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的"信託" 的監管機制很差,連"央企、國企"也爆雷了



無法兌付給投資者的信託如下:
2023年的中融國際信託 (央企),
2024年的中國五礦集團 (國企)發行的信託,
2025年的中航信託 (央企)。
以上全是中共國的"央企、國企",私人金融機構發生無法兌付的就更多了。

簡單的說,中共國對"信託" 的監管機制很差,
中共一直把"信託"這種理財產品當成撈錢池,缺錢就去伸手拿,
虧空的錢就抓個理由認列為投資虧損,完全把投資人當成來送錢的傻子。
但事情做過頭了,要兌付時拿不出錢了。

正常要發行金融產品,要先去監管部門備案,告知投資項目,然後接受審核,
但中共國的"信託產品"很誇張,可以不經備案、審核的步驟就先直接賣給投資人,
錢的投資項目可以和對投資人說明時的內容完全不一樣,
事後要不要對監管部門補件、接受審核全看發行商的良心。

中共在近年雖有修法,但其實也是要管不管的,主因就是管了就撈不到免費的錢。

如果你是苦主,想要在爆雷後走法律途徑去清算"央企、國企"的資產,
等著你的只有被中共的維穩單位給修理,修理完你之後,錢還是一毛都不還。
2025-04-18 12:17 發佈
是的,以前本版有一個推銷中國債券的,不知道有沒有中獎。
前兩年美國三大銀行破產沒看到美國人在維權的。
dajenwang

能提告就提告,又不是中國人只能維沒有的權

2025-04-20 15:41
PainterJ wrote:
是的,以前本版有一個推銷中國債券的,不知道有沒有中獎。


台灣金融機構的"投資中共國基金" 的投資項目中,一大堆有包含中共國的各種信託金融產品,
各家台灣的銀行大約在5年前發現敵國的信託金融產品的訊息透明度極低,
而且發函去詢問,敵國的銀行也愛理不理,即使有回應也是啥有用訊息都沒有的廢話。

察覺是高風險資產後,後知後覺的台灣金融機構又找不到中共國人接手,怎麼辦呢?
就把目標轉向生活在中華民國的公民,利用訊息時間差和話術來誆騙,
能賣多少算多少,用意是降低銀行負擔的虧損比例。
真的好賺又穩的話,絕對是銀行自己持有,哪輪的到向中華民國公民兜售?
史上最大的爆雷
就是自由民主國家美國雷曼兄弟搞出來的。

自由民主國家英國也把百年霸菱銀行搞爆掉。

最近的爆雷是自由民主世界金融業最強的瑞士,
還有前兩年只不過是生個息而以美國就倒了六家大銀行。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史上最大的爆雷
就是自由民主國家美國雷曼兄弟搞出來的。

自由民主國家英國也把百年霸菱銀行搞爆雷。

最近的是爆雷是自由民主世界金融業最強的瑞士,
還有前兩年只不過是生個息而以美國就倒了六家大銀行。


那又如何?
現在是中共國在爆雷? 還是美國在爆雷?
那你要不要連百年前的炒作鬱金香都拿出來講?

你有膽子投資中共國嗎? 投資多少錢?

你這種幫中共國護航、混淆視聽的手法實在太拙劣了,拙劣到連小學生都能看穿。
是因為自由民主才監管機制很差嗎?

中福將變更交易方法打入全額交割股 2025年4月1日
台揚、麗嬰房明打入全額交割股 2025年3月16日
每股淨值僅剩4.79元同泰電子3/3打入全額交割 2025年2月26日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是因為自由民主才監管機制很差嗎?

中福將變更交易方法打入全額交割股 2025年4月1日
台揚、麗嬰房明打入全額交割股 2025年3月16日
每股淨值僅剩4.79元同泰電子3/3打入全額交割 2025年2月26日


中共國是因為獨裁一黨獨大才監管機制很差嗎?
2022年12月31日,恆大集團總負債高達24374.1億元人民幣,
光這一筆是台灣的幾倍啊?
其他著名的還有萬科、碧桂園、村鎮銀行、建設銀行......
加一加是台灣的幾倍啊?

說來還真巧,你真懂自己打自己臉啊,
你舉例的中福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主因也正好是因為投資中共國,虧的一蹋糊塗。
eanck wrote:
2022年12月31日,恆大集團總負債高達24374.1億元人民幣,
光這一筆是台灣的幾倍啊?

立院預算中心:台電明年有望轉虧為盈 負債仍逾2.6兆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立院預算中心:台電明年有望轉虧為盈 負債仍逾2.6兆


台電明年有望轉虧為盈 負債仍逾2.6兆"台幣",
敵國的中芯國際, 2024.12月的負債為1.2兆"美金"。

要比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