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011630 wrote:
貨幣的誕生是因為有合理的對價擔保品才能發行,早期是黃金或白銀,理論上你拿著1000台幣去找央行,央行就有責任拿等值的1000台幣的黃金給你,當然隨著金融發展愈來愈複雜,這些黃金準備的數量早就不敷使用,但貨幣的原理卻不曾改變過,人民如果對貨幣如果沒有信任感那它就只是一張有顏色的紙罷了。
回到比特幣,它的發行人中本聰來路不明,之前看相關的報導這個叫中本聰的人本身持有足以毀滅比特幣數量,講難聽點比特幣建立在一個沒有擔保的虛擬網路上,白話點更像是你拿著一張白紙在上頭自己畫100萬單位貨幣,然後再畫幾個1000元單位貨幣丟給別人,結果一群人只為了搶那1000單位讓中本聰莫名變的超級有錢人不也很怪嗎?不過從中本聰整個一路下來的感覺更像在做學術實驗,我不會認為他會真的把手中持有的大量比特幣倒出來,真倒出來的那天大概就是學術實驗結束那天,請問現在持有比特幣的人到時剩下什麼?這跟天堂那天關了你手持一堆天幣有什麼用是相同的意思。
人類從有貨幣以來都一直在想辦法整合,中古莊園時代每個領主都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日本戰國時代更以借據發行來做擔保,所以該領主愈強大該貨幣的使用價值就愈高,也因此延生了期貨市場的交易,金融商品的改革,直到1995年歐元的出現才整合出歐洲區單一貨幣,當然問題不少,目前全世界承認的貨幣分別為日元、歐元、美元、英磅,頂多再加一個人民幣,至於比特幣,看看就好,不過以後經濟系的學生肯定要多學一堂比特幣的歷史就是了。
中本聰手上有多少比特幣無從查知,因為媒體根本就沒有找到這個人!擁有最多比特幣的組織則是FBI。
這位大大您說是學術實驗,其實我也贊成,如果比特幣這個學術實驗給了世界上人們一點啟示,那麼人們有沒有可能因為這個實驗或是示範而想要改變這世界上貨幣系統的瑕疵呢?
比特幣有給我一種想法,人們將錢存在銀行,只要有心人想要使用這筆錢,只要動用一點權力或是關係,在鍵盤上輸入一些數字符號密碼,然後就可以變出錢來使用在他們想要用的地方,他們也不需要將錢領出來,只要從這戶頭轉到另一戶頭就可以了,這些數字的轉換,要說比特幣無中生有,我們的貨幣系統無中生有似乎更容易

比特幣還得要透過運算才生得出來,不過現在比特幣正在測試人類的信任程度,結果如何?比特幣真的很有趣,居然可以讓世界上多個國家對它表態,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如果最後比特幣是因為過於壯大而被各國政府封殺的,那麼比特幣算是贏了,因為人們不再信任現在的貨幣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