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樓主的意思是 要把營利事業當慈善事業經營
老闆 股東 管理職 要當成良心事業


台幣升值一倍 外銷價格不變
老闆股東利潤減半 員工實質購買力增加一倍

"這是相當簡單的事情,資本家分的少,勞工就分的更多了"

老闆要喝湯 員工要吃肉
老闆不應該買豪宅 超跑
應該是出來做身體健康 做好事積功德


希望資本家跟高所得族群都應該課稅90%
投入資本 辛勤工作 造福廣大的勞工朋友 實現公平正義
abc003 wrote:
因為央行壓低干預匯率...(恕刪)

典型先射箭再畫靶的論點, 為了自己箭的位置, 不少錯誤的論點, 講白了就是如果你從"央行壓低干預匯率"為出發點, 就會刻意做出扭曲央行作為與產業數據的解釋, 當然會導到你的結論, 但如果你從台灣總經數據作出發點, 結論就不是你講的"央行刻意壓低匯率"這樣, 因為匯率是果不是因
央行有能力緩漲緩跌, 但沒能力扭轉趨勢
我沒有胸部 wrote:
樓主學識如此豐富
煩請指教愚駑
原物料成本因台幣升值一倍價格砍半
到底可以從哪裡多出利潤
或者是我算錯了也請用力打臉
你教會我
起碼可以讓我手下10幾個員工能增加收入
這不是你的期望嗎?
我就守著一家小工廠
沒有台積電如此高大上
所以沒有複雜到會有各地工廠有不同貨幣的成本計價方式
本土出口型企業一個產品
像我隔壁有一間生產手機或座機電話橡膠按鍵的
當然原物料來自國外
沒有什麼高深學問需要研發
所以研發生產管銷都會在台灣
在1:30的情況下為基準
(原物料)+(人工管銷運費及其他)=總成本算300台幣
然後我賣600台幣給國外=20鎂
我一個產品賺了300台幣
毛利率是50%
1:15
人工管銷都不會變
原物料佔不同比例變成半價台幣即可購入
若基於不同產品別與行業別
做以下假設
原物料佔總成本25%=(300*0.25/2)+(300*0.75)=262.5
原物料佔總成本50%=(300*0.5/2)+(300*0.5)=225
原物料佔總成本75%=(300*0.75/2)+(300*0.25)=187.5
賣國外20鎂之後
還是要換回台幣
除非你要用美金發薪水買廠房買機器
這時候20鎂換回了300台幣
所以
依原物料佔成本25~75%
公司的毛利率反而要降低分別為12.5%、25%、37.5%
收入的台幣分別變成了37.5、75、112.5
在人工管銷研發固定的情形下
也就是說所有人薪水與工作內容都沒有改變
並不存在錢變多或者工作量減少
原本1:30
我300元成本賣20鎂賺300台幣回來
你現在1:15
我下降後不等的成本賣20鎂賺37.5~112.5台幣回來
結果老闆賺少了
好吧
我們就懲罰慣老闆
給他們去死才能拉低貧富差距
但是你要怎樣讓收入已經變少的慣老闆
把他已經變少的收入再多分給員工
你如果能成功
去演講的就不是那些皮凱提與張忠謀
全世界各大企業高等學府都會以一場5萬美金請你去演講


樓主犯的錯誤很多,篇數太多太長,很難一一指正(個人很佩服他這麼有閒,花這麼多時間在此)。

以樓主頻頻引用的台灣最強企業台積電為例(也就是利潤高,較不怕升值的企業),很多篇數中,就有許多錯誤(之前眾多版友已指正他,他也承認錯誤),樓主的主張是,台幣升值一倍,台積電的員工所得可以提高。很明顯,這是錯誤的結論。

且以台積電營收300億美金(目前等於9000億台幣)為例,進口因素的原料與美金計價各類成本假設是150億=4500億台幣,台灣薪資與台幣計價的各類成本假設是1500億台幣,那麼台積電的盈餘且簡化成9000億-4500億台幣-1500億=3000億

假設台幣升值一倍(1:15),假設以樓主所言台積電營收仍為300億美金(等於4500億台幣),進口因素的原料與美金計價各類成本假設是150億=2250億台幣,台灣薪資與台幣計價的各類成本假設是1500億台幣(因以台幣計價,總不能台幣升值,員工薪資原本每月六萬,得因此縮水成每月3萬吧?),那麼台積電的盈餘且簡化成4500億-2250億台幣-1500億=750億

台幣升值一倍,一家指標企業,盈餘從原本的3000億台幣,爆減為750億台幣,那麼看看會發生啥事?

1, 台積電股價大跌。
2, 企業做為員工分紅與董監酬勞,是得看盈餘金額。因盈餘大降,所以提撥給員工的紅利也因此大降。
3, 所有台灣的貿易競爭國,都會放鞭炮,慶祝台幣一隻獨秀,逕自對美元升值一倍!
4, 歇業行號暴增(國人口中那些沒競爭力的微利企業,不過這些企業可能提供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或許薪資不高,但起碼可以讓一些家庭有著基本的溫飽),失業率飆升,沒有高利潤的產業接手安置,低收入大概會破表。
因台積電的員工本薪不高(本薪台幣計價,假設不會被減薪),但由於紅利減少,所以總收入(本薪加紅利)將因此縮水。

因此,版主所謂台幣升值一倍,台積電廣大員工收入可以提高的推演,是錯誤的。

還有很多錯誤,實在無力一一指正(因為樓主有能力整夜不睡,狂打字發文,篇幅太多),只能說,版主請多努力,可以的話,請版主自創一家給員工高薪的幸福企業。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