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這一波股災,來勢迅猛,幸好我忙於工作,奪過了一劫。
我投入了200萬新台幣,三年省吃儉用儲蓄下來的薪資,去年和今年炒股掙了50萬台幣。
昨天我認為可以做波段行情,投入15萬,不過很不幸,今天跌停了。
我想跟台灣朋友聊聊大陸股市,台灣股市
以我認為,這次大陸股市的暴跌,跟台灣1990年股災極其相似。
是什麼催生大陸出現如此大的一波行情,從2000點一年跳到5100點呢
我認為有這些原因:
1.2009年-2014年,大陸經濟翻了一倍,居民的收入翻了,銀行儲蓄高達43萬億元(215兆新台幣),人均儲蓄高達3萬人民幣,投資渠道匱乏,儲蓄率超過50%,全世界排名第一,民間資金泛濫,網路理財公司兩年內出現萬家。
2.2009-2014年大陸的GDP從跟日本持平到變成日本的2倍,但是大陸的大盤指數一直停滯不前,高科技股估值偏低,導致大陸的IT企業爭相轉到美國、新加坡甚至台灣地區上市。
3.證券市場長期處於弱勢地位,銀行業把控了90%的金融資產,而證券資產不足8%,而在美國證券資產占全國金融資產80%,說明中國的資產證券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去年大陸監管部門不斷推動金融業改革,向美國的金融混業經營改變,這給後續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網際網路經濟在中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隨著阿里巴巴上市市值2000多億美元,激發了中國股民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無限的想象力,而中國政府也相當合適宜地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以及開通新三板,並且宣布核准制改成備案制,這給網際網路公司中國上市做好了鋪墊。
5.政府加快了對高科技行業的扶助力度,不斷調研高科技企業,並提供貸款優惠、成立投資基金,上市直通車等便利條件,這讓國內的上市公司紛紛加碼收購兼併科技公司,進而促進了自身市值的提升。
6.政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李克強帶頭做推銷員,讓中國企業走出去,並且成立絲路基金和亞投行作為輔助,這給傳統的中國基建公司和中國金融集團帶來的很好的利多效應。
7.政府不斷加碼降息降准,為散戶炒股提供了杠桿支持,民間配資公司拔地而起,各種融資公司紛紛給股民融資,券商兩融一度達到1萬億元,民間的配資預估也有1萬億元人民幣。
那麼台灣1990年股災背景是什麼呢?
1.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股指並未大幅提升。
2.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外匯儲蓄僅次於日本。
3.券商的執照開放,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
4.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民間資金泛濫,投資渠道匱乏。
5.國退民進,民間企業私有化加速,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盈利大幅提升。
可以說,大陸股市的這一波瘋長,有很多跟台灣當時類似的經濟背景。
再說1990年的台灣股市股市狀況和大陸股市狀況
台灣:到1990年3月泡沫的頂峰時,台北股市活躍交易賬戶,從牛市開始的1988年6月不到60萬,激增到600萬,可以說當時台灣幾乎每個家庭都在參與「股市狂歡」。台北股市的日平均交易量也從牛市開始時的不足1000萬美元飆升到最高56億美元,單日最高成交量為76億美元,是當時紐約交易所和東京交易所交易量的總和,年換手率高達6倍,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戶創造。散戶的投資很少機遇價值投資考慮,投機心理較強,這也就表現出股市的上漲很大一部分是股價操縱的結果。
大陸:截至2015年5月底,滬深兩市的開戶數量合計已經達到了2.13億戶,考慮到不少投資者同時擁有滬深兩個賬戶數,因此減半計算,中國股民數已超過1億級大關。這也就意味著中國10分之一的人口參與了股市投機。同樣,大陸的股市交易量主要由散戶創造,甚至創造出單日成交量2.15萬億元,也就是3500億元美元的日交易量,創造了全球有史以來最高的單日成交量,換手率達到20%,這是全球股市絕無僅有的狀況。散戶眾多,也就意味著這是投機市場。
台灣股票市場走強時:
島內居民工資收入增長很快,年底的獎金分紅更是豐厚,一般公務員年底可以領到1到2個月的額外薪金;一些普通行業的工人,年底一般可以多領3個月工資;一些壟斷行業,年底獎金額通常相當於7到8個月的月工資;那些高速擴張的行業,如證券公司員工的年底獎金更高達70個月,甚至100個月的月工資。
大陸當前跟上述情況基本一樣,據我所知最小的證券公司年底獎金也是6個月的薪資。
1990年台灣股市和大陸股市共同的表現如下:
1.股民喜歡炒概念,用VC的視角看待股票二級市場的投資,無限量估值
2.莊家炒作垃圾股和小盤股,操縱股市
3.民眾熱衷金融股投資
4.民間提供融資的公司多如牛毛,杠桿投資較多
兩岸政府態度:
台灣:打擊投機行為,抑制不合理上漲
大陸:政府要慢牛,民眾要敬畏資本市場
面對大跌,兩岸各自的做法:
台灣:放棄徵收股票投資利得稅的政策措施,借由證券交易所推動財團法人、上市公司和銀行團進場護盤股市
大陸:社保基金入市,央行提供資金支持,券商入市買股票、鼓勵上市公司5%以上股東增持和不拋售;公募基金不允許賣出社保基金的投資組合(特別澄清,不是讓股民只准買不準賣,也不是只准基金買不準賣,再普及個常識:大陸的券商和公募基金基本都是國有企業)
面對如此大資金量,每天1萬億人民幣的拋盤,這不是政府能夠頂得住的,應該是太怕金融崩壞了,要求公募基金共進退和國家資本共進退,來抵禦風險
思考:為什麼美國股市能夠保持較高的穩定性?
我認為:
1.美國的資本市場創新豐富,投資產品層出不窮,對接全球股市,理財渠道廣泛
2.美國資本市場的主體是投資機構,散戶數量較少,這也就將決定了美國股市價值投資觀念較強,操縱股價的可能性較小
3.美國證券資產以債券為主,場外交易為主的交易市場,自由的交易模式和雙邊報價商制度給市場帶來了活躍的氛圍和良好的流動性。這也就導致美國近幾十年來不再發生股災,但發生了次貸危機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