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的貨幣政策開始有所轉變,而日本央行也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策。經過數月的醞釀,各國央行開始調整他們的策略。儘管就業和通脹數據並不理想,美國聯儲仍然保持今年減息三次的預期,鮑威爾也明確表示減息不再是夢想。而日本央行則宣布放棄收益率曲線管理政策,將官方利率調高到0-0.1%的區間。英格蘭銀行也由鷹派轉為鴿派,行長貝利更是提到減息,市場預測英國的減息時機可能與美國接近。而瑞士央行則果斷地降息,率先展開全球的降息潮流。
市場反應迅速,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開始下移,債市交易員努力使自己的預期與聯儲的立場保持一致。在經濟增長放緩和貨幣政策走勢相對溫和的背景下,美股在這一周取得了今年以來的最佳表現,帶動全球股市走高。
日本央行這次的決策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將基準利率從-0.1%調升至0-0.1%的區間。他們還決定停止購買ETF和房地產投資信託,並逐步減少商業票據和企業債券的購買量,預計一年後完全停止。儘管如此,他們仍會繼續購買日本國債以維持市場穩定。
自從植田和男去年四月上任央行總裁以來,他一直傳達出不急於調整政策的訊息,這讓市場有些放鬆。然而,去年聖誕節前,日本銀行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調整了收益率曲線管理的區間,讓假期中的投機者大吃一驚。這次的政策變動加大了市場的波動性和風險,迫使部分擁有空頭部位的交易者調整他們的仓位和槓桿比例。日本央行隨後再次消失,通過日圓匯率的劇烈波動繼續打擊“坐賺不動”的套利交易者。這次的政策調整與之前的策略保持一致。
這次日本的利率調整雖然幅度不大,但市場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消息公布時資產價格的波動不算太劇烈。能夠從現代歷史上最瘋狂的貨幣政策中有所收斂,顯示出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的穩健策劃、執行和領導能力。這次的操作將在世界央行史上留下深刻的一頁。
日本央行這次的利率調整是否意味著他們會繼續加息呢?市場持不確定態度。由於日本內需持續疲弱,央行並不需要大幅提高利率。目前日本的通脹情況與美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2-3%的年度物價上升在日本被視為健康的通脹,有助於將滯留在銀行中的資金引導到投資和消費。尤其是當前的通脹主要來自外部因素,還存在回落的風險,因此日本央行最好的策略是觀望,看看新出現的薪資上升對內部需求會有什麼影響。
個人覺得,日本銀行現階段的目標是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打破負利率,恢復資金成本的市場定價功能。這個目標已經達到,在可預見的未來,日銀不太需要再推高資金成本,也不需要像美聯儲那樣去壓抑需求。今年,日銀續加息的機率不大。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在零利率的交易,而不是加息的交易。
溫和的通脹對於日本的內需復甦非常重要。日本經濟已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日本加息的最大影響可能在海外。日本企業的盈利大多數都留在國外。日本家庭儲蓄的一部分也流向高息的貨幣資產。隨著日本利率轉為正值,對於海外的日本資產將更具吸引力,部分資金可能會回到日本。同時,日圓價格偏低,可能會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入日圓資產。
四年前,為了因應疫情帶來的市場恐慌,美聯儲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政策,挽救了經濟和金融市場,但也引發了嚴重的通脹問題。經過一輪的加息和流動性收縮,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今年減息可能是正確的政策”。這是聯儲在這一周期首次明確預告利率政策將要改變,最新的FOMC點陣圖顯示,決策者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會有三次的減息。
今年減息三次,在幾個月前可能被市場視為過於保守,但現在卻受到資金的稱讚。過去幾個月中,就業市場出現出乎意料的強勁表現,通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迅速下降,對聯儲的政策緊縮效果受到質疑。對此,鮑威爾以“通往2%通脹目標的道路有時會有些波動”輕描淡寫地回應,暗示利率政策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聯儲對經濟的描述相當正向,將今年的GDP增長預測從1.4%上調至2.1%,同時將核心通脹預測上調至2.6%。與一月份的政策聲明相比,三月份的聲明刪除了勞工市場正在放緩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就業增長仍然強勁,失業率仍然維持在低位”。看來,聯儲認為美國經濟“stronger for longer(更強更久)”,未來幾年的減息空間可能比之前預測的要小一些,但貨幣當局仍計劃不久啟動減息程序。
其實聯儲知道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都不急需快速降息,這在它自己的經濟預測中表現得非常清楚。但是,貨幣當局沒有採取書本上的停滯觀察策略,反而計劃迅速轉向貨幣寬鬆。筆者認為,聯儲明白現在的勞工市場正在經歷非典型的週期,這種情況無法用過去的經驗和模型來判斷和預測。
同時,美國的財政狀況正在急速惡化,大約每一百天就會增加一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在選舉年,白宮根本沒有意圖收緊赤字財政,高利率政策導致每年要支付上萬億美元的債務利息。而且,高利率正在擠壓部分金融領域的生存空間,不少辦公大樓和商場存在違約風險,也可能衝擊金融穩定。基於這兩個原因,聯儲可能比正常情況更早地開始降息,不再固執於核心通脹要達到2%的政策目標。
預測美聯儲年中啟動降息,今年和明年各降息三次。歐洲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可能同時進入降息週期,降息的頻率和力度大致相同。

X