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沒研究過虛擬貨幣
話說那種虛擬的東西,是否跟天幣一樣(當年天堂遊戲幣和新台幣間也有匯率)
只要程式設計者願意,key in數字瞬間就變出1兆個單位出來?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想比特幣背後規則制定者需要一定的公信力,和控管能力,此貨幣才有流通的保障
ex: 美元->美國政府 天幣->遊戲廠商
請問比特幣背後規則制定者是甚麼團體? 有跨國財團級或是國家級,足以凌駕眾使用者們影響力?
如果沒有,那麼他除了短期的炒作以外,怎麼可能還有價值可言?
而挖礦制度也詭異~ 跟打怪賺幣一樣.... (要投資外匯,都直接去銀行直接買賣,第一次看到有種設計)
小弟感覺這規則是設計者刻意設計的想讓遊戲規則看起來比較公平??
感覺是想利用人類心理的弱點
最後如果比特幣背後規則制定者擺爛了~ 不就跟辛巴威幣一樣?
推推熊 wrote:
小弟沒研究過虛擬貨幣...(恕刪)
只能說現在是一個超級大泡沫的世代,一切都是QE惹的禍,等著看吧沒有見好就收認賠觀念的人終將一無所有,從石油貨幣黃金原物料房產到木頭酒什麼奇奇怪怪的都可以炒一輪,這個現象會隨著瘋狂程度輪動的越來越快,直到失速為止,當所有都超越其價值的時候一棒打下來沒人要接手就垮了,不過很多人不懂,至於到底泡泡什麼時候會破沒人料的準,反正鋼盔戴好越後期炒作的絕對是稀有到少人擁有,正因為不懂的東西又稀少也才有超高的報酬,但是一旦拋售相對的也沒人要,跟賭場沒兩樣,最終一次輸光,懂的人或許知道如何避免失心瘋趨吉避凶,當然最終最高級的商品就是賣夢想(就跟seafood一樣),如果你能制定規則又能得到共鳴,或許下一世代的金融商品開發者就是你,其實稀有原本就易於炒作,但是也為了滿足炒作這樣的行為模式,必須不斷拆分,拆分到大家都有,直到一文不值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3/20/bitcoin-story/
十年前經濟海嘯,美國狂印了原本五倍量的美金來擋,全世界都被影響
前陣子下台的總統搞了個一千億辛巴威幣買三顆雞蛋
或是我收到一張假的一千元台幣,氣到腦溢血
Bitcoin的優點就是可以避免這些現象
缺點呢,講到貨幣,就要提貨幣背後的支撐
貨幣代表著背後的資源支撐
像是以前農業時代就是米、肉,但大家總不能背一隻豬換你三袋米吧,其中一袋米再背去跟隔壁老王換一藍菜吧
因此有了貨幣的通行來取代
美元有美國支撐,他的肌肉大、貴金屬又多、資源豐富,所以大家願意(不得不)買單
(美元俗稱美金,就是因為他國家的黃金很多,以前他們的貨幣基本上跟黃金就是等效的)
所以美國印鈔票擋金融海嘯,全球苦哈哈,但大家還是得被硬上
辛巴威印了個一兆的辛幣,我想台灣人根本無感,只會嘲笑他

Bitcoin的隱憂就是背後缺乏一個實質支撐,他背後既沒有石油、也沒有肌肉
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虛擬貨幣
明天外星人突然丟一個EMP把地球的電器設備都弄爛了,bitcoin就沒用了
大家還是得拿米、拿黃金、拿貝殼去換東西
至於天幣呢? 對我而言他就是辛巴威幣,除非台灣有1500萬人都在玩天堂,逼我買麵包要用天幣交易
历史
2008 年 10 月 31 日,化名 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聪)的人提出了比特币的设计白皮书
(最早见于 metzdowd 邮件列表),并在 2009 年公开了最初的实现代码,第一个比特币是
2009 年 1 月 3 日 18:15:05 生成。但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在 2010 年后的事情。其官方网站是
bitcoin。
发明人(传言代号为中本聪的澳大利亚人)到目前为止尚无法确认身份,据推测,背后也可
能是一个团队。
尽管充满了争议,但从技术角度看,比特币仍然是数字货币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创新。比特
币网络在 2009 年上线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 7*24 小时运行接近 8 年时间,支持过单笔 1.5
亿美金的交易。比特币网络由数千个核心节点参与构成,没有任何中心的运维参与,支持了
稳定上升的交易量。
比特币之所以受到无数金融从业者的热捧,在于它首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足够安全可靠的去
中心化数字货币机制。
作为一种概念金融货币,比特币主要是希望解决已有金融货币系统的几个问题:
-被掌控在发行机构手中;
-自身的价值无法保证;
-无法匿名化交易。
搞金融的人都能想到,实际上,要设计这么一套系统,最关键的还是一套强大的交易记录系
统和中立的货币发行机制。
首先,这个系统要能中立、公正、无法被篡改地记录发生过的每一笔交易。对比已有的银行
系统,可以看出,现在的银行机制作为第三方,是有代价的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即如果交易
双方都相信银行的数据库,那么就没问题了。可是如果是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货币呢?有哪个
银行能让大家完全信任它?于是,需要有一套分布式的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访问,
而且都无法去控制。这也就是区块链设计的目的。
货币的发行则是通过比特币的协议来规定的,总量必须控制,发行速度会自动调整。既然总
量一定,那么单个比特币的价值肯定会随着承认比特币的实体经济的加入而水涨船高。发行
速度的调整则避免了通胀或者滞涨的出现。
比特币经济学和货币创造
通过创造出新区块,比特币以一个确定的但不断减慢的速率被铸造出来。大约每十分钟产生一个新区块,每一个新区块都伴随着一定数量从无到有的全新比特币。每开采210,000个块,大约耗时4年,货币发行速率降低50%。在比特币运行的第一个四年中,每个区块创造出50个新比特币。
2012年11月,比特币的新发行速度降低到每区块25个比特币,并且预计会在2016年的某个时刻,在第420,000个区块被“挖掘”出来之后降低到12.5比特币/区块。在第13,230,000个区块(大概在2137年被挖出)之前,新币的发行速度会以指数形式进行64次“二等分”。到那时每区块发行比特币数量变为比特币的最小货币单位——1聪。最终,在经过1,344万个区块之后,所有的共20,999,999.9769聪比特币将全部发行完毕。换句话说,到2140年左右,会存在接近2,100万比特币。在那之后,新的区块不再包含比特币奖励,矿工的收益全部来自交易费。
比特币发行总量的计算脚本
# 初始的块奖励为50BTC
start_block_reward = 50
# 以10分钟为一个区块的间隔,210000个块共约4年时间
reward_interval = 210000
def max_money():
# 50 BTC = 50 0000 0000 Satoshis
current_reward = 50 * 10**8
total = 0
while current_reward > 0:
total += reward_interval * current_reward
current_reward /= 2
return total
print "Total BTC to ever be created:", max_money(), "Satoshis"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