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路化名中田聰的人在2008年所發明,他在發布比特幣開原碼之後,第一枚比特幣被運算出是一個月後的事情,而中田聰早就不知去向了,有人說他是日本人,但哪國人根本就不重要,因為比特幣沒有被任何國家擁有或是佔有,它是屬於全世界的,只存在於網路中,當網路消失,比特幣也就不存在了。
而比特幣本身的幣值是由誰決定?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所決定的,越多人信任它越多人需要它,那麼它的幣值就會增加,反之則是降低幣值。
但是人們怎麼會信任這種虛擬的東西呢?銀行有電腦系統可以看管我們帳戶的錢不被駭客給偷走,那麼是誰看管這些比特幣?是那些挖礦的電腦玩家們,他們提供他們的電腦運算比特幣的產生以及編碼運算等等工作,所以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駭客能直接從某一個人的電子錢包帳戶裡偷走比特幣,但你手上的電子錢包呢?小偷可以直接偷走整個電子錢包(電子錢包存在於手機、電腦等...),這跟從你口袋偷走你的CUGGI皮包是一樣的道理。
由此可證明比特幣的看管運算系統本身到目前為止都是安全的,因為沒有駭客可以一次對付全世界這麼多台挖礦運算的電腦,到底有幾台運算電腦我也不知道,我想應該也沒有人知道吧?矽谷也有在生產挖礦電腦,我想出貨應該是滿可觀的。
以上是比特幣的特性介紹,接下來呢,我要說說比特幣可能的未來。
比特幣目前被炒作的相當嚴重,今天你可能花10萬買比特幣,明天可能就變成5萬的價值,因為幣值如此的不穩定,所以它目前沒有辦法被當作交易貨幣來使用,雖然目前台灣有少部份人在收受比特幣交換物品,但風險還是很大,比如說1比特幣換一台筆電,結果你手上的比特幣卻在一個星期後只能換一個披薩,這是比特幣可能的現況。
但是人們如果要使用比特幣交換物品等等,沒有人管得著,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買賣東西吃虧了,不能怪誰,就像你買了一顆標價200元台幣的富士蘋果,咬了一口發現不甜是一樣的道理,都標價200元了你還買。
如果越來越多人使用比特幣,那麼鐵定吃虧的是誰?政府以及銀行。
因為比特幣是靠著P2P(一種網路點對點交換技術)來進行轉換交易,所以沒有手續費產生,跨國交易也沒有匯差的問題,因為這些交易運算是靠著那些挖礦的運算電腦來處理,所以銀行賺不到手續費,政府收不到稅(那些人就沒辦法亂花我們錢了),那麼政府跟銀行勢必不能讓比特幣壯大,如果能搞倒它就更好了。
於是美國那邊就給了比特幣一個罪名:「專門用來洗錢的貨幣或黑市交易用的貨幣。」
試問,美金可以在黑市交易嗎?有沒有辦法洗錢?
看今天2014-01-05的新聞,比特幣似乎要在台灣設立ATM,但是金管會說不準,看來比特幣在台灣很難發展?
我們世界上的貨幣系統本身也有缺點,銀行賺手續費、利息、匯差,他們賺到的錢可能被人用來投資石油、土地、房地產、玉米及各種食物,然後導致價格變高波動,國家因為倒債危機,或是什麼啊哩不答的理由,鈔票越印越多,我們手上的錢開始貶值,做一樣的工作,賺一樣的錢,能買得東西卻越來越少,這些都是目前貨幣系統的缺點。
但比特幣卻是有一個限制,它到2140年,最多只能產生到2100萬枚,沒有人可以再增加,除非整個系統開原碼汰換,但這樣也就不是比特幣了,而且,誰能作主把它汰換掉?記住,它不屬於任何國家或是哪個人,它是屬於網際網路的,網際網路屬於誰?正在觀看這篇文章的每個人。
2100萬枚數量這麼少,怎麼夠世界上那麼多人使用?一枚比特幣可以劃分更小的單位,比如0.000000001BTC,或是要更小0.00000000000000001BTC都可以。
那麼比特幣是限量的,所以它就是通縮貨幣,越多人需要它,它會越來越值錢,你手上可能有0.000001BTC,原本可以買一本漫畫,卻因為更多人要使用比特幣而變成可以買一台筆電,你說是不是很有趣?你手上的錢會越來越值錢,而不是越來越不值錢,沒有人可以對比特幣說:我今天要實施量化寬鬆,比特幣要多印一點,沒有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假如比特幣一直發展下去,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銀行裁員?政府...?只是假如罷了,我說假如。
比特幣要發展下去,得看人們對它的信任到什麼程度,也許政府哪天立了法規,完全禁止使用比特幣,但政府會這麼做嗎?不知道,或是突然被駭客破解,比特幣系統崩潰。又或著,比特幣只是一場『新貨幣系統』的示範?只是曇花一現。
=============================
看完這篇文章,你對比特幣是否又多認識了一些?認識歸認識,千萬不要花錢去買一堆比特幣來當作投資,損失是沒有人可以幫你的,除非你對比特幣的信任感比國家的貨幣更大,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